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兒童知識點
-
2 # 漢惠心理工作室但老師
孩子吃手指通常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從出到三歲之前這三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期。孩子出生之後是非常脆弱的,需要父母無條件地接納和愛,需要養育者隨時迴應孩子的需要。慢慢地當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和關懷,孩子的需要隨時被迴應,他們會感受到自己是可愛的,是有價值的。並且父母情緒穩定,能夠提供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環境,孩子就會感受到安全。
如果父母不能給到孩子無條件的愛與接納,孩子的需要總是得不到迴應,並且父母關係緊張,經常互相指責,甚至有家暴行為,或者經常指責吼叫孩子,孩子心理都會緊張、恐懼,沒有安全感。因為孩子不會用語言表達,那麼心理的緊張恐懼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比如你所說的吃手指,有的孩子啃指甲,經常肚子疼,生病。有些成人也會無意識的啃指甲,把指甲啃得光禿禿的,這都源於小時侯內心焦慮恐懼安全感不足,延續到成年。但這是無意識行為,這個人本身意識不到。一有壓力時就會不由自主的啃指甲。
所以如果孩子已經有了吃手指的行為,怎麼做才能緩解這個行為呢?
首先,如果你們夫妻間常有衝突爭執,就先調整你們的關係,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幸福的環境。當然不是說不能吵架,有時吵架能讓你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但吵完架一定要告訴孩子:爸媽吵架不是因為你做錯了,和你無關。爸媽都愛你。因為三歲前甚至更大些的孩子沒有這個分辨力,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父母才吵架。
其次,對孩子溫和,有耐心。孩子做了你們不希望他做的事,不要打罵,吼叫,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或者允許孩子自己去探索怎麼樣做更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事情做錯可以改,父母永遠愛他,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第三,漠視吃手指的行為。因為你越糾正孩子,孩子越緊張、焦慮,因為當你在不斷提醒孩子:“別吃手指,別吃手指”時,等於在強化“吃手指”這個行為。所以當孩子吃手指時,不用提醒孩子。慢慢地這個行為就會消失。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我尊重每一位和我觀點不同的人,以及你們的每一個觀點。
-
3 # 教育合心
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孩子吃手指行為背後的需求,多給孩子以關心和愛護,不要強迫孩子改正。
一般來說,4歲之前孩子有吃手指的行為是正常的,如果孩子4歲以後還繼續吃手指甚至養成了習慣,父母需要給予注意,因為孩子可能會因吸吮時間太長或太過用力,使上顎往上推,影響上面一排牙齒的整齊排列。
如果父母或看護人很少陪孩子說話、做遊戲,孩子在飢餓、患病時不能得到及時的撫慰,孩子可能就會吃手指。
2.吃手是孩子排遣壓力的方法
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看護人經常更換,或父母對孩子要求過嚴,經常訓斥打罵孩子,或者家庭關係緊張等等,在較大心理壓力下,孩子會通過吃手來排遣內心的壓力。
3.吃手是孩子對抗孤單寂寞的方法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孩子不免孤單,如果孩子常獨自在家裡玩玩具、看電視,接觸不到同齡的夥伴和新鮮事物,就會感到寂寞、孤獨和乏味,孩子會用吃手來排遣孤單和寂寞。
4.父母態度強化的結果
如果孩子在緊張焦慮、飢餓、無聊或模仿其他孩子偶爾吃手時,父母看見了,嚴厲訓斥了孩子,這會讓孩子更緊張,會強化孩子吃手。
父母可以嘗試不去注意孩子的吃手問題,也不要把孩子的吃手當成一種毛病。所以,即使看到孩子吃手了,父母也不要有心理負擔,不要緊張,也不要不舒服。如果父母使用帶來較多負面影響的方法來戒除,反而會強化行為的發生。
2.多陪伴,為孩子營造寬鬆、溫馨的氣氛
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舒適、穩定、寬鬆的成長氛圍,多陪伴孩子,仔細分辨和滿足孩子的對愛的需求。
可以睡前給孩子講輕鬆愉快的故事,讀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孩子愉快地入睡,時時感到安全、幸福、滿足。
3.不要嚇唬孩子
有的父母為了不讓孩子吃手,就會嚇唬孩子,比如:“再吃手,你的手就掉下來了!”“手上有蟲子,吃手會把蟲子吃到肚子裡,肚子會疼!”說這些話時,孩子可能會因為害怕而停止吃手,但是他還是會在不經意間去吃。
吃完之後,他心裡會恐懼,想象著蟲子在他肚子裡的情形,結果就會出現焦慮情緒。如果這時,父母再提醒他,就會更加加強他的恐懼感,形成惡性迴圈。
當然,如果他發現手並沒有掉下來,他的肚子也沒有疼時,就會認為父母在騙他。這時,吃手的行為就會被強化,他可能就會瘋狂吃手。
4.夥伴多多,活動多多
父母可以讓孩子多和小夥伴一起玩耍,鼓勵他廣交朋友,多接觸外面的新鮮世界;為孩子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儘量不讓他一個人閒著,他就可能想不起來吃手了。
-
4 # CHQ歡歡麻麻
答:我認為引起三歲孩子吃大拇指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可能是因為體內的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如缺鋅。或者是因為腸道里存在著寄生蟲感染引起了異食僻。建議家長平時要讓孩子多吃點牡蠣 、豬肝、瘦肉、蛋黃等食物 ,保持飲食均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上述情況嚴重的話 ,家長需要帶孩子去兒科醫院就診,讓專業醫生根據孩子的診狀,做針對性治療 。
二、孩子因為缺乏安全感 ,感到孤獨 、寂寞,通過吮吸手指來尋求安慰 ,而造成的不良習慣 。如果是這種情況 ,家長在孩子心裡感到不安時,要多安撫孩子,消除造成孩子心理上緊張 、焦慮的因素,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從而放鬆心情。
三、家長要用溫和的方式 ,讓孩子改變吃手指的不良習慣 。注意:
1、不能用粗暴的態度 ,強行糾正孩子的吮指習慣 。
2、多和寶寶一起玩,多陪他參加遊戲活動
3、家長要幫助孩子保持小手乾淨 ,避免造成手口傳播疾病。
4、當孩子不吮吸手指時,給予表揚和鼓勵的方式,逐漸改變他的這個不良習慣 。
-
5 # 銘喻愛家
寶寶在一歲半以前有一個兒童成長敏感期,叫做口欲期,也就是說寶貝在這段時間都是用嘴去探索世界的,會把手往嘴裡放,吸一吸,咬一咬,或者把玩具和其他的物品,只要是寶寶夠得著的,拿著什麼通通往嘴裡送。在這段時間,我們一定要支援寶貝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只要保證物品乾淨衛生不會對寶貝造成傷害的情況下,都可以讓寶貝咬一咬,摸一摸,看一看,感受一下不同的事物。促進寶貝的認知發育。
一旦在寶貝口欲期的階段阻止寶貝吃手或者不讓寶貝探索新事物,勢必會造成寶貝口欲期的延遲抑或是在往後好幾年中進行彌補。
針對您寶貝三歲還經常把大拇指放進嘴裡咬的情況。我建議您首先千萬不要直接阻止寶貝的行為,要從心裡接納孩子,愛孩子,在言語要要溫和,在態度上也要讓孩子感覺親切。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來自家長全然的愛,從而慢慢過渡吃手的行為。其實育兒和治水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不能用堵的方式,一定要進行疏通,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時期。
第二,可以和寶貝一起搜尋觀看一些適合兩三歲寶貝看的衛生習慣動畫片,和寶貝探討哪些行為可以讓身體更健康,哪些行為會讓我們感染病菌和疾病,讓孩子自己說出來,當然,也可以引導寶貝做出正確的思考。
第三、多和寶貝做親子游戲(手指操、猜中指、拍手歌、串珠子等等),分散寶貝的注意力。讓寶貝有好玩的事情做。
0-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好習慣一定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所以,幫助孩子養成一個一個的好習慣,是父母送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加油!
-
6 # 李艾靜
孩子一般六個月到一歲期間會有個口欲期,這期間會頻繁地吃大拇指。三歲還吃可能是口欲期沒有很好的過渡過去。不過這也沒有關係,只要告訴他吃之前把手洗乾淨就行了。然後多帶寶寶在戶外進行遊戲,當他不吃手指的時候多多地鼓勵他和表揚他就行了。相信一段時間之後他就不會再對吃手指感興趣了。
-
7 # 叶韻3132
這個孩子有點沒安全感。一方面安全感是父母給予的,家庭的溫馨,父母的關愛和鼓勵。另一方面來自於孩子自身的探索,在不斷的自我探索中建立自信。
那麼從家庭方面,父母相處是否和諧,父母爭吵,不和諧冷漠孩子都會感受到,漸漸的就會有一種不安全感。
從父母方面,過多的批評指責也會打擊孩子自信。過多的保護也會使孩子害怕接觸新事物,漸漸的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
你可以找找原因。父母就像孩子的港灣,靠山,愛發至內心深處,而對孩子最好的愛就是父母相愛,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寶寶。孩子還小不要過多的對他有要求,啟發式鼓勵他接觸新事物,具體化的表揚(表揚和批評都不要過多),提問式的交流,耐心的等待,你的孩子一定會慢慢變成參天大樹的。
-
8 # 知慧關關
口欲期沒有發育好。上一個階段沒有發育好就會影響下一階段的發育。家長不要粗魯的制止。平時多和孩子建立情感連線,多關心陪伴孩子,給孩子安全感。媽媽的溫柔細語,媽媽的笑臉就是孩子最好的安全感。
-
9 # Way你好
我是二胎寶媽,兩個兒子先後都經歷這個階段~
一階段觀察下來,都是在看上去注意力很集中的時候啃咬手指,再仔細溝通分析後,發現是“壓力”為主。
所以,建議留意孩子啃咬手指的時候,都在哪裡,和誰,做什麼事情?
大抵是這環境/事/人,給他帶來了一些心理壓力。
我們可以順勢給予陪伴和引導,幫助孩子緩解心理壓力[耶]
最後強烈要求新手爸媽,一定要多學習,在孕期、產褥期、哺乳期,抓緊一切時間,系統的專業學習,才能高效育兒,持續幫助孩子的成長。
-
10 # 菁果惠營養廚房
要更多的關愛寶寶,陪他玩一玩,把雙手占上,投球,拍球,翻書,搭建都可以,幫大人剝豌豆也不錯,可以看看我5月10號的視訊。
回覆列表
心理學研究表明,三歲左右的孩子吃手指是常見的現象,不只是個別兒童的壞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可能會消失,也可能成為一種固癖。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一歲前的“口欲期”沒有得到滿足。
“口欲期”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對兒童心理髮展,所劃分的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通過口腔來滿足自己的本能慾望。比如嬰兒出生就有吸吮反射、喜歡吃手、什麼都要放嘴巴里嘗一嘗等。如果這一階段沒有滿足,可能把這個慾望會延續下去。
2、是孩子沒有安全感、焦慮、緊張時的動作。
如果爸媽不是經常陪伴,孩子常常獨自一人玩耍,不免會感到孤獨、沒有安全感和恐慌,孩子會選擇用吃手來排遣。若不及時干預,很容易發展成習慣。
3、是飲食習慣差的表現。
孩子飲食習慣不好,易挑食、易偏食。體內缺鋅或其他物質。
4、是孩子的模仿行為,孩子模仿能力很強,看到別的同伴出現吃手行為,出於好玩會進行模仿。
解決方法:
1、正確對待。
孩子有了吃手指的壞習慣,一定不要嘲笑、打罵、強行制止,這樣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容易使孩子的情緒變得緊張不安,甚至產生自卑和孤獨。要採取耐心的態度,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採取指導和訓練。
2、消除誘因。
應弄清楚造成這個毛病的具體原因,消除誘發吃手行為的隱形因素。比如可以建立和諧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給予細心全面的關注,豐富孩子的生活,建立幫助孩子多方交友的條件。
3、佔用雙手。
家長可以想各種辦法來佔用孩子的雙手,如搭積木、捏橡皮泥等需要雙手完成的事情或者遊戲,這樣孩子吃手的時間就會逐步減少,有利於這個習慣的消失。
5、促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促使孩子養成不挑食、不偏食飲食好習慣,對各型別食材都均衡攝入。
6、運用及時強化法。在訓練孩子矯正吃手指的行為過程中,發現這一孩子行為有所減輕。適時表揚給予表揚或獎勵,以增強矯治效果。
3、行為忽視。
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家長可嘗試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過多的矯正、注意、批評,就會促使孩子更加註意自己的行為,也更緊張不安,內心的壓力反而強化了這一行為。
總之,在面對孩子吃手指的問題上,家長應耐心面對,不可強行制止或採取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干預。及時矯正,必要時可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家長們可以看上面幾條原因,來判斷一下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採取正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