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獻之stark

    柳公權的楷書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基本上是刻在石頭上的,那麼跟毛筆的用筆有些出入,寫的像因為在書寫的時候十分重視用筆和結構,呆板是正常的,那種斬釘截鐵的用筆很容易造成書寫者每寫一筆就和下一筆分開,就是筆筆獨立,整個字就是點畫的堆積,不連貫,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注意到整體,而柳體又是寫在界格之內,這麼寫的話整體的章法會更分散。建議多看墨跡,多體會柳公權字所強調的重點,這樣即使你跟他寫的不像,也能看出是在學柳體,否則光是寫的像沒用,需深刻體會。

  • 2 # 茶韻書齋

    把柳楷寫得既形似又靈動就要知其門,得其法,持之以恆,努力實踐,迏到熟能生巧,由似到不似。靈動就顯現了。個人看法

  • 3 # 子衿書法

    寫像了呆板,寫不像又軟弱。其實就是分寸火候還沒有掌握好。

    我們知道,現在的牌帖是從石碑上拓下來的。碑文是經過工匠用刀刻上去的。柳公權的楷書沒有墨跡傳世,大家學習都是從他的碑帖《玄秘塔》《神策軍》等學習。以毛筆書寫刀刻痕跡,就會出現你所提出來的這個問題。

    要解決的辦法,除了多臨多寫,在實踐中探索。這話大家都覺得是老生常談,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建議。書法的實質就是臨寫。臨寫不可能是別人告訴了你一個正確的方法,你馬上就能付諸行動,行動馬上就能達到要求。是要在臨寫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去悟出筆法的道理。在臨習中把手上的運筆的分寸拿捏得精準細緻。

    要不然就是你能在一個寫柳體的老師指導下,口傳心授,耳提面命的學習。若是沒有,就只能靠自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在vim開啟的文件中快速找到並定位某字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