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才一歲多,剛學會走路,父母幫忙帶孩子,總是帶孩子的時候玩手機,說了兩次,說的時候答應的好,馬上又忘,怎麼辦呢?

回覆列表
  • 1 # xushi0820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家長的行為是什麼?

    陪伴孩子不是在孩子旁邊就是陪伴,陪伴是需要質量的,我相信如果你和孩子一起讀繪本,一起玩兒遊戲,孩子肯定會高興的和您一起去做的!

  • 2 # 實說心語

    耳濡目染,你孩子這幼功打得紮實呀!

    小孩愛玩手機的習慣一旦養成,再改就難了。一則無益於孩子的發育和身體健康;一則孩子貪上了手裡遊戲,在學習上萬難有興趣。

    看來,你要多和父母溝通,陳清厲害,畢竟孩子的教育是壓倒一切的,實在不行“偷著玩”,打個“游擊戰”,別當別當孩子面。

  • 3 # Q東同學的蛐與福

    1.首先跟父母溝通交流一下,我覺得跟他們講清楚手機的危害性,他們會理解的。接著我們家長得做好表率作用。自己先不玩手機,給孩子做一個好的起頭。

    2.然後讓父母(他們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跟孩子一起玩一些適合她們年齡階段的遊戲;或者帶孩子出門跟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耍;如果老人不適合出門,也可以在家跟她們一起閱讀一些適合她們的書籍,陪他們畫畫,玩孩子喜歡的玩具;這些都可以的哦!

    3.千萬不要讓孩子過多玩手機噢!傷眼睛,我孩子現在就有黑眼圈了,太可怕了,我的失職啊!不過現在基本情況好多了,我也安心點了。

  • 4 # 韶光賤1

    總之只有自己帶孩子才有話語權,我們家情況還特殊,我帶娃也沒有話語權,而且還是分開帶的,但是隻要我帶兒子過去吃飯,就說我兒子哪裡哪裡不好,意思是我沒有帶好,說我買的衣服鞋子有問題,反正呢嘴巴是特能說,也沒見給孫子買過什麼,我是不是也要跑到跟前吵幾句,現在想開了徹底不見面好了,真心受不了所謂的為你好,所謂的心直口快,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換成年輕人去跟老人提意見,大部分都會生氣,會說好心沒好報只會雞蛋裡挑骨頭~因為孩子教育問題差點和老公離婚,當著孩子面大吼大叫打孩子,對於這樣的老人真心說不得,只能有多遠離多遠~

  • 5 # 公益育嬰師dora

    唉,這個是難題,我家也是這樣,老人願意幫帶孩子,又不好講太多,我們直接講了也不聽講多次容易傷和氣,後來我叫我老公的姐姐和姐夫勸說的,因為她是醫生,姐夫是大學老師,相對來說好了一些。後來我跟他們也坦誠交流,現在都愛玩抖音好玩嘛,也理解她們帶娃辛苦要解解悶,所以我空下來就自己看娃,讓他們也玩下

    平時我女兒八點就睡覺了,有次給我女兒看手機九點半還沒上樓,我還在坐月子呢,我就直接下樓我乾脆放話,直接跟家公家婆說:“你們自己玩手機,孩子從小跟著玩,玩壞眼睛,還不愛看書學習,沒耐心,以後孩子沒教好,等你們百年後列祖列宗會怪你們,反正孩子是跟你們家姓,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反而有效果

    不過我出了月子也自己帶,沒給老人帶,觀念不同

  • 6 # 心靈之音的空間

    你好,其實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沒有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而且我看到很多的家長在帶孩子的時候,直接給孩子塞一個iPad或者一部智慧手機,讓孩子去玩遊戲或者是看視訊。

    然後家長和家長之間去嘮磕,孩子在一邊安靜認真的去看視訊。

    我小的時候父母還沒有智慧手機,父母其實很高質量的陪伴我。這也許就是科技的進步和家庭教育的退步吧。

    我建議的是當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就用心的去陪伴,不要讓孩子覺得手機是自己的敵人,也不要讓孩子覺得手機是自己的玩具。

  • 7 # 護幼先鋒

    父母帶孩子總玩手機怎麼辦?很多人都有這個困擾。

    我覺得可以直接跟父母說,畢竟是自己的父母,但是不能過於直接。

    給您以下幾點建議:

    1.經常跟父母溝通:老人整天玩手機,大多是因為在家比較無聊。所以下了班以後一定要抽出時間聊一聊這一天的生活。

    2.家裡多買些積木之類的玩具:跟父母說,玩手機的時候可以讓孩子玩積木或者其它玩具,只要看好孩子別磕磕碰碰的就好。

    4.定期讓父母回老家或者去參加自己的生活圈子:其實帶孩子是最無聊的,所以趁你們休息日的時候讓父母回老家或者出去參加一些活動,有人陪說話就不會太無聊。

    最後,因為父母也有自己的圈子和朋友。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也可能會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所以多多理解父母吧!

  • 8 # 燕子聊育兒

    孩子玩手機說來說去還是父母的原因。

    要麼父母有事不想孩子打擾就給孩子一個手機,要麼就自己剋制不住想玩,孩子有樣學樣跟著玩。

    父母和孩子多做做遊戲,多到戶外運動運動,自己以身作則多看書孩子也就跟著學了。

  • 9 # jola

    針對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呢你要和父母去溝通一下,告訴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儘量呢就是自己看孩子,父母年紀大了孩子呢他會覺還小精力旺盛。不可能一直像個玩具娃娃一樣靜靜的待著。所以呢我們考慮到這件事的過程就要想辦法解決它 一是不能傷了父母的心寶寶的健康也要。第二個就是爸爸媽媽來看孩子 下班回來沒有事兒了就帶孩子讓父母歇歇。看孩子其實是非常的累的我們要體諒我們的父母 首先就是得感恩 不管方法對不對最起碼給我們帶了讓我們能夠有時間去處理我們自己的事情 你處理這件事的時候一定要智慧一些 可以給父母買個禮物 或者是下班回來以後帶孩子和父母去外面轉轉要讓父母知道我們還是關心他們的 。可以跟父母說帶孩子平時去外面廣場玩或者做一些智力的小遊戲都行。用手機的話呢 就是聽音樂和打電話。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 10 # 敏捷育兒

    1.幫父母認清危害:給父母看看一歲寶寶長期看手機的危害。

    眼睛傷害,大腦傷害,有可能引起自閉傾向等。有相關視訊就直接發給老人。

    2.給父母找一些與孩子一起做的事情。比如和孩子一起跳舞,一起遊戲。

    3.從自己做起,帶孩子時遠離手機。

  • 11 # 新睿樂教育兒

    父母帶孩子看手機這是不可避免的,現在老人學會用手機後幾乎成為了手機控。但是現在孩子在剛學會走路時候老人看手機會很容易出現問題。

    但是父母帶孩子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多說後可能還會影響和父母的感情,但確實需要改變下帶娃看手機的現狀,我覺得可以做以下幾點。

    1:制定作息表。為孩子制定出一天的計劃表,從早上起床開始,什麼時間做什麼。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同時提醒父母在帶孩子出門走路時候千萬不要玩手機。

    2:準備護頭神器。孩子剛學會走路時,需要老人在後面跟著,時間長了老人受不了,可以給孩子先準備防摔後腦的護頭神器

    3:注意溝通技巧。現在年輕人跟老人溝通要求老人不要帶娃看手機,老人一般都不會太聽,這就需要點技巧了,你可以從網上搜羅一些帶娃看手機的嚴重後果視訊分享給老人,再有如果自己帶孩子出門時,可以和同小區帶娃的人說說帶娃看手機的利害,以後老人再帶娃出門時也會聽到鄰居們的話,老人們通常會更相信特們的話。

  • 12 # 小火車不睡覺

    在讓別人帶孩子這件事兒上,要堅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首先是陪孩子玩兒的時候你是否能做到不玩兒手機,不要想當然,真的利用不上班的時間在家帶娃整天,看看自己能否堅持。當意識到這件事兒有困難的時候,就不會再苛責別人,心態就會放鬆下來。

    其次,你自己要有規劃,如果不讓父母玩兒手機,那麼你打算我讓他們如何陪娃呢,結合父母的能力水平,把這些事情都傳達說清楚,就跟上學老師佈置作業一個道理,你把作業佈置了,完成就行,你也干涉不了人家作業以外的事情是玩兒了還是預習複習了。工作上,老闆佈置的工作你完成了,你是淘寶還是學習,領導看不見的時候也說不著你。比如,一天吃三餐兩點的內容,有哪些。睡覺,繪本閱讀,運動,戶外等等,你自己先有個譜。

    最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陪玩兒的時候基本不拿手機,也錯過了記錄寶寶很多小時候的機會,反而婆婆手機上基本上每一天都有小朋友的視訊和照片,看看這些,是不是覺得手機也沒那麼罪惡了呢。

    多說一點,成年人遇到問題時,可以形成一套解決邏輯。大概原理就是,分析這個問題的矛盾點在自己還是對方,如果在自己就調整自己的心態,如果在對方,如何讓對方意識到,同時設定合理的期待。《我們與惡的距離》,夫妻去諮詢,只有一個人了也能諮詢,是因為一段關係,一旦有一個人做出改變,事情就會不一樣。

  • 13 # 媽媽永遠有辦法

    這種問題其實挺普遍的。

    外出吃飯的時候,有很多親戚朋友在,有時候婆婆以示與孩子的親密會拿出手機抱會兒孩子。這時候,我會特別反感。明明一邊反對孩子早看這種電子類產品,一邊卻在場面上引誘孩子和她親密。這時候能怎麼辦呢?孩子小,唯一的辦法就是轉移注意力,比如說“爸爸媽媽帶你出去看小狗狗小貓貓啦“”之類的,用一些平時寶寶喜歡的事物逃離這種場面。

    更有些時候,是公婆喜歡看手機,會給孩子看他們手機裡的東西,比如照片、視訊等。即使說過他們,這種方式還是改變不了。

    所以,當我們使用言語無法讓父母輩改變的時候,那麼就只能改變我們自己了。

    我不知道具體情況是平時一直父母帶,還是雙休你們自己帶?

    如果我們參與度不高,平時都依賴父母,那麼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除此之外,給孩子在平日裡安排一些任務或者活動,讓孩子有事情可做。比如幾點到幾點玩什麼玩具,比如幾點到幾點可以看一集巧虎或者適合寶寶看的視訊,比如幾點到幾點讀繪本,比如幾點到幾點帶孩子去外面晒太陽、散步、活動等等。當我們給孩子做好切實的計劃時,孩子的生活有了規律,父母輩好帶,自然看手機的次數也會隨之減少。

    當手機對孩子產生吸引力的時候,那麼我們就需要為孩子選擇更為有益的玩具或者活動,引起孩子興趣,順利轉移注意力。然後自此機會,給孩子一個相對規律的、有益的生活日常,這樣父母輩也可以順便規劃好他們的生活。這是個雙贏的事情。

    這種方法,我個人把它稱之為“有跡可循”法。當我們一直沒有辦法改變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更細緻、更具有操作性的規劃讓沒有辦法變成有辦法。不得不說,很多時候父母輩的很多家長年齡越來越大,即使他們也知道這樣對孩子不太好,但是真的約束他們要如何如何,他們也真做不到。

    所以,當務之急,趕緊給孩子做個適合的日常規劃。當然,也是一個父母輩家長認可的日常規劃。這樣實行起來,更靠譜。

    當然,當我們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更有意識可以引導孩子多看繪本,多聽音樂,多參加一些有益他年齡段的活動,這也是我們需要努力的。

    退一萬步講,如果用遍所有方法都不行,那麼,我們只能接受父母輩的這個做法。因為我們不在孩子身邊,鞭長莫及。那麼,我們就應該多帶孩子戶外運動,注意孩子眼睛肌肉的鍛鍊,多接觸日光,保護好我們孩子的視力才是真的。

    有時候,更父母輩的溝通真的不會效果太好,我們從內心中不能對他們要求太高。我們需要做的是接納很感恩。如果沒有父母輩的幫忙,可能我們的生活還要手忙腳亂的多。人都會老的,多多少少會有些健忘和固執。當我們接納這個“常規”的時候,視野會更開闊,問題也不再是問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培訓課報哪種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