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度同堂
-
2 # 阿木閒話
不是歧視。
配送員穿工作服進商場,遭保安阻攔。
在這裡,雖然阻攔的是保安,但可以肯定,保安只是制度的執行者。而設定這一制度的肯定是商場管理方面。
再者,商場的本意也可以確定,不是不讓穿配送工作服的進,而是不讓所有配送工作者進,跟穿不穿配送工作服沒多大關係,只是保安對制度的理解不清罷了。
-
3 # 相逢一笑花與酒
我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看這件事。商場是公共區域,開門營業,笑迎天下客。哪怕是乞丐,沒有違反公序良俗、沒有袒胸露乳暴露身體的現象,你都得平等對待,不得歧視,不能拒絕別人入內。商場不能等同於酒店。酒店眾所周知對來客有著裝要求:不能穿跨欄背心、不能赤膊、不能穿拖鞋等有礙觀瞻的人入內,就是你自己也不好意思進,因為著裝與周圍環境有巨大反差。配送員著工作服進入商場,沒有違和感,沒有打擾到其他入場消費者,商場保安無權也無理由要求配送員脫掉工作服才能進入商場。
從商場保安的角度來看看這件事。如果是商場管理層制訂的規章制度,保安是執行層,問題的根源在商場管理層而不是保安;如果是保安個人或是對商場規章制度的理解有問題,那是保安的問題,保安的工作培訓不到位導致的。
這件事情的分析對您有幫助嗎?
-
4 # 魏鋮霖
單純說是歧視也不是全部。
商場正門嚴格說是為顧客服務,顧客的體驗需要優先照顧,如果正門主要入口各種非顧客頻繁進出,有可能對顧客的體驗有所破壞。
如果站在服務角度,這個種情況需要分流,但是商場不應當粗暴對待配送員,因為配送員也是商場生態的一部分,積極引導至專屬通道,並且提供必要協助才是正確的方式。
這是不合理的思想分割在作坎,是疏通還是作坎,有人認為作坎是管理能力體現;有人認為疏通是管理能力。上海疏通了很多條斷頭路是巨難,有時候看看道理是相通的,這就是看加強是大的加強還是小的加強,看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