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天
-
2 # 小一時空
-
農曆三月三,吃”薺菜煮雞蛋“是一種傳統的習俗。
民俗流傳著“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的諺語。
薺菜,是生長在田頭地角的一種野菜。在路邊或野地裡隨處可見,它營養豐富,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被譽為“菜中甘草”。
-
這種習俗源自一個傳說:
遠古時期,三月初三那天,神農路過雲夢澤,見鄉民頭疼難耐...
於是,他找來雞蛋和地菜煮給大家吃。
神奇的是,當人們吃了以後,頭不痛了。
從那以後,“三月三,地菜雞蛋”的習俗也延續下來。
-
-
此外,因薺菜的諧音是”聚財“。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又正是漢人迎接祖先靈魂的日子,用吃雞蛋的方式悼念祖先,並希望沾點靈氣。
老百姓將新鮮薺菜洗淨後捆紮成一小束,放入雞蛋、紅棗、風球,再配兩三片生薑。
在祭祖時,食之既可交發財運,又能防病健身。
-
-
3 # 冬日暖陽10411
山西晉南一帶清明節吃雞蛋是傳統習俗,村民會在節前或者當天挖回一種土名叫“月月花”的植物洗乾淨後連同雞蛋一起煮,熟雞蛋呈草綠色,作為上墳祭祖的祭祀品,老人們說一是用來寄託哀思,二是這樣的雞蛋具有保健作用。至今,每年回老家過清明,老媽仍會煮一大鍋“月月花雞蛋”分給我們幾個孩子,希望我們健康健壯!
“陽春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廣西人、湖南人、湖北人有“三月三薺菜煮雞蛋”的習俗,這一天為全家人備上一鍋薺菜煮雞蛋,可以讓家人一年不生病。
傳說這道薺菜煮雞蛋跟東漢名醫華佗有關係,華佗在外採藥遇到大雨,夜晚借宿農家,農家老人常年頭痛,華佗為其把脈,令其一日服三次薺菜煮雞蛋,可治頭痛。最後薺菜煮雞蛋果然治好了老人的頭痛,於是這方子就傳開了。薺菜在中藥裡應用廣泛, 被譽為“菜中甘草”。薺菜味甘、性涼,歸肝、脾、腎經,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雖然薺菜煮雞蛋是否能夠治病不可知,但是薺菜的確是一種藥食兩種的食材,常吃對身體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