當今時代“夢想”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很高,近日讀到兩位作家關於兩部作品的評論,而這兩部作品恰好都與夢想有關,她們的評論自然也與此相關,讓我想到與夢想有關的幾個問題。 何謂夢想?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門,但有一點應該是共同的,夢想是相對現實而言的,是在對現實不滿意或者不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 《月亮與六便士》中查理斯為了繪畫藝術放棄現有安穩的工作生活,自然是追逐夢想,劉瑜在《另一個高度》的評論中也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革命之路》裡家庭婦女艾普若和中產職員弗朗克對現有安穩生活感到窒息,嚮往去巴黎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不也應該是追逐夢想嗎? 然而劉瑜在《回到巴黎》裡卻這樣寫道:“如果一個人有勇氣但是沒有夢想呢?如果‘他們’之所以成為‘他們’從來不是因為缺乏勇氣,而僅僅是因為他內心缺乏使命或者缺乏實現這種使命的才華呢?” 這話說得很尖刻,也許因為艾普若只是想去巴黎做個普通的職員,可這難道就不能被稱作夢想了嗎?正因他們沒發現自己有很特別的才華,所以他們沒硬塞給自己一個很美很大的夢想。當然,巴黎的小職員和紐約郊區的小職員相比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去巴黎本身不就是一種夢想嗎? 夢想有高有低嗎? 《月亮與六便士》中查里斯無疑是核心人物,據說他的原型是高更,大家關注的焦點自然是他,但在《開白花的“蒂阿瑞”》中,陳蔚文卻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為男主人公送命的女性身上,發出了這樣的質問:“繪畫的夢想一定就比情愛夢想更高階嗎?” 藝術、某項事業或者某個才能的發揮固然是夢想,家庭幸福、擁有美好的情感生活就不是夢想嗎?對藝術或者某項事業的愛可以成為夢想,對某個人的愛就不能成為夢想嗎?這夢想就要比藝術的事業的夢想要低階嗎? 銀行職員查里斯想成為一個畫家自然是夢想,《革命之路》家庭婦女艾普若想去巴黎做個小職員也是夢想,這夢想不宏偉甚至也不是很明確,但它同樣是夢想,同樣應該得到尊重,就像造原子彈是夢想,煮好茶葉蛋同樣是個美好的夢想。 人生而平等,夢想也應該是。 是追逐夢想還是逃避自我? 劉瑜在《回到巴黎》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想說一個人的幸福感怎麼可能取決於他居住的城市它只能來自於你的內心;我想說在巴黎做文秘怎麼就成了人性解放之通途了呢;我想說明明是逃避自我怎麼就成了追求夢想了呢”。 她說的是艾普若,她認為“導演試圖把故事構架成艾普若的勇氣和弗朗克的懦弱之間的衝突,但現實中更本質的衝突不是來自於勇氣和懦弱,而是來自於反抗的勇氣和承受的勇氣。拒絕烏托邦和追求它一樣需要勇氣。” 巴黎當然是個象徵,他們真正的夢想是對現有平庸生活的擺脫,而其實平凡乃至平庸是生活的常態,承受它和反抗它一樣需要勇氣,她覺得艾只有反抗的勇氣,並沒有真正的夢想,假借夢想來逃避自我。 可是我在主人公受到劉瑜高度評價的《月亮與六便士.》簡介裡卻看到這樣一句:“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與西方許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為20世紀的流行小說。” 為什麼夢想總會與逃避自我逃避現實在一起,或者被人放在一起? 也許因為夢想是高於現實的,它產生於對現實的不滿意或不滿足,而當人對現實不滿意對自我不滿意時,逃避是件很自然的事,於是超越現實的夢想就很容易被無辜牽連其中? 當然有時並不是無辜的,當夢想不是真正的夢想,而是幻想,或者不是幻想但卻不在現實中付諸行動,反而以此來回避現實中該面對的問題,那麼此時所謂的夢想,就和逃避自我等同了。 夢想能解決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嗎? 在《未竟之路》中,陳蔚文這麼評價《革命之路》的女主人公“在她身上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中年危機’,更是永無止歇的‘人生危機’ 。” 她顯然認為這也不只是夢想破滅的問題,而是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想起一種關於生命意義的理論,意義其實就是尋找“缺口”,有缺口在,就有意義在,我想這缺口就存在於夢想與現實之間吧。 照此說法,當一個夢想實現後,也就是缺口填補上後,就應該有新的缺口。這個過程自然是永無止境的,人類也是如此,也許正因此才有不斷的發展進步吧。 夢想,能解決這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嗎? 如果夢想只是一個具體的目標,當它實現後,就需要有一個新的目標來與現實構成缺口,否則就會產生意義危機。 就像艾普若和弗朗克,如果他們去成了巴黎後重蹈舊轍怎麼辦?靠地理位置的變遷來解決內在的人生危機顯然不太可能。 巧合的是,查里斯開始去的也是巴黎,但他真正開始了新的人生,因為他的夢想不只是巴黎,而是內心“我要畫畫”的使命,巴黎只是他追逐夢想的一個驛站,為了繪畫他最後還去了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他的後半生都活在夢想裡。在他這裡那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好像不存在了,也許因為他的藝術夢想能夠窮盡他的後半生,無止境的藝術追求讓他的人生永遠存在意義的缺口。 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希望,這希望當然也包括把我們從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中解救出來的希望。
當今時代“夢想”這個詞的使用頻率很高,近日讀到兩位作家關於兩部作品的評論,而這兩部作品恰好都與夢想有關,她們的評論自然也與此相關,讓我想到與夢想有關的幾個問題。 何謂夢想?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門,但有一點應該是共同的,夢想是相對現實而言的,是在對現實不滿意或者不滿足的基礎上產生的。 《月亮與六便士》中查理斯為了繪畫藝術放棄現有安穩的工作生活,自然是追逐夢想,劉瑜在《另一個高度》的評論中也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他不是選擇了夢想,而是被夢想擊中。”“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革命之路》裡家庭婦女艾普若和中產職員弗朗克對現有安穩生活感到窒息,嚮往去巴黎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不也應該是追逐夢想嗎? 然而劉瑜在《回到巴黎》裡卻這樣寫道:“如果一個人有勇氣但是沒有夢想呢?如果‘他們’之所以成為‘他們’從來不是因為缺乏勇氣,而僅僅是因為他內心缺乏使命或者缺乏實現這種使命的才華呢?” 這話說得很尖刻,也許因為艾普若只是想去巴黎做個普通的職員,可這難道就不能被稱作夢想了嗎?正因他們沒發現自己有很特別的才華,所以他們沒硬塞給自己一個很美很大的夢想。當然,巴黎的小職員和紐約郊區的小職員相比也許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去巴黎本身不就是一種夢想嗎? 夢想有高有低嗎? 《月亮與六便士》中查里斯無疑是核心人物,據說他的原型是高更,大家關注的焦點自然是他,但在《開白花的“蒂阿瑞”》中,陳蔚文卻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為男主人公送命的女性身上,發出了這樣的質問:“繪畫的夢想一定就比情愛夢想更高階嗎?” 藝術、某項事業或者某個才能的發揮固然是夢想,家庭幸福、擁有美好的情感生活就不是夢想嗎?對藝術或者某項事業的愛可以成為夢想,對某個人的愛就不能成為夢想嗎?這夢想就要比藝術的事業的夢想要低階嗎? 銀行職員查里斯想成為一個畫家自然是夢想,《革命之路》家庭婦女艾普若想去巴黎做個小職員也是夢想,這夢想不宏偉甚至也不是很明確,但它同樣是夢想,同樣應該得到尊重,就像造原子彈是夢想,煮好茶葉蛋同樣是個美好的夢想。 人生而平等,夢想也應該是。 是追逐夢想還是逃避自我? 劉瑜在《回到巴黎》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想說一個人的幸福感怎麼可能取決於他居住的城市它只能來自於你的內心;我想說在巴黎做文秘怎麼就成了人性解放之通途了呢;我想說明明是逃避自我怎麼就成了追求夢想了呢”。 她說的是艾普若,她認為“導演試圖把故事構架成艾普若的勇氣和弗朗克的懦弱之間的衝突,但現實中更本質的衝突不是來自於勇氣和懦弱,而是來自於反抗的勇氣和承受的勇氣。拒絕烏托邦和追求它一樣需要勇氣。” 巴黎當然是個象徵,他們真正的夢想是對現有平庸生活的擺脫,而其實平凡乃至平庸是生活的常態,承受它和反抗它一樣需要勇氣,她覺得艾只有反抗的勇氣,並沒有真正的夢想,假借夢想來逃避自我。 可是我在主人公受到劉瑜高度評價的《月亮與六便士.》簡介裡卻看到這樣一句:“小說所揭示的逃避現實的主題,與西方許多人的追求相吻合,成為20世紀的流行小說。” 為什麼夢想總會與逃避自我逃避現實在一起,或者被人放在一起? 也許因為夢想是高於現實的,它產生於對現實的不滿意或不滿足,而當人對現實不滿意對自我不滿意時,逃避是件很自然的事,於是超越現實的夢想就很容易被無辜牽連其中? 當然有時並不是無辜的,當夢想不是真正的夢想,而是幻想,或者不是幻想但卻不在現實中付諸行動,反而以此來回避現實中該面對的問題,那麼此時所謂的夢想,就和逃避自我等同了。 夢想能解決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嗎? 在《未竟之路》中,陳蔚文這麼評價《革命之路》的女主人公“在她身上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中年危機’,更是永無止歇的‘人生危機’ 。” 她顯然認為這也不只是夢想破滅的問題,而是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想起一種關於生命意義的理論,意義其實就是尋找“缺口”,有缺口在,就有意義在,我想這缺口就存在於夢想與現實之間吧。 照此說法,當一個夢想實現後,也就是缺口填補上後,就應該有新的缺口。這個過程自然是永無止境的,人類也是如此,也許正因此才有不斷的發展進步吧。 夢想,能解決這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嗎? 如果夢想只是一個具體的目標,當它實現後,就需要有一個新的目標來與現實構成缺口,否則就會產生意義危機。 就像艾普若和弗朗克,如果他們去成了巴黎後重蹈舊轍怎麼辦?靠地理位置的變遷來解決內在的人生危機顯然不太可能。 巧合的是,查里斯開始去的也是巴黎,但他真正開始了新的人生,因為他的夢想不只是巴黎,而是內心“我要畫畫”的使命,巴黎只是他追逐夢想的一個驛站,為了繪畫他最後還去了太平洋的一個小島,他的後半生都活在夢想裡。在他這裡那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好像不存在了,也許因為他的藝術夢想能夠窮盡他的後半生,無止境的藝術追求讓他的人生永遠存在意義的缺口。 只要有夢想,就會有希望,這希望當然也包括把我們從永無止境的人生危機中解救出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