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快兩歲了,只會爸爸媽媽,教她不願意學,什麼都懂,真的好著急……

回覆列表
  • 1 # 育鄰人

    家庭教育焦慮的原點在於擔憂孩子學習成長的未來不可控。

    生活中人們都知道要教育“”孩子,期待給孩子最“”的教育。但是,這個“”資訊飛速發展的今天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控、不確定。“”孩子的界定標準越來越寬泛,“”孩子的標準已經不再只是要求孩子聽老師【包括但不僅限於家長、學校老師和兄長】的教誨好好學習,“”孩子或者需要精通一項音、體、美之類的藝術,“”孩子亦或者需要在學習中獲得好名次能夠上名校,“”孩子最終可能還必須能夠進入好企業獲得較高的社會生活地位......“”教育的定義也眾說紛紜,有“專家”和“學者”說要給孩子足夠的成長空間,給予他們自由成長、要培養他們學習成長的綜合素質;教育系統和社會生活依然告訴您,學習成績是開啟學習資源寶庫的鑰匙、學歷是融入社會生活的“敲門磚”。關於什麼是“”教育的定義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關於孩子學習成長的未來方向變得越來越不可控。

    知識資訊準確性的不可控

    俗話說:“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在傳統中國家庭中,男女分工相對明確,男性負責打理家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女性負責處理家務【包括孩子的成長教育】。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學習成長大方向上由孩子的父親主導,比如要不要為孩子安排家庭以外的學習【主要是私塾或請先生】,而對孩子具體的教學活動則由孩子的母親完成。父母的言行在家中就是“金科玉律”,是孩子學習成長中唯一的標杆或“指北針”,對“”孩子的界定標準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弟子規》

    弟子規,聖人訓。 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而親仁。 有餘力,則學文。

    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凊。 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業無變。

    事雖小,勿擅為。 苟擅為,子道虧。 物雖小,勿私藏。 苟私藏,親心傷。

    親所好,力為具。 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 德有傷,貽親羞。

    親愛我,孝何難。 親憎我,孝方賢。 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

    諫不入,悅復諫。 號泣隨,撻無怨。 親有疾,藥先嚐。 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 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 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財物輕,怨何生。 言語忍,忿自泯。

    或飲食,或坐走。 長者先,幼者後。 長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稱尊長,勿呼名。 對尊長,勿見能。 路遇長,疾趨揖。 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 過猶待,百步餘。 長者立,幼勿坐。 長者坐,命乃坐。

    尊長前,聲要低。 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 問起對,視勿移。

    事諸父,如事父。 事諸兄,如事兄。 朝起早,夜眠遲。 老易至,惜此時。

    晨必盥,兼漱口。 便溺回,輒淨手。 冠必正,紐必結。 襪與履,俱緊切。

    置冠服,有定位。 勿亂頓,致汙穢。 衣貴潔,不貴華。 上循分,下稱家。

    對飲食,勿揀擇。 食適可,勿過則。 年方少,勿飲酒。 飲酒醉,最為醜。

    步從容,立端正。 揖深圓,拜恭敬。 勿踐閾,勿跛倚。 勿箕踞,勿搖髀。

    緩揭簾,勿有聲。 寬轉彎,勿觸稜。 執虛器,如執盈。 入虛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錯。 勿畏難,勿輕略。 鬥鬧場,絕勿近。 邪僻事,絕勿問。

    將入門,問孰存。 將上堂,聲必揚。 人問誰,對以名。 吾與我,不分明。

    用人物,須明求。 倘不問,即為偷。 借人物,及時還。 後有急,借不難。

    凡出言,信為先。 詐與妄,奚可焉。 話說多,不如少。 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語,穢汙詞。 市井氣,切戒之。 見未真,勿輕言。 知未的,勿輕傳。

    事非宜,勿輕諾。 苟輕諾,進退錯。 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彼說長,此說短。 不關己,莫閒管。 見人善,即思齊。 縱去遠,以漸躋。

    見人惡,即內省。 有則改,無加警。 唯德學,唯才藝。 不如人,當自礪。

    若衣服,若飲食。 不如人,勿生戚。 聞過怒,聞譽樂。 損友來,益友卻。

    聞譽恐,聞過欣。 直諒士,漸相親。 無心非,名為錯。 有心非,名為惡。

    過能改,歸於無。 倘掩飾,增一辜。 凡是人,皆須愛。 天同覆,地同載。

    行高者,名自高。 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 人所服,非言大。

    己有能,勿自私。 人有能,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 勿厭故,勿喜新。

    人不閒,勿事攪。 人不安,勿話擾。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說。

    道人善,即是善。 人知之,愈思勉。 揚人惡,即是惡。 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 過不規,道兩虧。 凡取與,貴分曉。 與宜多,取宜少。

    將加人,先問己。 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報,怨欲忘。 抱怨短,報恩長。

    待婢僕,身貴端。 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 理服人,方無言。

    同是人,類不齊。 流俗眾,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 言不諱,色不媚。

    能親仁,無限好。 德日進,過日少。 不親仁,無限害。 小人進,百事壞。

    不力行,但學文。 長浮華,成何人。 但力行,不學文。 任己見,昧理真。

    讀書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 方讀此,勿慕彼。 此未終,彼勿起。

    寬為限,緊用功。 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 就人問,求確義。

    房室清,牆壁淨。 几案潔,筆硯正。 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處。 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 有缺壞,就補之。

    非聖書,屏勿視。 蔽聰明,壞心志。 勿自暴,勿自棄。 聖與賢,可馴致。

    彼時父母就是孩子學習成長路上唯一的主心骨和標杆,父母是言行“正確”的化身,如果有老師批評、責罰孩子,必定說明孩子在某方面做了“錯事兒”;如果老師誇獎了孩子,則必定是這個孩子的言行是絕對正確的,這個孩子就是“”孩子。老師是當時孩子學習成長路上“說一不二”的判官,是保障孩子向著正確方向學習成長的“定海神針”,也因此有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說法。

    而今,隨著通訊技術的發達,資訊傳播早已跨越了地域與民族的界限,同類但不同內容的資訊大量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老師絕對正確的權威形象被知識的洪流給衝破了,跨地域、跨文明習慣的人們相互交融,讓“正確”這件事兒變得不準確、不可控了,比如同一個家庭之中,家庭成員擁有不同生活習性,對待生活的態度有著完全不同的思考,對孩子學習成長的理解也有著不同的角度,有主張快樂教育的、有主張能力提升教育的、有要求繼續學習基礎文化知識的......家庭已經成為了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學習成長的“百家講壇”,家長之間為教導孩子學習成長的事情而引發“戰爭”的也不在少數。

    通訊技術的革命使得每個人都有了獲取知識資訊的便利,讓孩子們也能夠從小就接觸到不同型別、豐富多元的知識資訊。但是,這也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活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在知識的汪洋之中如何根據孩子的學習成長需求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以什麼標準為孩子的學習成長“把門兒”,遴選符合孩子成長需求、家庭生活實際的知識作為教導孩子學習成長的藍本。

    前行道路方向不確定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現今關於如何學習成長、成才的道路同樣有著千萬條道路擺在每個孩子面前,如果說把孩子比作太空中的一個星體,那麼他的學習成長方向是不確定的,也就是向著任何一個方向都可以。人類社會生活分工早已突破了360行的界限,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新行業被髮掘,比如電商帶動了物流、創造了快遞小哥這個職業;外賣服務開闢了騎手、滴滴出行帶動了私乘等自由職業;自媒體、直播為人們在家中就業提供了便利......如今的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零碎化,每個人越來越自由的以一小塊拼板的方式加入社會這個大拼圖之中。

    關於教育孩子學習成長,選擇東方教育好、還是西方教育好?應試教育好、還是素質教育好?參加國內高考好,還是出國留學好?這都是擺在家長面前關於孩子學習成長的不確定選項,而且這些選項還都不是簡單的二選一或者可以重新來過。關於孩子的學習成長教育真是“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時間不等人、教育沒有回頭路,今天的選擇預示著下一步孩子可能的學習成長方向,而真一切都選擇都存在大量的不確定性。因為不確定所以焦慮,老師總期待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教育“”孩子。但是,選擇障礙自古就是人生成長進步的難題,如何選擇、把控、找準孩子學習成長道路方向上的“”是擺在每個家庭面前實實在在的難題。

    教育因知識資訊越發達變得越不可控

    教育活動是老師用自身言行習慣為孩子學習成長指引方向的活動,原本是以自身所具備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教導孩子成長,比如原始社會男性教導孩子學習狩獵、防衛,女性教導孩子學習採摘、照顧老人和孩子;農業社會男性教導孩子種植、養殖,女性教導孩子織衣、做飯,先生教導孩子識字。今天,知識資訊就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書籍、新聞、視訊節目應有盡有,但我們對如何教導孩子學習成長卻真的犯難了。因為,知識資訊日新月異,幾乎沒有一成不變的生活方式或者萬能的學習成長方法了,一方面教育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另一方面,社會生活形態和教育資源幾乎每天都在變化之中。

    現今的教育,成為了助力孩子學習成長的超市,裡面陳列著“琳琅滿目”的待售商品,有文學、數學、哲學、物理學、自然科學、地理學、藝術等等。但是,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孩子能夠用到學習上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運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引導孩子學習到儘可能多的智慧知識,這是作為老師【特指家長】最大的焦慮。置身於知識汪洋中的孩子就如同身處森林之中挑選最大樹木的“孫悟空”,面對不可控的資訊真會患“選擇綜合症”。

    如何克服焦慮

    焦慮的源頭是面對未來選擇的不確定,那麼克服焦慮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找到生命成長的錨點或者說是根。孩子學習成長之根在哪裡呢?在家中,家庭是孩子學習成長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個最重要的環境,家長是孩子學習成長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唯一影響孩子終身學習成長的老師。運用過4W1H分析教育就是:What教育是什麼?教孩子什麼?Where在哪裡教?Who誰負責教?教的主體和客體【即老師和孩子】的情況怎麼樣?Why為什麼要對孩子實施成長教導?How怎樣實施?那麼,如何從家庭中做好孩子的學習成長教導呢?

    1、家長“知己”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自知者明。”自我認知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最簡單的說就是人的眼睛在不借助外物的情況下只能見到自己約50%的身軀外殼,至於大腦思維、身體內部構造幾乎一無所知,如果以視力所見,那麼人在不借助外物的情況下能夠清晰認知自身的比例不超過10%。所以,人生最難的事情就是認清自己,為此人類生命科學一直在為探知人類自身而不懈努力。

    教育知己的基礎就是要知道自己有什麼、會什麼,如果把教學活動比作商品交易,那麼作為店主您應該清楚店中有些什麼樣的貨品、它們的成色幾何、應該如何呈列它們給顧客......教育是人點亮人的活動,是通過師長的言行示範為孩子們指引方向,讓孩子們成長之路更順暢。那麼,師長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的學識家底、知道自己所具備的知識水平、清楚自己該以何種方式教導孩子們。當然,學校老師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指引,需要做的就是針對具體的教學環境和孩子們制定細部的教學教案,也就是備課;作為教育的另一個主導者,家庭中的家長卻沒有教學大綱和教材,每個家長都只能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決定如何教導孩子,這就需要家長做到一個基本準則“嚴於律己、寬以待子,己所不欲、勿施於子。”簡單說就是家庭教育應該從家長的行為示範做起,家長應成為孩子們模仿、學習的榜樣。

    知己為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量力而行“,就是知道自家能夠為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是什麼,什麼東西是自家的優勢、那些東西需要繼續學習借鑑。真實的做到不“迷信專家“、不盲聽盲從,對孩子成長有益的行為習慣應堅持不懈。做到對自己瞭解,同時還必須瞭解自家的孩子才能踐行“因材施教“。

    2、家長“知子”

    天下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獨特的。對待每個獨一無二的孩子都是,家庭教育應給孩子貼個“好標籤”,為孩子成長進步點贊。當一個人被貼上某種詞語名稱標籤時,他就會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心理學認為,之所以會出現“標籤效應”,主要是因為“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心理學家克勞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實驗。他要求人們為慈善事業作出捐獻,然後根據他們是否有捐獻,標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試則沒有用標籤法。後來再次要求他們做捐獻時,標籤就有了使他們以第一次的行為方式去行動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錢並被標籤為“慈善的”人,比那些沒有標籤過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沒有捐錢被標籤為“不慈善的”兒比沒有標籤的貢獻更少。

    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教導孩子成長就要從生活中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找出孩子生活中的好,然後針對孩子的成長行為貼上“好標籤”,比如給孩子貼上實踐能力強、善於思考、熱愛探索、成長有主見、待人有禮節等積極的標籤。對孩子的誇讚並不能漫無邊際的“寵溺”,需要針對具體的成長行為,同時注意踐行5:1的賞罰效應。當然,最為重要的就是根據孩子的成長型別“因材施教“。

    ① 領導自燃型。領導自然型的孩子是真正的學習“專家“,他們能夠很好的適應環境“到哪山唱那山歌“對學習新事物充滿熱忱、對做小群體的領導者樂此不疲。這就是成年人時常說“娃娃頭“,“娃娃頭“天生具有統領意識,他們好勝、好強,他們對學成一切性知識充滿樂趣,是自燃型學習者。對於領導自燃型的孩子,只需要將他們置於有新鮮事物的環境中他們就能自我學習、自我成長,需要的就是有那麼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歷史上最著名的領導自燃型學習者多出自一個職業——圖書管理員,比如:1.老子,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書的官員),據說後來當圖書管理員當煩了,出函谷關,函谷關守將是老子朋友,求教於老子,老子寫了本5千字的牛書留給他,翩然出關化胡而去,這本5千字的書,就是《道德經》;2.愛因斯坦,曾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做圖書管理員,任上寫出相對論鉅著,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3.李大釗:北京大學圖書管理員。

    ② 附和跟隨型。附和跟隨型的孩子是跟隨學習的“專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人來瘋“,看見別人做什麼他們就跟著做什麼,只要看著別人做的事情不是自己討厭的他們都能跟著一起做、一起學。生活中多數孩子都屬於附和跟隨型,也就是隻要讓他們有適當的學習模仿物件他們就能成為與偶像相似的人。

    ③ 被動追隨型。被動追隨型孩子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懶孩子“,他們的成長必須在被監督、被逼迫的環境下才能堅持下去。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從來不願意主動,甚至時常表現出畏難情緒,一旦遇到較困難的學習內容就想“打退堂鼓“、想逃避,只有在被逼迫的情況下才能堅持下去。

    3、與孩子同學

    正所謂:“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要求孩子好好學習、愛上學習,父母首先要為孩子做行為示範,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什麼樣子的行為屬於好好學習,比如要求孩子寫好字,那麼父母首先就是要有為孩子起頭的能力,然後讓孩子跟著您所寫的樣子寫;要求孩子愛收拾家務,那麼父母自己就不能偷懶;要求孩子閱讀、作業的學習時間,父母最好能與孩子一起學習......期待孩子學習好,最可行的辦法就是與孩子做同學,與孩子一起學習他的課程,知道他都學了些什麼,然後在交流孩子學習的時候就不會只知道提要求,而不知道孩子學了啥、遇到問題的綜合知識點是什麼。父母喂孩子吃飯的時候多有一個動作,就是自己覺著溫度適宜的東西才喂孩子吃。教導孩子學習文化知識同樣如此,要求、期待孩子做到的行為習慣父母最好能夠率先垂範,給孩子做榜樣。對於孩子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和技能自己要試著先嚐試、做到,就如同給孩子餵飯一樣等自己感覺不燙之後再分享給孩子!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僅僅表明遺傳影響孩子的成長髮育,更多說明孩子後天成長活動深受父母行為習慣的影響。父母不僅賦予孩子生命、開啟孩子生命成長之門,更為孩子的人生旅程起著最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人們時常說:“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新降生的孩子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他們沒有財富多寡的差別、沒有信仰差別,無貧富、貴賤之分。但是,社會生活的現實是無論以多大的區域做對比,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還有愚人和賢人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根本原,就在於他們出生之後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不同的生活習性,父母指引他們邁出人生旅程的方向是不相同的。

    4、陪伴孩子專心專一

    帶孩子需要專一、專心,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您就是一個孩子同齡的夥伴兒,得像夥伴兒那樣用心陪伴、相互學習、共同成長。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時,孩子很高興去了幼兒園。到學校門口,看見有很多小朋友在哭鬧,這時孩子的”同理心”開始使他犯難了。我沒有和他說再見,而是直接和老師說我們一起進去和孩子們一起玩一會兒吧。老師也很好,同意了。然後到了班裡,還是有孩子在哭著要回家。我告訴我們家孩子:”你的同學很想他們的爸爸媽媽,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於是,我們便一起安慰在哭的孩子,同時告訴他們的家長一定要準時【與孩子約定好】來接孩子……

    我們與老師一道漸漸的與別的孩子融合了,其他孩子也沒有哭鬧的了。這時我告訴孩子說:”爸爸要回去了,下午5:30【放學時間】來接你。”孩子答應了,我們說了再見【擁抱再見,而且和其他願意的孩子也一起擁抱。擁抱是建立信任關係的第一步】。下午我5:10到達幼兒園,和門衛老師說好,然後進入班級,與孩子們一起玩。直到最後一個小朋友被接走,我們才離開幼兒園。後續反覆如此,早早的到達幼兒園【通過不同的道路,學習了捨近求遠和抄近道等成語】,與孩子一起晨讀、下午與孩子們一起玩一會兒,然後最後一個與老師擁抱說再見。

    陪伴孩子重在當下的“同理心”,多“換板凳坐”,以孩子的視角與孩子相處。孩子是好動、愛問的代言人,陪伴孩子就要將自己變成孩子的同伴兒與孩子一起踢球、老鷹捉小雞、堆沙堡....... 當然有時候也會起衝突,衝突時間也是遊戲的方式解決。比如以約定完成一定任務的方式,決定是否購買某樣東西;以石頭、剪刀、布 決定去 A 還是去 B 玩;玩累了,以選參照物的方式決定從哪裡抱起,到哪裡放下;乘坐公交車,練習加、減法,討論慣性以及能量消耗關係【上坡加油、大車吃飯(燃料)多】......

    教育的根本是賦予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如果把孩子的學習成長比作果樹。那麼,學習或獲得的成績就是果實,學習過程中探索求知的慾望和興趣就是綠葉,學到的知識技能就是樹幹,學習連結知識的能力就是樹根。教育引導孩子學習成長最好的方法就是給根本澆水、施肥、培土讓根系繁茂,只有根系繁茂了成長才能枝繁葉茂、瓜果飄香。因此,對於孩子的的成長教導無論您有多急於見到果實,都請您慢下腳步為孩子學習成長打基礎,培養學習成長的習慣和方法,從根部保障孩子學習成長的茁壯。

  • 2 # 六六家蓓趣

    幼兒在3-4歲時仍不會講話,應到專業的兒童醫院檢查。首先應確認幼兒的聽力功能有無障礙,因為言語功能的建立,必須依託聽覺中樞及語言中樞共同發育。如果聽力無異常,可到兒童保健科,進行行為、智力評估,確認是否存在大腦智力發育不全。都沒有問題後,臨床認為可能是一種情緒化疾病,比如自閉症,需要其它科室共同干預,制定更好的治療方案。

  • 3 # 陳清雨

    這個你不用擔心的,只要你的孩子聽力沒問題,兩歲內能夠叫爸爸媽媽就沒事。至少是可以排除自閉症嘛!患自閉症的孩子我也是親眼所見,確實挺可憐的永遠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你跟她說什麼他都不會聽的,感覺就像沒長耳朵一樣。只顧著自己玩兒自己的,脾氣還不好。十多歲的孩子生活都不能自理,大小便都不會。也是愛莫能助啊!

    分享一個身邊的男孩兩到三歲之間只會叫爸爸媽媽、以及一些簡單的兩個字的詞語,這個算是說話比較晚的哈!雖然你說什麼他都能懂但他就是不跟你學,但是三歲過後突然感覺孩子啥都會說了,語言天賦爆發式的增長。嘴巴里不停的在說就是能說到你心煩的那種。

    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你家孩子會不會說話啦!只需要日常多陪他練習,晚一點他的語言天賦會驚呆你的。

  • 4 # 生活似錦

    不知道孩子到底有多大了,但真的沒有什麼可緊張的,放下焦慮和擔心,有的小孩兒天生語言發展稍微緩慢一些,做家長的真的不必嚇唬自己。民間有句俗話叫“貴人語遲”。我建議,就算他不會說,家長永遠不要失去耐心,該教授一些東西,你只管付出,上天自有回報。生活起居,生活用品的一些名稱等等。你不知道哪天孩子,一股腦的就能說出來。我小侄子就是這樣的,我記不太清他什麼時候開始學會說話的,但是家裡人那是都非常著急緊張,大人說什麼他都理解,都明白,但就是表達不出來。突然有一天像開了掛似的,他的父母高興壞了。好多孩子只要能聽得懂,咿咿呀呀的會發聲,就不用擔心,只管輸入,有一天孩子自然會給大人一個驚喜。

  • 5 # 小葉子姐姐愛生活

    1.有的孩子發育早,有的孩子發育晚,發育早的孩子一歲多就會說很多詞彙了,發育晚的孩子有的甚至到4歲才會說完整的語句。

    2.發育晚的孩子大多數智商高,因為他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理很明白,很通透,凡事會先過腦子,再過嘴。

    3.要多引導孩子,家長首先自己不要焦慮,不要著急,如果你的情緒表現出來,就會感染到孩子,讓孩子更害怕,不敢說話。

    4.如果孩子說話了,一定要多鼓勵,多獎勵,一定要春風如沐。

  • 6 # 十里百果

    我遇到過兩個小男孩,都是三歲以前不怎麼說話,三歲以後說話很正常,而且長大後都很聰明。

    男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的慢些,只要你家孩子眼睛有神,性格活潑,反應靈敏,行動協調,動手能力不差,就不用太擔心。

    如果伴有四肢肥胖,性格不活潑,行走困難,愛流口水,目光呆滯,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那就要及時去兒童醫院檢查。我見過一個鄰居家孩子,三歲了還要坐在推車上,並且具有以上特徵,可家長不想考慮不好的可能性,始終不去兒童醫院檢查。結果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期,影響了孩子的智力發育。

    育兒不易,幼兒0-3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要注意細心記錄幼兒的發育情況,同時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健康。DHA被譽為“黃金腦”,是兒童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元素。留意以下10大最佳的補腦食物:海魚、核桃、雞蛋、牛奶、花生、芝麻、香蕉、南瓜、海帶、葵花籽。

  • 7 # 樂州樹

    很多孩子遲遲不說,但什麼都懂,這個原因是,語言環境太複雜。

    比如爸爸媽媽說普通話,爺爺說四川話,奶奶又說上海話,所以對同一種事物,稱呼完全不同,孩子無從學起,嚴重挫傷學習說話的信心。

    所以,你可以找找這方面的原因。如果是的話,就要改變語言環境,慢慢訓練就可以了。

  • 8 # 福城林邑

    首先到醫院檢查一下是否身體的原因。

    如果身體原因就聽從醫生指導。

    如果不是身體原因就是家長沒有適當的在生活中訓練幼兒的語言發展。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任何語言,都能得到家長的精心照顧,滿足幼兒的要求。

    所以幼兒覺的沒必要說話,也沒機會說話。

    不能為了幼兒開口說話而專門去教幼兒說話。

    而是當幼兒需要某東西時,一定要引導幼兒說出來,關切的問想要什麼?如:你要蘋果?蘋果你反覆說N次,讓幼兒跟著說。而不是幼兒手一指就拿給他。

    當幼兒身體,心裡有需求時,引導幼兒表達意識。

    為了達到目的,幼兒才會配合。

    空白無故強制性去教幼兒說話是沒效果的。

    幼兒語言只能在遊戲,生活中學習訓練。

  • 9 # 種紅番茄的人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年紀多大?孩子不說話程度如何?每個孩子的需要發育不一樣,一般男生比女生髮育還要緩慢2-3個月。

    要多和孩子說話,而不是他指哪你打哪兒,這樣就是變相的剝奪了他說話的權利。孩子發現他不說話你便知道他的意思,他只會產生惰性,更不願意張口了。多和孩子說話並不是你自言自語,而是有目的的有來往的對話,比如你說寶寶要喝水,“水”就是重點詞,你要繼續描述,水在杯子裡,水溫溫的喝下去小肚子真舒服。

    即使孩子零蹦單字,父母也要幫他補充完整。還是拿水做例子,孩子說水,你要說,太棒了,寶寶要喝水了,媽媽幫你拿水!不要急於打斷孩子,讓他把話說完,即使磕磕絆絆也是進步。

    孩子不說話不要慌,我家小朋友3歲半了還說不太好,現在頂嘴頂的一個個的。

  • 10 # 手工墨魚丸

    首先去醫院檢查,確定聽力是否有問題。

    如果聽力有問題,需要安排植入耳蝸。

    如果聽力沒有問題,就需要養育人要跟孩子多說話,因為說的前提是聽,是輸入,孩子只有聽到聲音才會去模仿聲音;然後就是要鼓勵孩子表達,如何鼓勵孩子說話?養育人儘量讓孩子表達需求,在孩子表達需求之後再去幫助他,如果你在他表達之前就已經想他所想,做他所需,他就覺得沒有什麼表達的必要,也不會產生表達的慾望,從而可能會延遲他說話的時間;在他初次用不清晰的甚至語言混亂表達需求之後,要及時給予正面反饋:“哦,寶寶是這樣意思呀,媽媽明白了,媽媽這就怎樣……”正面反饋是讓孩子得到確認,寶寶才會明白原來這樣說就能把我的需求傳遞出去,孩子的大腦都是在互動中產生神經元連結,鞏固學習的。

  • 11 # 一葉子vlog

    孩子不會說話首先要找到不會說話的原因,再進行“對症下藥”;首先,需要排除是不是生理性上的,是不是本身在語言方面就存在缺失,也就是所謂的先天性的。如果不是就要考慮是心理性的了,如果是心理性的就要從其生長的環境中尋找原因:

    1.是不是家人很少與其交流溝通,孩子最初的說話,都是通過對大人的模仿來完成的

    2.家裡是否存在著很多種語言,導致孩子語言錯亂,找不到真正的母語

    3.是否長期處在比較壓抑緊張的環境中,讓孩子不敢說,對語言存在著恐懼

    解決辦法:

    1.從胎教開始,父母就應該多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熟悉你的聲音,聽的多了,自然她的詞彙量就多了,詞彙量多了,語言能力也就提升了

    2.平時在家裡家庭成員的語言要統一,不要一會兒說普通話,一會兒說方言,一會兒說英文,一會兒說漢語,這都會造成孩子語言混亂

    3.要為孩子創造輕鬆愉悅的語言環境,讓孩子感受到關愛,對自己有信心

  • 12 # 和媽媽一起長大

    孩子2歲,什麼都懂,只叫爸爸媽媽,教其他的話不願意學。

    這很正常。孩子說話的年齡有早晚,不同的孩子時間差別很大,1-3歲之間都是正常的。

    語言的學習有一個詞彙量積累的輸入階段,一般在0-1.5歲。在這之後,1.5-3歲之間,是從緩慢到快速的輸出階段。

    現在寶寶2歲,正處在緩慢的輸出階段中。

    既然孩子什麼都懂,那麼可以判斷孩子在前期的輸入階段中都是正常的。

    6歲以下的幼兒在面對焦慮和壓力時,往往會選擇逃避或者站在原地不動,那就是爸媽所看到的的孩子“什麼都懂,就是不說話”。

    這種壓力讓她對說話充滿了擔憂。

    說出來到底會怎麼樣?爸爸媽媽會滿意嗎?爸爸媽媽會說我說的不對不好嗎?他們還會愛我嗎?

    孩子的內心不斷有這樣激烈的糾結湧現出來。

    當孩子感覺不安時候,孩子對安全感的追求,就會遠遠大過對於主動嘗試的追求。

    而這時,她往往會放棄主動嘗試的機會。那麼,選擇什麼都不說,在她看來是最安全的選擇了。

    很多孩子3歲時,開始語言大爆發

    他們看起來就像一下子學會了說話,直接跳過牙牙學語的階段。

    為什麼會這樣呢?

    3歲前的沉默期是一個不斷輸入的積累期,她在靜默中吸收著周圍人們的語言詞彙和用法,並且把它一一記在心裡。

    在她認為自己準備好的時候,那些積累大量的詞彙和發音就派上用場了。

    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首先,放平心態,相信孩子現在不說話是正常的,她只是還沒有準備好開口而已。其次,教孩子說話的行為可以停下來了,改成和孩子聊天,聊你們一起玩的遊戲、看的動畫片、家裡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感受到說話是一件輕鬆愉悅的事。第三,多陪伴孩子一起玩耍和閱讀,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讓孩子體會到“讀”的快樂。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唱兒歌,你一句我一句,孩子如果不願意唱也沒關係,爸媽自己先唱起來,以身作則的示範給孩子。

    有了充足的輸入,沒有及時輸出的壓力,孩子在他想用語言來表達的時候,自然就會開始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歲半的小孩,每天都刷牙,但乳牙上長了很多小黑點而且越長越多,怎麼去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