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荼靡花開8413704
-
2 # 一個寫輔助論文的選手
這個功能出來了,用不用在於使用者本身。
我剛做銷售的時候,很喜歡用,後來工作半年以上後,會用“半年可見”。還特意把客戶,同事,和之前的親朋好友做了分組。
主要是不想讓自己學生時代的性格讓別人發現。
-
3 # 木石心志
這兩天有一項資料統計,表明微信中朋友圈設定三天可見該功能的使用頻率最好,為什麼呢?這樣設定的朋友大抵有一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保護自己的隱私或者說是一種自我保護的表現,這是比較官方的說法,我們都不希望某些人深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但又不希望自己處於絕對封閉的狀態,因此設定三天可見這種做法顯然成為了一種最這種的解決辦法。
三是隨手操作沒有特別意義,這一點雖然顯得隨意但確實有資料統計存在這類使用者,也許更多的屬於哪種隨遇而安,無所謂的人吧,而且很可能反而是這種人活動灑脫不拘束。
-
4 # 沒有翅膀的貓咪
幾年前年紀比較小的時候,特別願意發朋友圈,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發一些照片什麼的。慢慢的,就不願意發了,還把之前發的朋友圈全部刪掉了。從此,不再發朋友圈,我突然意識到,能和我分享生活喜怒哀樂的人,都在我身邊,愛人,好友,我時時刻刻都可以和分享我此時此刻的想法,沒有必要再去朋友圈分享一遍了。而且,現在的朋友圈也沒有以前單純了,隨著年紀大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要一樣了。總之一句話,我就是一個不發任何朋友圈的人,因為我想分享了人就在我身邊。我開心有人陪我笑,哭泣有人安慰我,美食在我肚子裡,旅行在我相機裡。別人發的朋友圈我也很少去評論和關注,大概,我是個沒有人性的人。
-
5 # 環球碩博網
沒有想說的話,也沒有想分享的事情,所以你認為我是個很無聊的人?不好意思,我都發在了微博,哈哈哈哈哈哈~
3天可見的不是活的瀟灑肆意就是不想被人窺探太多瞭解太深,這個時代對自我隱私的重視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你只需要知道我活著並且過的很不錯就可以了,君子之交淡如水,隔著螢幕相望就足夠了~
以上
回覆列表
我是,我想我只是一個冷漠的人。我不想別人太瞭解我的生活,但有時候也想記錄一下生活的美好時刻,閒下心來,自己慢慢翻閱著時間軸,欣賞一下當時的心情。而我的喜怒哀樂也許在別人眼中也就不足掛齒,你正好刷到了就算了,沒刷到也不會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