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安聊育兒

    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是老師沒有原則和一味的聽學生建議。

    學生畢竟在想法上都是隨著自己性子來的,每個家庭不同的教育也培養了每個孩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偏好,不管是開放式還是灌輸式,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沒有一種教育方式絕對好,只有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 2 # 吳偉2361

    中小學教育的悲哀之處是想讓所有的學生都成為學霸。但學霸不超過5%,其他人天賦不夠,這就是衡水模式不能推廣的原因。中小學應試教學必須改革,使用新理念和新形式。學霸只要學,怎麼學都是學霸;其他學生照學霸的模式學習仍然成不了學霸。

    致學生和家長,學霸的學習方式你學不了。

    每年高考結束,狀元出來了,受到眾人的羨慕,媒體的熱捧。學霸們是這樣學習的,學霸們是那樣學習的,層出不窮,眼花繚亂。什麼記住這些你考多少分沒問題;記住那些你考試沒煩惱。家長紛紛要求自己孩子模仿,可結果如何呢?失望,再失望。

    看看學霸們真實的學習過程。考成語,幾乎記住成語小詞典;考古文,四十八個虛詞瞭然於胸;考英語,一萬個詞彙剛起步;考數學,幾百個題型駕輕就熟;考物理;時常出沒於滿分中;考化學,超綱學習是常態;考生物、考歷史、考地理、考政治……我參加了高考,結果是可以上國內任何一所大學。

    據統計,有能力競爭“清北”的學生每個省市每年不超過五百位,這些學生的記憶天賦如有神助,過目不忘有點誇張,但三下五除二還是當得的。你一小時都記不住的內容,他幾分鐘搞定不在話下;你做一道題的時間,他做了10道題,甚至更多。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扎心嗎?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前人的話語是代價使然,因此天賦不夠就別模仿學霸。

    如何測評學生的天賦呢?通常小學五年級、初二、高一是三個測評時間點。如果在這三個時間點,應試成績出現非人為因素的下降,說明你的天賦節點到了。就考試的內容和要求而言,80%以上的學生都無法依靠記憶天賦在中高考中獲得一流的成績。實踐證明刻苦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說明“瘋狂”的奮鬥不能保證在小升初、中高考中獲得學霸般的成功。但是,資料表明天賦和應試教學是考試成功的充分條件。記住:充分條件是結果的保證。

    天賦能後天改變嗎?難,人難勝天。那教學呢?能,人為改變教學不是難事。天賦不夠教學湊,天經地義。同學們都是“勞動模範”,平時刷題常常到十一二點,週末節假日在補習班接著刷,搞得個個似“學霸”,但學霸還是學霸,你還是你。

    CCTV著名主持人水均益在專訪我時說“你想顛覆……”。是的,不是學霸就必須另闢蹊徑,砥礪前行,否則只能成為可憐的“羔羊”,任人摩擦,充當“分母”,揮霍花樣年華。應試教學新理念:抄著學,而非想著學。一字之差讓學生們錯愕,接著歡呼雀躍。貫徹新理念的標準教程有了,公開課有了(在網上,任何學生和家長都可觀看和學習)。新教學形式讓同學們需要記憶的量大幅度降低,完美契合大多數天賦的水平,應試效率和成績實現質的飛躍(小學奧數隨便做,中考數學得滿分,高考數學上檔次),變記憶學習為智慧學習。

    科學的訓練能讓天賦充分展現,有機會贏天賦高卻因訓練失當展現欠缺的學生,在重大考試(小升初、中高考)中如“學霸”一般,獲得勝利。你還是你,另闢蹊徑,就換了一個人。

    說真話,做實事,相信真理在少數人手中,創新改變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可以指導一切自然科學?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