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嘴威鴨
-
2 # 鄆城正解
這個四大名著在民國以前根本沒有這個說法,這是解放以後,為了推廣教育,為了迅速地讓人們對中國的文化有一些清晰的認識,所以有了四大名著,四大發明之類的一些說法,
這些都是大師的,實際上我們的名著還有很多,我們的發明更多,這只是早期,相對於那些文盲比較多的時期,一個簡單有效的推廣教育的方法!
-
3 # 秦一農夫
所謂"四大名著"並沒有官方之規定,而只是解放後民間的"約定俗成"而已。如"四大發明","新四大發明”(高鐵,移動支付,網際網路,共享單車)之等。
縱觀歷史上,沒有被列入四大名著的作秀作品其實還有很多,例如馮夢龍編著的"三言二拍”,吳敬梓的《儒林外史,》,蘭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等等。不要說五大,六大,十大都是可以的。農夫以上就列舉的幾種,其影響並不亞於如今的"四大名著“,只是華人最喜歡"湊四"這個說法,如四香,四甜,四大……等等。
-
4 # 旁觀者嵐
其實歷史上還有過多種提法:
四大奇書:
《金瓶梅》、《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
六才子書:《莊子》、《離騷》、《杜詩》、《史記》《西廂記》《水滸傳》。
十才子書:《三國演義》、《好逑傳》、《玉嬌梨》、《平山冷燕》,《水滸》、《西廂》、《琵琶記》、《花筆記》,《捉鬼傳》,《駐春園》。
這些說法當時也曾名噪一時,但逐漸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對這所以想改成N大名著,要等到全國讀者認可,大約不是十年、八年才能達到目的。
而且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優秀作品以幾庫記,豈是N大所能包容的。
最開始應該是六大名著,包括了《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這兩本書真的不錯,妙趣橫生。我覺得不亞於四大名著。特別是《儒林外史》,我看了不下十遍,還是意猶未盡,人生百態,吃喝玩樂,引笑逗樂,插科打諢,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