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海鉤沉者小王

    佔領城市後,安撫百姓、歸入版圖,或者驅趕百姓離開,招募組織本國百姓填充。

    古代打仗的目的

    打仗的目的就是為了兼併土地、掠奪人口。

    在春秋戰國期間,基本是沒有屠城的記載,僅《史記》中的“屠大梁”一事,僅在《魏公子列傳》中,與《始皇本紀》《魏世家》不一致,所以存疑。

    所以攻佔城池之後,基本都是安撫百姓,派兵固守,佔領城池擴大國家版圖。因為需要百姓來提高生產力,增強自身國力。

    只要城池,驅趕百姓離開

    如果認為城中百姓不好管理,會採取驅趕走的策略,招募國內的農民和罪犯來充實。比如:

    《史記·樗裡子甘茂列傳》中記載,秦惠王八年時,曾派遣將領攻伐“使將而伐曲沃,盡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這裡就是把城中百姓驅趕走,只要城池,版圖歸入秦國。

    《史記·秦本紀》中記載,“魏君為王,韓亦為王。使張儀伐取陝,出其人與魏。”,這裡是秦國派張儀攻取陝縣,把那裡的居民趕出去交給了魏國。

    “二十一年,錯攻魏河內。魏獻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東賜爵,赦罪人遷之。”同在秦本紀,這裡可見魏把安邑一城給秦國後,秦國把人趕走,招募賜爵、赦免罪犯的方式遷徙人口填充。

    遷徙百姓成本

    春秋戰國沒有戰勝後,組織遷徙人口回自己國內的,猜想原因是成本太高。

    這和驅趕百姓回原先的國家不同,財物劫掠之後,百姓驅趕走,生死由天,也不耗費自身財力。

    但是如果組織百姓遷徙內地,首先這個城池沒人組織生產,就荒廢了,版圖沒有擴張,組織遷徙又不好劫掠,相反還要提高口糧保障,免得半路餓死。加上水土不服原因,可能遷徙之後,會產生疾病導致減員。

    如此一看得不償失,不如就地安撫或者驅趕走。

  • 2 # 市井九公子

    自古“一將功成萬骨枯”,更何況是戰亂紛爭的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逐鹿中原,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或許有的人會說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們文化歷史中相對繁華的一個時期,百家爭鳴,不同流派的湧現及各家族之間爭奇鬥豔的局面,文化思想相當開放,譬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等。

    春秋戰國的歷史分割時期長達549年,幾十個諸侯國彼此征戰,相互吞併,幾乎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戰爭,每時每刻都有人在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但是對於老百姓而言,面臨的只是戰亂,饑荒,痛失親人的事情,甚至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抓去戰場,成為戰爭的犧牲品。

    其實每一場戰爭的背後,最遭殃的還是無辜的百姓,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宋朝重文輕武,不興戰亂的原因,沒有什麼比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來的重要!可惜時期不同,在戰亂紛爭的春秋戰國時期,你要麼懦弱到自己的領地越來越小,偏安一隅!要麼去強大自己的實力,去佔領別人的地盤一步步的擴大自己。

    就這樣攻佔城池成為當時必不可少的一件事,那當時的勝者在佔領城池後,城中的百姓又會做何“處理”

    如果是掠奪性質的攻城,那麼就燒殺搶掠。也有的會把城中的居民當做自己手下的奴隸!在戰亂的年代,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發生……

    春秋戰國的戰爭破壞生產力,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

    以上就是小九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錯誤之處,還望指教

  • 3 # 愛妮品歷史

    很多人都說,春秋時期的人餓都要餓死了怎麼還會有家國觀念。其實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姓還是有家國觀念的,不過這個家國觀念還是和咱們現在思維裡對祖國的熱愛有一些區別的。原因有二:

    一、戰國時期的百姓或許幸福指數不高,或許不知道今朝的王是誰;不知道王換了幾任了;也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吃飽。但他肯定知道是自己是哪個國家的人,是鄭人還是齊人;知道自己世代所生活的地方是隸屬哪個國家。

    其實無論什麼時期的人,哪怕在冷血淡漠的人,總會有自己的家國觀念的。這個家國觀念可大可小,大到保家衛國,小到知道自己的歸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Beyond的《再見理想》被很多學校定為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