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期和明朝作戰,後期又力保南明朝廷?
6
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南明王朝的永曆政權時期,李定國是永曆政權的支柱性的軍事將領之一。李定國曾經是明末起義軍將領張獻忠的部下,但是在張獻忠死後,李定國又與南明政權選擇了合作,併成為永曆皇帝的擁躉。

    從1647年到1652年的幾年間,李定國和孫可望在西南堅持獨立抗清,1652年後李定國選擇了與永曆王朝合作抗其清。李定國是張獻忠的事業繼承者。一方面,李定國繼承和執行了張獻忠的許多做法和戰略,比如李定國所採取的流動戰術、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的戰法就是效仿了張獻忠曾經提出的“以走致敵”的戰略。同時還學習張獻忠領軍期間的一邊戰鬥一邊從事生產的做法。李定國也吸收了張獻忠失敗的一些教訓,比如沒有建立堅實的根據地,李定國在率軍進入雲南後,在當地積極處理民族關係,注意發展生產,建立了穩固的抗清大後方。所以,從軍事上來講,李定國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將領。

    後來永曆皇帝到了雲南後,李定國開始奉永曆皇帝為正朔,不過在具體的軍事與行動上則堅持相對的獨立性。在清朝多次誘降之下,李定國堅持抗清,不為所動,而與李定國曾經同為張獻忠部下的孫可望則沒有抵制住誘惑最終選擇了降清,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

    李定國在據守雲南期間,對雲南當地的老百姓也是非常寬懷的,所以至今雲南當地人仍然十分懷戀李定國。

    而最終永曆皇帝被俘,南明王朝瓦解,實際上這也是李定國所不能挽回的,不能把責任歸結於李定國的身上。作為一名漢族將領,他已經盡了力。

  • 2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李定國,生於1621年,在九歲時被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收為義子,成為張獻忠的四大養子之一,在張獻忠不斷轉戰的過程中,李定國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1646年張獻忠戰死之後,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的帶領之下經四川進入雲南,並以雲南為基地繼續發展力量,後聯合南明永曆王朝共同抗清。

    1650年,李定國經由貴州出滇抗清,李定國在抗清鬥爭中取得了南明王朝最光輝的戰績。1652年,李定國收復了湖南一部,掃清了佔領廣西的清定南王孔有德的後方,最終孔有德被李定國的大軍圍困在桂林城中,其他清軍救援不及,最終桂林城破,漢奸孔有德被逼上吊自盡,這讓滿清朝廷大為震撼。

    為了穩定南方戰局,清廷派遣敬謹親王尼堪率領八旗軍支援廣西,尼堪是努爾哈赤的孫子、皇太極的侄子,此時被任命為定遠大將軍,率領大軍前來救援。當尼堪進軍到湖南衡州時,李定國已經從廣西率軍到此地阻擊尼堪大軍。

    李定國在林中設伏,趁尼堪的八旗大軍行經此地時發起攻擊,猝不及防的清軍來不及佈陣即陷入重圍,他組織將領進行突圍,卻陷入泥潭之中,最終力戰而死。這是滿清在整個南明戰場上戰死的最高將領,尼堪又是宗室,率領的又是精銳的八旗軍隊,此番被李定國擊潰,而且主將尼堪還被死於陣中,這是1644年滿清入關以來(甚至在入關之前)明軍取得的最大戰果的勝利,這讓大半壁江山都已經落入清軍之手的南明朝廷為之一振,舉國臣民也為之興奮,無疑,李定國此舉鼓舞了全國軍民抗清的鬥志和決心。

    但是,由於孫可望的野心膨脹欲取代永曆帝,最終與擁護永曆帝的李定國發生火併,孫可望大敗後投降清朝,之後南明的抗清形勢急轉直下。

    永曆帝劇照

    1659年,永曆帝率領一部分大臣退到滇緬邊境,隨後又在清軍的步步緊逼之下退到了緬甸境內,成了流亡境外的政權,也將自己置於了緬王的控制之下。

    南明形勢圖

    而此時,南明的土地已經基本喪失殆盡,僅剩下雲南部分地區、東南沿海和尚未收復的臺灣,而此時還在堅持抗清的將領也只剩下李定國和遠在東南的鄭成功。李定國一直在雲南邊境堅持抗清,並尋找機會迎回在緬王控制下的永曆帝。

    但是由於清軍對緬甸的壓力,李定國一直未能成功迎回永曆帝,而自己身邊也僅剩下數千兵馬,遊走在雲南西雙版納一帶。此時,泰王派出使者與李定國聯絡,邀請李定國率軍隊退到泰國境內的景線地區修整,提出泰國願意資助馬匹和大象,以便李定國修正後恢復雲南使用。

    雲南、緬甸和泰國示意圖

    更令人感動的是泰王還拿出當年明神宗賜給的敕書、勘合(調遣軍隊的兵符),表示自己仍然感念大明王朝的恩情,李定國聞之也大為感動,於是派人與泰王聯絡入境事宜。

    泰國大皇宮

    之後,南明的形勢更加惡化,在吳三桂的攛掇之下,清政府決定出兵緬甸抓捕永曆帝,最終緬王迫於清軍壓力交出了永曆帝君臣,永曆帝被吳三桂大軍俘虜。後吳三桂又上書清廷,擔心夜長夢多,建議將永曆帝在昆明處決,最終清廷同意了吳三桂的建議,將永曆帝在昆明街頭處死。

    吳三桂劇照

    永曆帝被俘的訊息傳到遠在泰國境內的李定國處時,李定國大慟,悲傷不已,大明的最後一面旗幟倒下了,自己對此無能為力,而在泰國的堅持也變得毫無意義。1662年六月,李定國憂憤交加而病倒,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國病逝於泰國景線。

    在臨死之前,李定國還叮囑兒子和部下,絕不投降清朝,“寧死荒徼,無降也!”可惜最終他的兒子和部下卻沒能遵守李定國的遺言,他們最終選擇了向清軍投降。

    李定國的一生,前半生致力於推翻明王朝,而在清軍入關之後又審時度勢聯合明朝共同抗清,在抗清過程中兩厥名王,威震華夏,在南明朝廷江河日下之時仍堅持抗清,其忠心可鑑日月,值得我們銘記。

  • 3 # 給靈魂一點味道

    可以說李晉王真乃我大漢之脊樑也!

    李定國是明末清初最傑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將領之一,字鴻遠,小號一純。明末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前期為生存揭竿而起、後期為大義捨生取義,李定國作為農民義軍領袖,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捐棄前嫌,與南明朝廷合作,並且矢志不渝;面對同一陣營中孫可望的多方挑釁,他顧全大局,多方避讓;他曾經”兩蹶名王,天下震動”,令清廷一度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若非叛徒洩密,更幾已令吳三桂全軍覆滅。明清之際各方面人物當中,李定國是明末是反抗壓迫的民族英雄;清初英雄抗擊滿洲武力屠殺政策和暴虐統治的傑出統帥。李定國有一個惟一的高貴精神:仍令世人如最初一樣震撼感動.漢室恨隨紅日沒,隻手曾擎半壁天;李定國是響噹噹的大英雄。後人——劉彬 《讀殘明遺事漫記四首》有詩曰:

    劉彬

    胡風南渡盡草偃,大義捐嫌王出滇。

    一身轉戰千里路,隻手曾擎半壁天。

    諸葛無命延漢祚,武穆何甘止朱仙。

    板蕩羶腥忠貞顯,江山代代頌英賢。

    凜凜孤忠志獨堅,手持一木欲撐天。

    磨盤戰地人猶識,磷火常同日色鮮。

    老草坡前草樹香,磨盤諸將墓堂堂。

    殘碑讀罷呼雄鬼,生死都從李晉王。

    柳亞子 有詩:

    閩越金陵蔓草荒,桂林靈氣擁真皇。

    三忠戮力身先殉,半壁偏安事可傷。

    西粵存亡歸閣部,南雲慘淡話中湘。

    最憐日暮途窮後,猶有揮戈李晉王。

  • 4 # SN邵恩

    簡單潔說

    南明王朝給人的感覺就是弱不禁風,短暫即逝的!從1644-1683年前後堅持了40年左右,但在這短暫的王朝裡卻出了一個抗清的戰神英雄,他就是李定國!

    1662年,堅持抗清的李定國得到了一個噩耗,永曆帝及太子被緬甸軍交給了清軍。聞訊後的李定國萬念俱灰,捶胸頓足,嚎啕大哭。他知永曆帝的下場終將難逃一死,抗清的大旗倒了,自己又有什麼能力來恢復江山呢?

    同年六月十一日,本是李定國的42歲生日,然而他卻一病不起,並且逐漸嚴重。這位抗清戰神自歸順南明以來,一直都是站在抗清一線,並多次擊敗清軍。在得知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始終堅持抗清,並不投降(以他的身份地位,加入清軍不被重用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到了六月二十七日,李定國走到了生命的終點。在臨終前,他安排了後事,將軍隊交給了兒子李嗣興及部將靳統武。最後囑咐兒子及部下“寧死荒繳,無降也”。

    但是,隨著清軍的深入,李嗣興並未遵照父親的遺囑,最終歸降清軍!

    雖然李定國失敗了,但是他頑強抗爭的精神值得後人永遠敬仰!!

  • 5 # davidking1164295254

    李定國原來是張獻忠的部下,也出生在陝北榆林,後被張獻忠收為養子。李定國成年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鍾愛。張獻忠死後歸順南明政權,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陽)、靖州(今湖南邵陽),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但是後來形勢變得嚴峻,同樣來自張獻忠義軍的孫可望嫉妒他的功勞,與之奪權,致使內部不和,在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絞殺下南明政權領地不斷被蠶食,南明皇帝大多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最後李定國病逝,年僅42歲。有勇有謀,算得上抗清名將。命運堪比諸葛武侯。

  • 6 # 三千東流水

    再評價李定國前,不妨說一說他的生平。

    李定國生於貧苦家庭,十歲時,參加張獻忠的起義軍,張獻忠見其相貌不凡,便收其為養子,四個養子中他排行老二,老大是孫可望,從此,李定國便追隨張獻忠,屢立戰功,他主導的襄陽大捷成為了張獻忠起義軍開始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1644年,大明滅亡,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李定國被封為安西將軍,此時,他才24歲。1646年,張獻忠被射而亡,包括李定國在內的四位養子,收集殘部,一路南下,將南明總兵曾英率領的十幾萬明軍打的瓦解。

    (張獻忠像)

    1647年,大西軍進軍貴州,在貴陽,攻克之後,四位將軍對未來進行了商討,孫可望主張到達廣東南嶺,李定國則主張幫助南明,收復大明江山。而張獻忠在北上抗清時對部將說過:“大明才是中華正統,我死之後,你們要歸順大明,不可做不義之事”。兩人爭執不下,李定國便拿出刀自刺,眾將奪下戰刀,為其裹傷,也表示聽從李定國的命令,孫可望見狀,便同意和李定國一起抗清。之後便有,軍隊轉戰兩廣,李定國殺死投清的孫可望,再有血戰磨盤山,此戰役後,軍隊損失過半,已被南明皇帝封賞的李定國為救永曆帝,再次攻緬,但無果。

    李定國42歲生日時,突然發病,接著又傳來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的訊息,便大哭,十幾天後,李定國逝世。

    (李定國像)

    李定國是明末清初最傑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將領之一,他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與南明朝廷合作,可見他是一位顧全大局,熱愛祖國的人。他用兵如神,有小諸葛之稱,而且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寬容仁慈。他寧死不屈的氣節,一直被人們稱頌。

  • 7 # 漢之羽林

    李定國(1621——1662)字寧宇陝西榆林人,他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是張獻忠的養子,跟隨張獻忠參加了明末農民起義。他英勇善戰而且智勇雙全、待人寬厚,也為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滿清入關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李定國身為漢人以民族大義為重、摒棄前嫌擁護南明永曆政權,1652年初李定國率軍八萬自雲南出兵進攻湖南,一路勢如破竹取沅州、靖州、攻桂林,清軍紛紛敗退其主帥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殺,李定國佔領桂林後又馬上攻佔柳州、衡州兵鋒直指長沙,滿清震驚又調集十萬清兵馳援,李定國主動撤離長沙誘敵深入,清軍主帥親王尼堪被李定國設計包圍、全軍覆沒尼堪被斬,半年間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滿清官員悲慟大號:“自國家開創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順治也悲嘆:“我朝用兵,從無此失。”此後李定國的英猛善戰發揮到了極致幾乎平定了南方,逼得滿清甚至停戰議和幾乎劃江而治。但是歷史卻和人也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李定國雖能獨擋一面卻也無法逆轉南明的敗落,孫可望叛變投清、鄭成功自恃國姓爺孤傲自大不屑與李定國聯手,1662年緬甸將永曆皇帝交給滿清被漢奸吳三桂用弓弦絞殺,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於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臘病逝時年42歲,李定國是一個悲劇人物,前期為生存揭竿而起、後期為大義捨生取義,是響噹噹的大英雄。

  • 8 # 德全不畏

    李定國前期和明朝作戰,是帥領活不下去的農民起義的正義行為;後期力保南明朝廷,則不失是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

    李定國,出身貧寒。極善用兵,紀律嚴明,與百姓秋毫無犯。比如,他駐守雲南貴州時,與百姓關係很好,愛民如子。至今,當地百姓依然銘記於心。章太炎曾說過這樣的話:“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可見,李定國正義感很強。

    明末,自然災害頻繁,官府腐敗,還有東北地區的滿族建立的清政權對明的掠奪之戰,極大的傷害了民生。地處西北的陝甘地區的旱災尤為嚴重,已經不能維持生計。農民起義先行在這裡爆發。隨後,起義遍及各處。

    李定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農民起義軍的。在沒飯吃的情況下起義,和官府的軍隊作戰,當然是正義的行為。

    後來清軍南下,入侵中原,實施了一系列的暴行。明朝的主要矛盾是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開始演變成為漢民族與滿清的矛盾。

    清軍在嘉定地區的屠殺,揚州地區的屠殺,激起了明朝自上而下的憤怒,奮起反抗。李定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支援南明朝廷,全力與清軍作戰。這時擁現了一大批抗清的民族英雄,如夏完淳,鄭成功等等。李定國只是他們其中的一個。所以,抗清的李定國仍然是英雄。

    雖然,李定國的抗清失敗了,但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無論是他反抗明朝,還是抵抗清軍,都是正義的,英雄的行為。

  • 9 # 初七44285

    李定國,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他的,在這之前,我不曾聽說這個名字。可能是由於歷史教科書上並沒有他的緣故吧,知道他還是在電視劇《長歌東流》中,在劇中他並不叫李定國,叫李長生,透過彈幕我才知道他原名叫李定國。後來我就透過大量書籍瞭解了李定國。

    首先,他是一位抗清英雄,是值得肯定的。他前期間和明朝作戰,是正義的起義行為,因為明王朝歷經200多年的統治,早已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跟隨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並無不可,是正義的。

    而他後期和清軍作戰,更是正義的戰爭。清軍入關後,實行民族征服和民族壓迫政策,強行剃髮易服,製造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反清鬥爭此起彼伏,李定國迎會南明永曆帝,堅持抗清,更是正義的行為。

  • 10 # davidking1164295254

    李定國原來是張獻忠的部下,也出生在陝北榆林,後被張獻忠收為養子。李定國成年後,勇敢善戰,為張獻忠所鍾愛。張獻忠死後歸順南明政權,公元1652年(永曆六年,清順治九年)初,李定國在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出兵八萬攻湖南。先取沅州(今湖南黔陽)、靖州(今湖南邵陽),繼攻廣西桂林,大敗清軍,逼得清軍主帥、定南王孔有德自殺。李定國七月初佔領桂林,隨後,直下柳州、衡州等四州,兵鋒指向長沙。清廷聞訊大驚,增派十萬大軍馳援。為避清軍銳氣,李定國暫時撤離長沙外圍,退守衡州。清軍主帥、親王尼堪率軍尾追,李定國設伏將清軍團團包圍,四面猛攻,清軍大潰,尼堪被陣斬,全軍覆沒。李定國取得桂林、衡陽兩大戰役的勝利,使南明的抗清鬥爭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但是後來形勢變得嚴峻,同樣來自張獻忠義軍的孫可望嫉妒他的功勞,與之奪權,致使內部不和,在吳三桂和清軍的聯合絞殺下南明政權領地不斷被蠶食,南明皇帝大多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最後李定國病逝,年僅42歲。有勇有謀,算得上抗清名將。命運堪比諸葛武侯。

  • 11 # 三千東流水

    再評價李定國前,不妨說一說他的生平。

    李定國生於貧苦家庭,十歲時,參加張獻忠的起義軍,張獻忠見其相貌不凡,便收其為養子,四個養子中他排行老二,老大是孫可望,從此,李定國便追隨張獻忠,屢立戰功,他主導的襄陽大捷成為了張獻忠起義軍開始走向勝利的轉折點。

    1644年,大明滅亡,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李定國被封為安西將軍,此時,他才24歲。1646年,張獻忠被射而亡,包括李定國在內的四位養子,收集殘部,一路南下,將南明總兵曾英率領的十幾萬明軍打的瓦解。

    (張獻忠像)

    1647年,大西軍進軍貴州,在貴陽,攻克之後,四位將軍對未來進行了商討,孫可望主張到達廣東南嶺,李定國則主張幫助南明,收復大明江山。而張獻忠在北上抗清時對部將說過:“大明才是中華正統,我死之後,你們要歸順大明,不可做不義之事”。兩人爭執不下,李定國便拿出刀自刺,眾將奪下戰刀,為其裹傷,也表示聽從李定國的命令,孫可望見狀,便同意和李定國一起抗清。之後便有,軍隊轉戰兩廣,李定國殺死投清的孫可望,再有血戰磨盤山,此戰役後,軍隊損失過半,已被南明皇帝封賞的李定國為救永曆帝,再次攻緬,但無果。

    李定國42歲生日時,突然發病,接著又傳來永曆帝被吳三桂絞殺的訊息,便大哭,十幾天後,李定國逝世。

    (李定國像)

    李定國是明末清初最傑出的民族英雄抗清將領之一,他在民族危難之際,毅然與南明朝廷合作,可見他是一位顧全大局,熱愛祖國的人。他用兵如神,有小諸葛之稱,而且相貌英俊,做事有度,寬容仁慈。他寧死不屈的氣節,一直被人們稱頌。

  • 12 # 漢之羽林

    李定國(1621——1662)字寧宇陝西榆林人,他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是張獻忠的養子,跟隨張獻忠參加了明末農民起義。他英勇善戰而且智勇雙全、待人寬厚,也為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滿清入關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李定國身為漢人以民族大義為重、摒棄前嫌擁護南明永曆政權,1652年初李定國率軍八萬自雲南出兵進攻湖南,一路勢如破竹取沅州、靖州、攻桂林,清軍紛紛敗退其主帥定南王孔有德兵敗自殺,李定國佔領桂林後又馬上攻佔柳州、衡州兵鋒直指長沙,滿清震驚又調集十萬清兵馳援,李定國主動撤離長沙誘敵深入,清軍主帥親王尼堪被李定國設計包圍、全軍覆沒尼堪被斬,半年間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滿清官員悲慟大號:“自國家開創以來、未有如今日之挫辱者也。”順治也悲嘆:“我朝用兵,從無此失。”此後李定國的英猛善戰發揮到了極致幾乎平定了南方,逼得滿清甚至停戰議和幾乎劃江而治。但是歷史卻和人也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李定國雖能獨擋一面卻也無法逆轉南明的敗落,孫可望叛變投清、鄭成功自恃國姓爺孤傲自大不屑與李定國聯手,1662年緬甸將永曆皇帝交給滿清被漢奸吳三桂用弓弦絞殺,李定國聞訊悲憤成疾於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臘病逝時年42歲,李定國是一個悲劇人物,前期為生存揭竿而起、後期為大義捨生取義,是響噹噹的大英雄。

  • 13 # 德全不畏

    李定國前期和明朝作戰,是帥領活不下去的農民起義的正義行為;後期力保南明朝廷,則不失是抵抗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

    李定國,出身貧寒。極善用兵,紀律嚴明,與百姓秋毫無犯。比如,他駐守雲南貴州時,與百姓關係很好,愛民如子。至今,當地百姓依然銘記於心。章太炎曾說過這樣的話:“願吾滇人,毋忘李定國。”可見,李定國正義感很強。

    明末,自然災害頻繁,官府腐敗,還有東北地區的滿族建立的清政權對明的掠奪之戰,極大的傷害了民生。地處西北的陝甘地區的旱災尤為嚴重,已經不能維持生計。農民起義先行在這裡爆發。隨後,起義遍及各處。

    李定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參加農民起義軍的。在沒飯吃的情況下起義,和官府的軍隊作戰,當然是正義的行為。

    後來清軍南下,入侵中原,實施了一系列的暴行。明朝的主要矛盾是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開始演變成為漢民族與滿清的矛盾。

    清軍在嘉定地區的屠殺,揚州地區的屠殺,激起了明朝自上而下的憤怒,奮起反抗。李定國在這樣的背景下,支援南明朝廷,全力與清軍作戰。這時擁現了一大批抗清的民族英雄,如夏完淳,鄭成功等等。李定國只是他們其中的一個。所以,抗清的李定國仍然是英雄。

    雖然,李定國的抗清失敗了,但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無論是他反抗明朝,還是抵抗清軍,都是正義的,英雄的行為。

  • 14 # 初七44285

    李定國,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他的,在這之前,我不曾聽說這個名字。可能是由於歷史教科書上並沒有他的緣故吧,知道他還是在電視劇《長歌東流》中,在劇中他並不叫李定國,叫李長生,透過彈幕我才知道他原名叫李定國。後來我就透過大量書籍瞭解了李定國。

    首先,他是一位抗清英雄,是值得肯定的。他前期間和明朝作戰,是正義的起義行為,因為明王朝歷經200多年的統治,早已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跟隨農民起義領袖張獻忠並無不可,是正義的。

    而他後期和清軍作戰,更是正義的戰爭。清軍入關後,實行民族征服和民族壓迫政策,強行剃髮易服,製造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駭人聽聞的大屠殺,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反清鬥爭此起彼伏,李定國迎會南明永曆帝,堅持抗清,更是正義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無聊的你在最無聊的時候會不由分說的幹什麼無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