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呂布:有勇無謀陳宮:忠正高順:剛正張遼:?

回覆列表
  • 1 # 江東三郎

    這個問題三郎來和大夥兒說說。

    曹操在擊破徐州後,為什麼殺了三國武力第一的天下的呂布、早期跟隨過他的陳宮、三國勁旅“陷陣營”的主帥高順、卻獨獨招降了跟高順、陳宮一樣同為呂布部曲的的張遼呢?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來簡單的瞭解一下這幾位歷史人物的故事,再探究曹操這樣做的原因。

    曹操在刺殺董卓失敗後,連夜騎快馬出逃。不想逃至半路被捕,抓獲他的人就是陳宮。不過陳宮卻感於大義,欽佩曹操為國除害的舉動,決議要跟隨他一同謀事。

    然而半路上曹操錯殺好心招待兩人的呂伯奢一家,這讓陳宮十分內疚。而此時曹操的一番話:“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更是讓陳宮覺得兩人理念相差甚遠,於是兩人就此分道揚鑣。

    而正史中關於曹操殺陳宮有這樣一段記載:

    太祖笑曰:"今日之事當云何?"宮曰:"為臣不忠,為子不孝,死自分也。"太祖曰:"卿如是,奈卿老母何?"宮曰:"宮聞將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存否,在明公也。"太祖曰:"若卿妻子何?"宮曰:"宮聞將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也。"太祖未復言。宮曰:"請出就戮,以明軍法。"遂趨出,不可止。太祖泣而送之,宮不還顧。宮死後,太祖待其家皆厚於初。(《典略》)

    陳宮早期跟隨曹操,深知曹操自有一套判別的標準,所以並沒有屈膝討饒。在談道有關陳宮死後家人如何處置的時候,陳宮滿嘴“將以孝治天下”、“將施仁政於天下”、“明公”,也是吃準了曹操好名。陳宮死後,曹操果然厚待其家人。

    曹操之所以殺陳宮而不招降,原因有三點:1、陳宮作為謀士與曹操的理念並不相符,早期兩人分道揚鑣已經證明。2、陳宮已經明確表態不會歸降:“死自分也”。而放了他勢必會投靠其他勢力繼續對抗曹操。3、順而復叛,殺陳宮以儆效尤。曹操並不是一個念舊情而不追責的人。

    2、高順,高順的個人勇武、統兵能力都是非常強悍的,作為東漢有名的勁旅:陷陣營的主將。有過平定呂布手下大將郝萌叛亂、擊破劉備使其投靠曹操、擊破曹操賬下猛將夏侯淳等驕人戰績。但是高順這個人性格非常的耿直。呂布手下武將都是西涼大老粗,平時除了打仗沒有多餘的話,就高順一天到晚的跟呂布勸諫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呂布煩了他就逐漸的邊緣化了他,這就他也沒有怨言繼續對呂布忠心耿耿,這樣耿直而忠誠的性格,成為他後來主要的死因。

    其實此時,對於高順的能力,曹操非常清楚。所以對於如何處理的高順也拿不準,曹操曾私底下問過郭嘉。郭嘉說:

    “順,布之大將,軍治嚴謹,胸懷韜略,舉一世不可得,非等閒之職可封賜。公收此人,置諸將何地?不若全齊名義。”

    曹操覺得有道理,就殺了高順。

    3、呂布,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在三國中妥妥的第一猛將。但是這個人除了武力,幾乎全是缺點:剛愎自用不聽勸諫(冷落陳宮、高順)、貪財好色(搶貂蟬、佔據郿塢)、反覆無常(由於老是殺舊主,張飛給他個外號“三姓家奴”)。

    即使滿身缺點,但是由於武力一項加分太多,而呂布也表示願意為曹操效勞,曹操也是有過猶豫的。正在曹操為要不要殺猶豫的時候,當時被呂布擊破投靠曹操的劉備在一旁補了一刀:“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

    這下曹操立馬就覺得呂布這人不靠譜,以後十有八九要搞事情,就把他給殺了。

    1、張遼早年是邊塞雁門郡的一個郡吏,後來受幷州刺史丁原之命,作為從屬趕赴京師接受大將軍何進的領導。

    到了京城後,何進讓他去河北募兵。從河北帶兵回來後,發現大將軍何進被宦官給殺了!憤怒的何進手下將士們殺了大部分宦官,剩下的一部分把漢少帝給劫持了。

    這時候董卓入京,立下了救駕大功。張遼就跟其他何進舊部一塊兒歸順了董卓了。

    後來董卓身死,張遼統兵從屬於呂布,遷任騎都尉。 張遼雖然“以兵屬呂布”,但他以北地太守或魯相的名義,在呂布軍中仍保持相對的獨立地位。

    所以第一,張遼不像高順那樣死忠。也不像陳宮那樣跟曹操有什麼理念之爭,更不像呂布一樣有弒主的不良記錄。

    2、當時擒獲張遼的時候,當時隨劉備一塊投靠曹操的關羽跪下為其求情。原來在之前呂布進攻劉備的時候,二人就有過交集,屬於英雄相惜。

    既沒有歷史汙點,又有最受曹操喜愛的關羽為其求情。雖然多疑但是也十分愛才的曹操當然要招降張遼了。後來的張遼果然成為曹操手下一員能征善戰的猛將,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

    結語:曹操雖然愛才,但是作為三國時期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必然有自己的一套用人標準,如此才能元件後來爭霸三國的精銳文臣武將集團。呂布、高順、陳宮都有各自被殺的理由,而張遼,就是符合曹操用人標準的人才之一。

  • 2 # 蟬餘生多指教

    為什麼曹操招降了張遼,因為張遼“善變”。

    善變者,應當隨機應變,以變應變,深諳生存之道,隨大局形式變化而變化,此乃智者。 張遼就是一位善變者。

    再根據當時形式北方最大的勢力已經是曹操,而曹操在許都挾“天之令”號令群雄,已經形成虎狼不可阻擋之勢,張遼審時度勢,曹操將來可能是天下共主,只有綁上曹操這條大船才能有所作為。 只有善變”,自己才能借住曹操的勢,才能建功立業,在亂世中幹出一凡成就。他知曉有四個理由曹操就不會殺他反而會招降他。所以在呂布被俘之後,主動帶呂布殘兵投降曹操。

    1.曹操是個求賢若渴的奸雄。

    曹操非常愛惜人才,曾先後三次頒佈過《求賢令》。曹操選人才採取:唯才是舉,不重虛譽。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連敵人,只要是人才,也能挖過來自己所用。例如降張繡後,他得毒士賈詡;所以只要是人才,曹操來者不拒。

    年輕時跟隨呂布戰虎牢,滎陽破曹軍。在濮陽之戰中,大戰夏侯惇,不分勝負,與臧霸雙戰呂雯,曹洪,大勝曹軍。後又跟呂布軍佔領徐州,擊敗過袁術二十萬大軍,也打敗過劉備大軍,自己在戰場也闖出些名聲。而曹操最喜歡有真才實學的人,自己得才能一定能被曹操賞識。

    3.曹操要建立基業,需要很多人才輔佐。

    曹操曾經說過:天下大業,首在英才。要在亂世中稱霸必須要很多人才。就比如要成就一番大事業,必須要組建一個團隊,而一個團隊就需要種各樣的人才,人才越多,你的團隊實力越強,越容易在競爭中獲勝。例如漢武帝劉邦團隊就因人才多最後才奪得了天下。

    4.自己主動來降。

    張遼因為“善變”,他不是個莽夫,他也會自己的前途精打細算。與其被人俘虜做階下囚,還不如自己主動來降表明誠意,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曹操最喜歡主動投效他的人才。因為曹操一心想做: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而呂布、陳宮、高順都有必死之因,曹操想不殺都難。

    呂布雖然勇冠三軍,但是有勇無謀,忘恩負義,跟過丁原,董卓,並且習慣手刃自己上司,跟過劉備,最後反叛劉備,佔據徐州、自領徐州牧。呂布徹頭徹腦是個忘恩負義的小人,反覆無常,雖然有才能,但是留在身邊,就猶如放一條毒蛇,隨時可能會反咬自己一口。曹操雖然開始有意招降呂布,但經過劉備提醒,所以果斷殺掉呂布。

    陳宮在曹操刺殺董卓未遂時,幫助其逃跑,被曹操的一心想匡扶漢室之心感動,不惜丟官和曹操一起逃跑,但是逃跑路上,在呂伯奢家借住,因害怕呂家洩密,殺呂伯奢全家。曹操更是放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陳宮認為曹操這個人恩將仇報,將來恐怕也是狼子野心之人。誓不與曹操為伍。陳宮在下邳被曹操俘虜後,曹操也勸降過陳宮,但陳宮以死明志,寧願死也不屈服曹操,並求曹操賜其一死。所以曹操也只有隨他心願。

    高順是呂布手下的一位智勇雙全的猛將,但呂布對他不信任,而他對呂布一直忠心耿耿,即使被剝了兵權,還是對呂布一如既往忠心。直到下邳和呂布,陳宮一起被俘時,曹操知曉高順對呂布死忠不可輕易招降。此人又沉默寡言,看不出心裡所想,不易掌控,殺了呂布,他必將記仇,留下又會為呂布報仇,放了又會放虎歸山,所以不得不殺。

  • 3 # 修車的劉海柱

    這四個人的命運截然不同,對曹操來說呂布和高順是死敵必須殺死;陳宮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不合,沒辦法忍痛割愛;張遼則是自己心儀的大將,天生的軍人,能歸順自然是驚喜萬分,欣然接受。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幾個人:

    呂布

    呂布是何人無需多言,三國第一猛將,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天下皆知。呂布的失敗是在建安三年(198年),呂布在徐州先後擊敗劉備與夏侯惇後,曹操親自出馬征討,呂布退守下邳城,曹操用計水淹下邳,下邳被圍困水淹後,城中無以為繼,呂布部下叛變,十二月開城投降,並俘虜呂布,最後被曹操處死。那麼曹操素來愛將才,為何要殺了天下無雙的呂奉先呢?我覺得這是呂布的秉性導致的,呂布此人武力極高,但情商太低了,做事情只憑自己的心性和看重眼前利益,嗜殺成性,心狠手辣,用呂布如養猛虎,隨時可能反口傷人。驗證他秉性的主要有三件事,然曹操及劉備徹底看清了他。

    因為錢財和良馬殺了舊主丁原。丁原為幷州刺史,呂布效命在其賬下,丁原對他十分信任,厚待優厚。河東太守董卓垂涎幷州及呂布的武藝,許以呂布高官厚祿,並贈送良馬赤兔讓其弒主投誠,呂布見利忘義,竟然直接殺了自己的老大兼義父丁原投降董卓了。因為美色和官位殺了舊主董卓。呂布這樣輕易的叛變,董卓也為多想直接將呂布奉為寶貝並也認他為義子,以為得此猛將天下可定。可惜萬萬沒想到啊,王司徒和貂蟬簡單的使了個美人離間計,就讓呂布瞬間投誠了,又殺了他自己現在的衣服董卓,打算自己攜美人立山頭。因為賄賂和城池攻殺隊友劉備。董卓被害後,呂布受到了董卓戰將李傕、郭汜等人的報復,兵敗長安最後只能來徐州投奔劉備,但是和劉備相處期間呢,與劉備時而和好,時而相互攻伐,往往因為曹操或者袁術許點錢糧啥的就和劉備大動干戈,劉備認為他是個極其不可靠的盟友,眼中只有利益好無信義可言。

    最後呂布被俘後還想投降曹操,曹操豈是容易忽悠之人,劉備也不是,最後兩人一商量,趕緊殺了這廝,免得日後再行反叛受其所害。所以呂布之死完全是自己作下的孽,覺得天下人情商都很低,有錢有兵就能解決一切,豈知情商低的僅自己而已。

    高順

    高順,呂布帳下中郎將。此人絕對是呂布的死忠粉,所統率的部隊也是呂布的西涼精銳,在呂布軍中威望甚高,為呂布陣營的二號人物。高順隨形式分析要比呂布透徹的多,情商比呂布高一些,屢次進諫忠言於呂布,告訴他要走正路,別整那些沒用的,眼前幾個錢能花多久。可惜呂布不聽高順所言,所以最終落得如此下場。呂布戰敗後,高順和呂布一統被曹操所俘,曹操殺呂布後,直接殺了高順。為何殺他?主要因為兩點:

    愚忠者無法收服。高順是呂布的死忠粉,屬於愚忠型將領,必然日夜想著給呂布復仇,此人無法收服,及時收服也不敢大膽使用。影響力大不敢用。高順在呂布軍中威望太高,曹操收了呂布舊部,如留的此人在的話,呂布舊部無法約束,很有可能自成一派,大亂曹操內部整體架構,增加內耗,不利於日後發展。

    最後曹操決定直接幹掉高順,這樣免除後患,可以放心收服呂布的西涼舊部,增加自身實力,利大於弊。高順之死絕對是被呂布連累了,所以跟對老大很重要,老大的人品一定得看清啊。

    陳宮

    陳宮,字公臺,呂布帳下首席謀士。陳宮性情剛直,足智多謀,年少時即與結交多位當代名士,人脈很廣。曹操在討伐青州黃巾軍勝利後,陳宮組織人脈說服朝廷讓曹操接任了兗州牧,使得曹操有了自己的第一塊根據地,因而被曹操視為心腹。但此因與曹操價值觀不合,陳宮是典型的漢室忠臣,而曹操則是自身發展優先,所以在曹操殺害邊讓等漢末名士後,陳宮覺得和他不是一路人,最後與曹操反目離開了曹操投奔了呂布。

    為啥投奔呂布呢?我覺得還是因為自己的一腔抱負想要施展,當時天下諸侯勢力大者如袁紹、劉表等手下人才較多,自己過去了極有可能被埋沒。所以他選擇了剛開始發展事業的呂布輔佐,正好呂布與曹操為敵,也能報復之前曹操濫殺的所作所為。

    陳宮被俘後,曹操十分念及舊情,反覆的勸陳宮投降,大家一起幹一番事業,但陳宮一直不為所動,堅持赴死。陳宮之死應該是自己一心赴死,感覺自己的價值觀念沒人認同,天下已無漢室忠臣,大家只想發展自己的勢力,自己想創業又失敗了,最後萬念俱灰。曹操無奈只好答應陳宮赴死及贍養家人的要求,送陳宮赴死並一直供養著陳宮的母親及孩子。

    所以陳宮之死和前兩位有很大不同,是自己萬念俱灰毅然赴死,而不是曹操想主動殺他。

    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先在呂布賬下,後歸順曹操,為三國名將。張遼是天生的軍人,沒有任何政治傾向,一心只想戰場殺敵建功立業。起初只是雁門郡吏,在丁原手下任職,丁原死了,董卓控制西涼,他就跟著董卓征戰;董卓死了,他就按照所部原有歸屬跟呂布作戰;呂布死了,他就隨著大家一起投降曹操,跟曹操作戰。

    無論主公是誰張遼都恪盡職守,奮勇殺敵,張遼戰爭天賦極高,又不愛拉幫結派,只問對手,不問政治。這必然是理想的武將人選,誰得到都可以令其發揮作用,而戰場殺敵也實現了張遼自己的理想,所以曹操收張良是雙邊收益,一拍而合。

    這就是張良和高順結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可見生死有命,但命運卻和自己的認識行為關聯極大。

    總結

    呂布、高順、陳宮、張遼都是三國名人,呂布集團的核心成員,而且命運都和曹操有關,被曹操改變,四個人的面對曹操的結局是三死一生,原因各不相同,最終忠於自己,心無雜念者方得大成。

    呂布,自己玩死自己,情商急需充值。

    高順,愚忠呂布被連累死,情商也需要充值。

    陳宮,心灰意冷自願赴死,一生報復施展不開、萬念俱灰。

    張遼,天生的武將,為戰場而生,只想在疆場快意恩仇,無問西東。

    最後必須說一句——遼神威武。

  • 4 # 公子皇鋣

    殺呂布是因為怕收下呂布會被反噬,殺陳宮和高順是因為這兩位拒不投降。

    呂布

    呂布英勇蓋世無雙,曹操是非常眼熱的,雖然說曹操很是欣賞呂布的武力,但是曹操的性格也決定了他很害怕被呂布反噬,畢竟呂布有著令人不可忽視的前科。

    所以說雖然呂布也有投降的意願,但是曹操還是怕自己走丁原和董卓的老路,因此打心底是不願意接納呂布的,所以呂布可以說是必死。

    陳宮

    陳宮在一開始是很支援曹操的,但是在曹操殺死兗州名士邊讓之時,二人就產生分歧,在目睹曹操為報父仇殘忍屠戮百姓之後,陳宮知道曹操並不是自己心目中的“明公”,最終陳宮棄曹操而去,投靠了呂布(曹操殺呂伯奢是小說杜撰)。

    對陳宮這種有理想的讀書人來說,他內心的堅持會大於對生命的渴望,因此他不向曹操求饒,一心求死,他知道曹操要麼殺死他,要麼招降他,不可能有第三條路供他選擇媽。

    因此,陳宮選擇慨然赴死。

    高順

    高順和陳宮雖然都是因為不投降而被曹操殺死,但是不投降的原因不盡一樣,陳宮是因為自己的選擇和曹操給他的選擇有衝突,因此選擇了拒降赴死。高順則是忠於呂布,忠臣不事二主。

    高順從開始出場到被殺之前,一直是跟隨呂布,沒有其他的想法,也沒有想過背棄呂布,我猜想如果曹操收下呂布,高順肯定會跟著呂布繼續在呂布手下效力,但是曹操沒有留下呂布,那麼他也勸降不了高順。

    所以說,高順和陳宮雖然都是拒降而被處死,但是卻又有區別。

    而張遼也是有理想報負的人,他在呂布死後願意投降,曹操作為一方勢力之主,自然會欣然同意收下張遼。

  • 5 # 白貓視天下

    呂布的野心比較大,先後投靠丁原、董卓、劉備,而且全部被呂布出賣除劉備善終,丁原、董卓全部被殺害。呂布被曹仁擒獲後,交給曹操處置,但他反覆無常的性格引起曹操質疑,準備詢問郭嘉,郭嘉一言不發用眼神暗示劉備!

    呂布的為人也只有劉備相當瞭解,曹操便詢問他,他是這樣答道:“曹公,難道您忘記了呂布當年是如何侍奉丁建陽、董太師的嗎?……我將徐州讓給他,他卻忘恩負義,若不是曹公出手相救,我劉備恐怕要葬身火海,不能與家人團聚了……!”

    做人要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他人幫助過你,要知恩圖報。然而,呂布在做人方面出爾反爾、唯利是圖,根本上是看中對方的利益,等自己做大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剷除幫助過他的人,所以曹操不得已將呂布殺掉,吸取前車之鑑的教訓才是硬道理!

    陳宮本身出身名望世族,由於曹操殺害了以邊讓為主的世族子弟,引起陳宮不滿。最後與曹操反目,為了實現自己政治慾望,假意投靠呂布,實際上是利用呂布之手除掉曹操。

    曹操被剷除後,最後再將呂布殺掉,成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實際上陳宮是非常有野心的人物,並非是《三國演義》裡的完美的仁義之士。

    曹操為了自己面子,畢竟陳宮曾經是自己的好朋友,於是特意招降他!陳宮知道自己與曹操水火不容,即便是現在不殺,以後沒準還是會被曹操殺害,所以還不如死得其所,於是慷慨就義。

    臨行前曹操詢問陳宮:“公臺,那你死了後你的母親又怎麼辦呢?”陳宮答:“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會殺別人的母親的。”曹操又問:“公臺,你死了你的兒子怎麼辦啊?”陳宮又答:“我聽說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會殺別人的兒子的。”曹操只好殺了陳宮並答應,他的母親和孩子都視為曹操自己的一樣,所以陳宮的家人一直由曹操供養。

    陳宮很清楚曹操的為人,為了家人的安危,所以必須犧牲自己,那麼曹操才可安心。自己保住了名節,曹操會善待他的家人!

    高順是三國裡最忠厚的人物,呂布雖然從未重用他,對他非常信任,軍中沒有誰比高順信得過!他剛正不阿為人世事光明磊落,就連曹操相當佩服。多次教誨部將,行為舉止必須向高順學習!

    後來,曹操攻破下邳城高順被擒拿。曹操見他是一位品學兼優的猛將,多次勸降,遭到拒絕。當其他部將過去詢問時,發覺高順是知恩圖報的人。呂布從未虐待他,而且還是以禮相待把他當成親兄弟看待。

    在外帶兵打仗,凡事參加戰役只要取得勝利,呂布都會犒勞高順,而且還是價值不菲。他對呂布忠貞不二,堪稱忠烈!曹操拿高順沒有辦法,只能讓他慷慨赴義,隨後將他厚葬!

    張遼是關羽好朋友,雖然是呂布帳下的猛將!但很多次關羽要求張遼離開呂布,因為呂布野心很大而且反覆無常,是個恩將仇報的傢伙,他甚至連身邊的部將猜忌。

    如果他一旦做大,肯定會過河拆橋!所以很多次,關羽都在提醒張遼,但張遼覺得在其位謀其職,無論是在誰手底下做事,都要盡職盡責 ,這樣才會偶遇明主!

    呂布連身邊的武將都猜忌,而且還殺了不少將領,郝萌就是典型的例子!張遼覺得言之有理,覺得呂布不是一代明主,與那雄才大略的曹操相差甚遠,還不如投奔曹操。於是,張遼歸降曹操,成為一代名將!

    曹操之所以能招降張遼,覺得他懂得棄暗投明,是一位有抱負的人,做事盡職盡責是位難得人才,能力比較出眾要勝過呂布、陳宮、高順三人,這樣的人才肯定為己所用!

  • 6 # 世界全史羅銳

    話說呂布的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在一起商議要捉拿陳宮和高順獻給曹操投降,這時房門突然被推開,門外站定一人,三人定睛觀看,來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遼!

    原來張遼和諸將從侯成府中離開的時候,留意到宋憲和魏續留了下來,自己在回去的路上邊走邊覺得呂布實在是太不近人情了,跟著這樣的主公苦日子真是沒頭兒了,想想自己也應該回去寬慰一下侯成,便又轉回頭來回到了侯成的住所。

    到了府邸門口,門口的守衛一看張遼又回來了,剛要進去通報,張遼擺了擺手,意思是不用通報了,守衛一想張遼這是剛走又回來,也許是落下了什麼東西,也就沒再堅持。張遼徑直走進府內,剛要敲門進屋,偏偏在門外聽到了幾個人正在說話。俗話說的好:“要聽心腹話,單聽背後言。”於是張遼沒有冒然進去,而是留在了門口。

    當張遼聽到了幾個人要綁縛了陳宮和高順前去投降曹操的時候,心中不由得暗喜,感到脫離呂布投靠曹操的機會終於來了。然而正在此時又聽到幾個人由於不知道自己的立場,擔心自己阻撓,而猶豫不決,不敢行事。聽到這裡,張遼下定決心,板起臉來,雙手用力一推,將門推開,這才出現在了三人面前。

    三人猛然間見到張遼突然出現在了自己面前,是大吃一驚,看張遼的臉色陰沉,顯然是聽到了剛才的談話,於是三個人不由自主的將手伸到了自己的腰間,握住了佩劍的劍柄,場面立刻僵持起來,充滿了火藥味。

    張遼則冷冷的環視了三個人一眼,然後緩緩地邁步走到侯成剛剛倒掉酒的酒罈旁邊,找出一罈沒有倒乾淨的酒罈,將裡面殘餘的剩酒倒進了一隻碗裡,然後仰頭喝下。隨後重重地將酒碗放下,用手背掩了掩嘴角,又看了看在坐的三人,然後大踏步的走出了房門。

    三人先是面面相覷,轉而領會了張遼的意思,一絲笑意緩緩地爬上了三個人的臉上。於是在當天夜裡,呂布的部下侯成、宋憲、魏續率領著各自的幾名親信將高順、陳宮捆縛捉拿了起來,然後開啟城門,將此二人獻給曹操投降。張遼見侯成等人順利得手,也就順勢率領呂布軍剩下的一眾人馬投降了曹操。曹軍從而順勢進入了下邳城。

    呂布得到訊息,大吃一驚,連忙帶領著自己的親信邊戰邊退,躲上了白門樓。

    到了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呂布見大勢已去,讓左右的人捆縛了自己,下城投降。雖然呂布表示自己願意投降報效曹操,曹操也有些心動,但是劉備在旁邊提醒曹操說:“你想想他是怎麼效忠丁原和董卓的?”曹操幡然醒悟。

    同時,對於被縛陳宮和高順兩個人,曹操都是很想招降的人才,但是陳宮態度很明確,就是我是當初和張邈一起迎接呂布進兗州端你曹操老窩的主要核心成員之一,如今跟隨呂布兵敗,唯有以死明志,你也不用再勸我了。我是堅決拒絕投降,慷慨赴死;真心認可我,就成全我。曹操不甘心,繼續勸陳宮說:“你不為自己著想,也應該替你的家人考慮考慮,你死了他們怎麼辦?”陳宮聞聽此問,竟然回答說:“那我就把我的家人都託付給你,但求你好好對待我的家小,其他別無所求。”曹操聽陳宮這麼說,也再無其他話可說了。而且日後真的就將陳宮的家人當作自己的家人來看待。

    曹操是親自勸降陳宮的,同時也派其他人勸降高順,而高順性格本身就是沉默寡言,曹操勸降的說客好話說盡,面對勸降,高順的態度則是沉默不語,一言不發,不說投降,也不說拒絕。

    說到這裡,我順帶在高順身上再多花些筆墨。高順這個人是有著大將之才的,他統領的陷陣營雖然只有七百多人,但可以說是:平時軍紀嚴明,戰時作戰勇猛,極具戰鬥力。史料上沒有查到他在跟隨呂布之前是何經歷,但是在呂布麾下,其品行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就是:忠心,正直。

    而且史料上記載,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不言而喻,這種性格的人是潔身自好、自律正直的。

    而對於呂布的忠心則主要表現在兩件事上:一個是斬將平叛。

    那是建安元年(196年)六月的一個午夜,呂布的部將、河內人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率屬下部隊攻打呂布的治所下邳,但是由於城池防守堅固無法攻入。由於呂布不知道是誰造反了,心中害怕,便帶領家眷慌忙間從茅廁逃出,逃到高順的營寨,高順問道:“將軍有什麼線索嗎?”呂布回答說:“聽聲音應該是河內人的聲音。”高順便猜到造反的是郝萌,於是率部到下邳平叛,弓弩齊發射殺郝萌的部曲。

    而郝萌的陣營中,並不是都贊同攻打呂布的,郝萌的部下曹性就在戰場上反正,與郝萌對戰,結果被郝萌刺傷,而郝萌也被曹性斬斷一條胳膊。正在這時,高順趕到,順勢斬下了郝萌的首級,平定了叛亂。

    另一件就是時常以忠言勸諫呂布。高順常常規勸呂布說:“凡破家亡國的人,不是因為沒有忠臣和明智的部下,而是這樣的人不能被重用。將軍做事情,不肯慎重考慮,時常出現失誤,說話做事總是有差錯。失誤的事情怎麼可以一再發生呢?”

    雖然呂布知道高順對自己忠心,但是如此耿直的忠言,讓呂布聽了很不爽,使得呂布對高順不愛親近。因此,呂布非但沒有重用高順,隨著郝萌的謀反,使呂布對於屬下部將的忠心產生了動搖和懷疑,雖然平定郝萌叛亂的是高順,但是呂布對高順也變得更加疏遠。由於呂布和魏續有外內之親的姻親關係,因此呂布奪取了高順所統帥的陷陣營士兵交給魏續,每到要戰爭的時候,才讓魏續將統領的陷陣營和兵符還給高順。而高順對此從來沒有恨意。

    足見,高順對於呂布的忠心那真是無怨無悔。對於高順的這種忠心,在我理解,唯一能夠解釋的就只能是:愚忠。

    如今陳宮、高順雖然都被俘,但是兩個人的態度一個是明確拒絕投降,一個是面對勸降沉默不語、一言不發。

    因此,曹操將這三人一併處死,並將三人的首級送往許縣的中央朝廷,以彰顯自己的武功。

    由於張遼是率軍主動投降,而曹操也早已經關注到張遼是呂布陣營中難得的人才,因此對於能招降張遼,曹操很是欣喜,當即就將張遼升任為僅次於將軍的中郎將,並且賜爵為關內侯!

    至於侯成、宋憲和魏續三人雖然綁縛了陳宮和高順,並且開城門獻城有功,曹操也因此接納了他們的投降,然而並沒有把這幾人放在眼裡。因此,這三人從此以後,在史料中再無記載了。

    自此,張遼終於如願投身於曹操陣營,開啟了為曹操一心一意盡忠效力的人生歷程。

  • 7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呂布

    獻帝春秋曰:布問太祖:"明公何瘦?"太祖曰:"君何以識孤?"布曰:"昔在洛,會溫氏園。"太祖曰:"然。孤忘之矣。所以瘦,恨不早相得故也。"布曰:"齊桓舍射鉤,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為公前驅,可乎?"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主簿王必趨進曰:"布,勍虜也。其眾近在外,不可寬也。"太祖曰:"本欲相緩,主簿復不聽,如之何?"

    在《三國志》引用獻帝春秋一個故事,呂布被擒後,為了保命,與曹操套舊情,表決心,拉援助,想要抓住臨死前最後一根稻草,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曹操心思活動了“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但是,曹操的主簿王必不答應,提醒曹操,呂布還有很多手下在外面,只有殺死呂布,才能斷絕他們的反叛之心。因此,呂布被殺。由此可見,呂布被殺應該既有自己的不良前科,還有形勢使然,曹操必須殺死呂布,斷了呂布舊部的念想。

    高順

    對於高順大致也是如此,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而且對呂布忠心耿耿,又統帥精銳的陷陣營,在呂布陣營中有很高的威信,為了防止呂布舊部死灰復燃,必須殺死。

    陳宮

    陳宮由於與曹操有舊,曹操對待陳宮“如赤子”,但因為曹操殺死名士邊讓等人,讓陳宮背叛曹操。陳宮聯合張邈,引呂布佔領兗州,幾乎讓曹操死無葬身之地。這次被擒,雖然曹操意欲用父母妻兒勸陳宮歸降,但陳宮不為所動,毅然赴死。而曹操也奉養陳宮老母終身,為送其女兒出嫁。

  • 8 # 當代曹植

    呂布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三姓家奴,丁原與董卓,皆被呂布所殺,曹操不敢留呂布。

    張遼,文武雙全,忠義之名遠播,又識時務,曹操愛惜人才,因此收留張遼。

    高順,真漢子,視死如歸,對呂布忠心耿耿,曹操愛才!但是,不殺高順,難以收編陷陣營。

    陳宮,早年做陳留縣令時,私放曹操,並與之一起逃亡,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陳宮不認可曹操的作法,因而分道揚鑣。後來投降呂布,又被曹操俘虜,仍然不投降,只好殺之。

  • 9 # 歷史吃瓜客

    首先,歷史上的陳宮並不是小說裡介紹的那樣——因為“呂伯奢事件”離開了曹操,而是名副其實的背叛。至於背叛原因《三國志》沒有寫,裴松之引用的《典略》也僅僅是寫陳宮“自疑。”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吧,終究是背叛,陳宮於義有愧。再者,陳宮追隨呂布、張邈明顯屬於“不識人”,這對於一個知識分子來說,應該是一種恥辱。更何況,現在又被老東家抓住,如果再求饒,那是一辱再辱。所以,陳宮最後選擇寧死不降,保住最後的尊嚴。

    其次,關於呂布只要看看他的簡歷就知道曹操殺他沒啥毛病,不殺倒是莫名其妙了。高順是個烈士,他壓根沒有投降的意思,曹操只能成全他。

  • 10 # 一顆樹27

    呂布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三姓家奴,張遼,高順,真漢子,視死如規,對主子忠心耿耿,曹操愛才!就喜歡忠誠的人!關羽為給張遼求情,給曹操一跪,也有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聽過什麼讓人心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