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閣水哥
-
2 # 履和齋史話
“黎民”與“百姓”,在上古時代不是一回事。
上古時代,奴隸來自於少數民族的戰俘。尤其是堯舜禹時代,九黎和三苗是被正統政權征伐的物件。因此,被抓來的奴隸,統稱為“黎苗”。久而久之,演變為黎民。所謂黎民,即原來的黎人、苗人。所以,黎民是社會最底層的人。
“百姓”一詞,最早出現於《尚書·堯典》。首先說,上古時代,很多人沒名沒姓。只有貴族才有姓氏。百姓的近義詞是百官。
《白虎通》講:“為何百姓呢?聖人吹律定姓,以記其族。人含五常而生,聲有五音,宮商角微雨,轉而相雜,五五二十五,轉生四時異氣,殊音悉備,故姓有百也。”
通過《白虎通》的解釋,我們可以瞭解到,古代姓氏的產生是有嚴格程式和規矩的。姓氏與五常、五音以及四時有關。所以稱為百姓。
周朝姓氏漸漸增多。進入春秋戰國,禮崩樂壞,姓氏的規矩也被打破,變得平民化。從此“百姓”走下神壇。
今天所有的人都有名有姓。我們通常說平民百姓、老百姓、黎民百姓,泛指天下蒼生。這是秦漢之後的事情。
履和齋的觀點:“黎民”和“百姓”,上古不是一回事,當下黎民百姓可以混為一談。上古的“百姓”是貴族,今天的百姓是平民。
-
3 # 月淡風青
黎民的來源。
黎民的本意就是老百姓。黎民的“黎”本身是個通假字,本字是“黧”,黑色。巧得很,“黔”字也是黑色的意思。所以,黎民還有一個名字,叫“黔首”。據說,在堯帝的時候,老百姓叫黎民;秦始皇當了皇帝,就給老百姓換了一個名字,叫“黔首”。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黔首為什麼是指老百姓?孔穎達在《禮記正義》中的解釋是:
黔,謂黑也。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凡人,是平常人,一般人,平民。和一般人不同,還有一種人叫奴僕,又叫蒼頭。李賢在給《後漢書》作注時說:
彭寵為其蒼頭所殺,漁陽平。秦呼人為黔首。謂奴為蒼頭者,以別於良人也。蒼頭是奴隸,黔首是百姓。黔首就是黎民。所以,黎民從來就是老百姓。
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尚書·堯典》帝堯的教化是分三個層次的。九族第一,“百姓”第二,黎民第三。具體步驟就是天子(堯)先教育自己的親戚,要和睦相處;然後由天子的親戚再教育大臣;最後才是大臣教育老百姓。
很顯然,這裡的百姓指的是百官。百官有封地,他們以封地為姓,所以稱百姓。
也就是說,在堯的時候,百姓還是百官。可是,時代總是不斷變化的。
在周武王的時候,百官就已經有老百姓的意思了。
武王伐紂,在朝歌城外牧野和殷商的軍隊對峙,武王來了一篇演講。其中說到:
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今朕必往。……百姓懍懍,若崩厥角。《尚書·泰誓》孔穎達在註釋中說:
言此者,以上雲民之所惡,天必誅之,己今有善,不為民之所惡,天必佑我。令教化百姓,若不教百姓,使有罪過,實在我一人之身。此“百姓”與下“百姓懍懍”,皆謂天下眾民也。《尚書正義》也就是說,從周武王的時候,“百姓”就有了老百姓的意思。後來,“百姓”就和黎民走得越來越近,最後就變成了一家人,更決絕的是,它竟然和孃家斷了往來。“百官”的意思徹底消失了。
-
4 # 向陽願景
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人們常常將“黎民”“百姓”放在一起說。所謂“黎民百姓”也就是咱們老百姓的意思。而在現代漢語詞彙中,“黎民”也被延伸解釋為“百姓”的意思。可是在古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卻很不相同。
“黎民”在最早時是黎族俘虜和奴隸的意思。根據《山海經》中的記載,距今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流域,黃帝和炎帝部落結成聯盟,打敗了從南方進犯的蚩尤所率領的九黎族,並俘虜了九黎族的人做奴隸,由於他們都來自九黎族,黃、炎部落的人就稱他們為“黎民”。後來,“黎民”一詞就專指受過黥刑的犯人。
隨後,住在東方的太嗥帶領著夷族部落也歸順了炎黃部落,三個大族開始合為一體。合併後的炎黃部落有很多氏族,每個氏族又各有自己的姓氏,古人以百為多所以就稱這些氏族為百姓。因而炎黃部落內的氏族也被稱作“百姓”。此時,“百姓”指的是主人,是有地位的人,“黎民”指的是奴隸,開始是指的是做了奴隸的九黎人,後來一些因為犯罪等被貶低地位的人也被稱為黎民。所以這個時候的“黎民”和“百姓”是階級的代名詞,萬萬不可混為一談,作為階級的代名詞說出“黎民”“百姓”也就代表了當時社會裡的所有人的含義。
時間來到了西周時期,“百姓”漸漸的成為貴族的通稱。“黎民”(也稱庶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奴隸,與“百姓”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大階級。到了春秋末期,隨著宗族世襲制的破壞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把天下的百姓統一改稱“黔首”,“黔首”有繼承“黎民”的意思。
隨著時代的漸漸發展,朝代的不停更換,不同的姓氏地位也不停的變換。在魏晉時期,姓氏極為高貴的王、謝等姓,到了唐朝之初因為這些貴族的沒落地位也就慢慢的變低。有劉禹錫的《烏衣巷》中“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為證。東漢末年的劉備祖上更是漢朝的皇帝,可惜後面家道沒落,以至於販席織履為生。到了宋朝的趙家天下,編制百家姓的首位便是當時的皇家姓氏——趙。
現在“百姓”與“黎民”在詞意上沒有多大的區別。其實,二詞的變化也象徵著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發展歷程,在歷經滄桑變化後,消除了等級觀念。
-
5 # 齊天大猴
實際上在古代百姓與黎民不僅意思不同,而且顯然有貴賤之別。
有關黎民的說法,歷來比較複雜。
一種說法則認為,“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也就是說,黎民就是黑麵孔的人。郭沫若也曾認為黎民就是在日下勞動的面色被晒得像鍋底一樣黑的百姓。
另一種是歷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指出:“居住在南方的蠻族九黎族最早進入中部地區時,與炎帝部落發生戰爭。後來炎帝部落聯合黃帝部落在涿鹿與黎族決鬥,結果蚩尤失敗被殺,大量的黎族人在戰爭中被抓住成為奴隸,因此又稱作黎民。為了防止這些奴隸逃跑,給他們帶上枷鎖,或者用錐子剌瞎他們一隻眼睛,使其成為終生奴隸,這是“黎民”一詞的來歷
還有一種說法是岑仲勉在《西周社會制度問題》一書中認為,黎民在早期是生產的農奴。“黎”字來源於“鬲”字,“鬲”字與眾或庶人的意思相同。而“庶人”、“庶民”在周代就是農奴意思。所以“黎民”兩個字合到了一塊,到後來成為老百姓、人民群眾的泛稱。
從以上三種觀點基本上看出,黎民這個詞無論是來自奴隸,還是來自俘虜,其地位一直都是較低的。
而相比之下,百姓則是由血統高貴的貴族逐漸淪落為普通人。《尚書》中記載“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可以看出百姓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黎民是受法律治理的,那麼可以推知百姓是黎民的主人,而黎民只是百姓的奴隸。
其實“百姓”在戰國以前是指有“姓”的人。姓是母系社會的產物,當時孩子並不跟著父親的姓,而是和母親一個姓。有“姓”在當時地位尊貴,相當於顯赫的大家族。相傳黃帝的母親姓姬,所以黃帝就姓姬;舜的母親姓姚,所以舜也跟著姓姚。黃帝給他的後代分別賜了12個不同的姓,所以有姓的都是王公貴族。“百姓”其實是用來管理地方的“百官”。
直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盪,新得階層出現,宗族制度逐漸破壞,百姓逐漸失去貴族的意義,“百姓”中很多人淪為“黎民”,“黎民”中也有人立了戰功或是靠了別的機會躋身“百姓”,最後 “百姓”社會地位與和“黎民”或“庶民”就變成一回事了。
-
6 # 抽筋滴
“黎民”取自蚩尤九黎部落的成員,來自中原的炎黃部落聯盟於逐鹿之戰戰勝了九黎部落,戰敗的九黎部落成員臣服,處於下位。炎黃部落是來自中原的大部落聯盟,由多家氏族部落聯合組成,諸姓始祖聚合共居,互相扶助,是為百姓。後炎黃部落廣納四方弱小部落,同文同俗,始有華夏。
黃帝中華三始祖之一,發明了車、船、鍋、鏡子,製造了弩。帝命倉頡創造文字,伶倫製作樂律,大撓制定甲子,岐伯寫了醫書,杜康釀造酒。 黃帝本姓公孫,長於姬水而姓姬,國於有熊而姓熊,號軒轅氏。黃帝有25子,得姓者有14姓,即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另外,依據《世本》對黃帝后代的粗略統計,從黃帝時代到先秦時期,黃帝直系子族發展到101個屬地(方國、諸侯國),共分衍出510個氏。
炎帝中華三始祖之一,牛首人身,他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他發明刀耕火種創造了兩種翻土農具,教民墾荒種植糧食作物;他還領導部落人民製造出了飲食用的陶器和炊具,開展集市。炎帝后裔有烈山氏、縉雲氏、三烏氏、封父氏、共工氏及姜、唐、焦、周、管、蔡、晉、魯等108個姓氏。
蚩尤作為中華三始祖之一,重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在中華文明史上做出過巨大貢獻。被後世尊為“兵主”“戰神”。他是黎族、瑤族和苗族的始祖,也是黎、苗、勾、鄒、屠、吳、司馬、祝、彭、曹......等姓氏的遠祖。
黃帝族、炎帝族和九黎族三個部落,逐步以黃帝族為主,相互融合,黃帝就成了中國多民族國家的共同祖先。後來,各族都認為是黃帝的後代,稱為“炎黃子孫”。
所以,在坐的諸位皆可自言“吾乃炎黃二帝之苗裔,天潢貴胄。”
-
7 # 桃林寓公
上述各位關於黎民的說法,基本一樣,似乎黎民就是“黎族人民”的意思,這是不對的。“黎”指黎族這沒錯,但“黎民”的“民”,絕不是“人民”的“民”,而是指苗族。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中說,在上古時期,“民”與“苗”同意,就是苗族,但又有區別,苗指未被炎黃征服的苗人,民則指被炎黃族征服的苗民,就像明時的生女貞熟女貞一樣,像形字的民,表示一個奴隸的畫像,上面的口,是頭部,一豎溝和一捺溝分別為人的兩條腿和腳,那麼一短撇則是腳上的繩索或木枷,說明這是一個部落戰爭的俘虜,以前的戰俘都是和打來的獵物一樣處理,殺掉吃了。不要噴我胡說,別忘了那樣原始社會,野蠻社會。周口店山頂洞人的頭蓋骨,是用來做器皿用的,說根據挖出的骨化石判斷那時人的壽命很短,也是不對的,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未成年人在部落戰爭中更容易被打敗打死。《社會發展簡史》講原始社會有一句,以後在有了戰俘不再殺掉。但殺了咋處理書上沒說。把俘虜留下幹活,女的做妻子比養牛養豬更合算,怕跑,腿上戴繩索或木枷,臉上刺字“民”,表示是苗族俘虜,黎族俘虜就刺“黎”,以後多了,就逐漸發展成奴隸階級。所以說“黎民”一詞的最原始意義就是"黎苗"奴隸,以後逐漸演變成底層勞苦大眾的意思。
再說“百姓”原意指的貴族的姓氏,因當時的姓氏多達幾千個,這一百個(估計不是確數)姓氏是貴族,始於何時,說法不一,也有說是始於周朝,後來逐漸演變,與黎民結合在一起,變成"黎民百姓",演變成人民大眾的意思。
-
8 # 非雲非鶴801
黎民和百姓,在現代漢語中是同義詞,指沒什麼身份的普通人,或者叫大眾,兩個詞還常常被疊用,叫黎民百姓。但是在古代,不斷往上追溯,那可不一定相同了,甚至還正好相反,黎民是低等人下等人,百姓那可是上等人高貴人。
黎民,考證是指炎黃時代的一個族群,生活在比較滯後的地方,現在貴州還有帶黎字的地名,這個大家都知道。那麼這個黎的含義是什麼?黎的本義中有黑的意思,漢語詞彙中有個“黎黑”,就是臉或者說面板很黑的意思,還有一個詞叫黎明,一黎一明,就是黑夜要過去,天馬上亮了的意思,這都很明顯,黎就是黑。所以黎民一詞就又有個意義了,就是在風吹雨淋日晒的艱苦環境下,面板晒得黑黑的勞動者,比如農民。高高在上的富貴人,當然就是普遍都細肉白皮的了,所以黎民就是低等人。
百姓一詞很古的時候與現在的意思是正好相反的,認真讀一下《尚書》,就會知道,在堯舜時代所謂百姓,是指上層人物,相當於我們經常說的“朝廷命官”,因為在更早的古時候一般人是沒有姓的,打交道的人之間為區別就叫個名,甚至乾脆就叫個老大老二,這個現在也還能見到,比如有人就叫阿三阿四,我就認識一個叫李四的人,做批發生意的。據考證,後來做了皇帝的劉邦和他爹都沒有名字,劉老頭因為兒子當了皇帝,書上就稱他“劉太公”,而劉邦這個名字還是蕭何後來幫他取的,老蕭看劉邦都做皇帝的人了都還沒個正經名字,實在太尷尬,於是就從邦國二字中選了個“邦”字給他做名字,意思是天下都是他的,這名字也太霸道了,而在此前,這小劉沒有名字,後來書上為了表述方便,就勉強稱他為“沛公”,因為它是“沛(縣)”那個地方來的。《鴻門宴》中有一句:“沛公安在?”就是說“小劉兒在哪?”
人們的姓,是慢慢形成,最後才普及的,很早的時候,草民無須要個姓,叫個狗兒、牛娃就行了,但是當官了就不行啊!“常委”們或者說執行官員們要經常開會和指導工作啊,重名同名怎麼辦?而且就一個跟草民們同樣的名字也不莊重也少了身份啊!於是“姓”就隨之出現了,有了姓,就好區分了。於是管錢的官就加個錢姓,也就是幹什麼的就姓什麼吧,所以看一個人的姓,也可以推斷他家老祖宗的身份,比如姓陶,肯定是搞陶器的,姓司馬,一定是掌管官家馬匹的……所以說早先,重要官員才有姓,“百姓”,原來指的就是“朝廷”百官的意思。所以人們常說“五百年前是一家”,這是有道理的,不過不是五百年,應該叫“五百代”。一個祖宗繁衍出了許多子孫後代,後代們也就都隨了那個姓,畢竟那臉上有光哪!
姓的產生,給人們社交帶來了方便,所以後來姓就普及發展了,所有人都有個姓,於是姓就大眾化了,慢慢的,從姓上就已經看不出是否為當官的了,同一個姓裡,有大官,有窮苦人,也有囚犯。於是“百姓”二字就逐漸與“官”字分離了,“百姓”貶值成了“人民大眾”,百,這裡變成了單純的形容詞,是多,即眾多的意思,而實際的應用中,人們說“百姓”的時候,更喜歡再加一個老字,說“老百姓”三個字,大意就是老多老多的人,這當然就是極普通的“低等人”了。
黎民與百姓大約就是這樣統一起來的。
-
9 # 努力活著jiang
要了解兩詞的區別,我們首先從“民”字談起。甲骨文中還沒有民字,但《尚書·盤庚篇》有民字。金文民字是從最初民字沿襲下來的。並非周人所創。民字義訓為瞑、為盲、為冥都含有惡意。近讀左安民和王盡忠所著的《細說漢字部首》一書。書中對民字進行了考證。書中引用了《說文解字》對民字的解釋:“民,眾萌也。”還說金文(如圖1)“民”是一把錐子剌進了眼睛而失去了瞳子的形象,在中國奴隸制社會裡,奴隸主用殘酷的手段把奴隸的一隻眼剌瞎,強迫他們勞動,所以“民”的 本意是奴隸。但文字發展到小篆(圖2),已經看不到原來字意的形象了。後來從奴隸把“民”引申為被統治的人。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民在古代的地位是相當低下的。在春秋時代,“民”的地位仍然很低,這在《論語》中得到驗證。《論語·季氏》:“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意思是遇到困難不學習,這就是下等人。到了戰國時期,事情就悄悄發生了變化,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在他的《孟子·盡心下》裡有這樣的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直到漢代“民”才與“人”聯絡到一起。《漢書·酈食其傳》:“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瞭解了“民”的本意後,理解“黎民”就容易多了。中中國人都知道自己是炎黃子孫。可是很多人卻不知中中國人的另一位老祖宗叫蚩尤。據范文瀾的《中國通史》記載:在遠古時代,居住在南方的人統稱為“蠻族”。其中九黎族是最早進入中原地區,九黎當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各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的首領。九黎族以黎族人和苗族人居多。故稱九黎。
蚩尤帶領九黎進入中原地區後,被黃炎夷三族的聯盟打敗。黃炎夷三族聯盟,是由一百個(數字不必拘泥)氏族組合而成。屬於一百個氏族的人統稱百姓,這就是“百姓”一詞的來歷。
蚩尤被黃炎夷三族打敗後,戰爭中的俘虜稱為民、黎、苗,因俘虜中以黎族為多數,故又稱作黎民,這是“黎民”一詞的來歷。
“黎民”被俘後就成了“百姓”的的奴隸。為了防止奴隸逃跑,或給他們穿上木靴再加上鎖,或用錐子剌瞎他們一隻眼睛,成為終生奴隸。
古書中稱百姓與黎民、苗民,顯有貴賤的區分的。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棄播百穀養黎民。實際上是用刑法強迫苗民和黎民耕種來養活百姓。百姓與黎民的區別,意味著奴隸主與奴隸的區別。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民”的地位也發生了變化,“黎民”與“百姓”兩詞的差別也逐步縮小,到了今天我們已經覺察不到兩者間的差異了。
-
10 # 頓悟人生
黎民百姓是一個成語,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兩個不同的階層,後來隨著“百姓”(多指貴族階級)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統一稱謂,共同指稱普通老百姓。 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裡寫道:“九黎族是九個部落的聯盟,每個部落包含九個兄弟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氏族。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個氏族酋長……這大概是以猛獸為圖騰,勇悍善斗的強大部落。九黎族驅逐炎帝族,直到涿鹿,後來炎帝族聯合黃帝族與九黎族在涿鹿大械鬥……結果蚩尤鬥敗被殺。九黎族經長期鬥爭後,一部分被迫退回南方,一部分留在北方,後來建立黎國;一部分被炎黃族俘獲,到西周時還有‘黎民’的名稱。”
經過多年的征戰,最後黃帝、炎帝族的部落聯盟,共同戰勝了蚩尤為首的九黎族。其中黃、炎、夷三個部落的聯盟,是由大約100個氏族構成的,因此統稱“百姓”,而在戰爭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虜就稱作“黎民”。百姓與黎民,意味著奴隸主與奴隸的區別。到了西周奴隸制時期,百姓成為貴族的通稱。這時的黎民(也稱庶民)包括自由民、農奴、奴隸,與百姓形成了互相對立的兩大階級。
到了春秋末期,隨著宗族世襲制的破壞,土地私有制的出現,百姓的地位逐漸降低,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最後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來。因此,後來就將黎民與百姓統一稱謂了。
回覆列表
導言
黎民 和 百姓,在我們現在的語境中都是指民眾。但是如果回溯它們的本意又會有一些不同,甚至出現反差我們就來看看這其中的區別。
“百姓”原來貴族在戰國之前,百姓這個詞和我們所想象中的“百姓”不是同一個意思。
《堯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
這個時期的百姓指的是 百官。也是宗室貴族們。為何是這樣呢?
因為啊,春秋之前 只有貴族或者是國家宗親才會有 “姓”,一般奴隸們是不配有姓的。所以呢 這個百姓很自然就是許多擁有姓的人,那自然就是官僚們了。
但是隨著分封制的終結,新型地主階級的崛起,所以宗室必然做官的定律被打破,而大量的平民有了晉升的機會。士大夫以下克上造反成功,又開始任用更多的非宗室人員於是貴族就漸漸被新階級取代,而百姓一詞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國民 或者群眾了。
《論語·顏淵》:“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論語中的百姓已經是老百姓的含義了,回不到商周時期的高貴的意涵。
黎在古代有兩種重要的意思。一種就是指顏色,黑色,那麼黎民就是黑人嗎?額,有這樣的可能,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指黑頭髮的人。中原大地上似乎沒有黑人,如果要有也是西來的奴隸。這種猜測就是猜測,我也沒有太多的證明。我們就當做是黑頭髮吧。
還有一種解釋 是通假字 通旅字。而旅就是眾多的意思。
黎民於變時雍。——《書·堯典》。傳:“眾也。”
以能保我子孫黎民。——《禮記·大學》。注:“眾也。”
這兩處的註解很明顯說明了黎字的含義。
所以黎民就是民眾之意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