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檸丿蜜果
-
2 # 歷史系旅法師
我發現二戰類問題有兩個史詩性難題:
德國為什麼攻擊蘇聯?
日本為什麼攻擊美國?
這次真的不像之前幾十次那樣一點點列資料講形式分析人了,這次說點別的。想知道為什麼打翻翻我以前寫的。
現在回頭看二戰時的日本,除了瘋狂,泯滅人性,軍國主義,洗腦,殘忍這些個詞以外,還有重要的一點:
矛盾
菊與刀啊,真心是矛盾。
明明山本五十六在歐洲就是個真正的賭徒,一些賭場還流傳著他的傳說,但是他在海軍省任職的時候最反對對美開戰,認為這是一種賭博,因此還被激進分子人身威脅過。
明明山本制定了進攻珍珠港的計劃,他是個力主建立強大海軍航空兵的航母派,他卻沒有親近戰場,反而選擇了艦隊派各種保守的南雲忠一去進行珍珠港這次賭博,南雲太想撤退,竟然沒有發起計劃中的第三次轟炸,珍珠港油庫和一些裝備得到儲存。
明明陸軍應該是親德和北上派,但是陸軍中有大部分人希望南下,鼓動海軍不出力就減少撥款和權力分配。
明明已經有石原等人謀劃出了厚積薄發積累力量的精明國策,但是軍人們還是要把這位功臣拉下馬然後全面侵略中國。
明明日本是最早製造出純種軍用航母的國家,還有珍珠港偷襲得手在前,反而海軍中有一大堆人還活在鉅艦大炮的時代,天天造戰列艦,耗費本就不多的資源,萊特灣大海戰沒有多少航空兵支援的聯合艦隊已經無力翻盤了。
再加上他們極致的禮儀和極致的野蠻。
這種國家,進攻誰都不奇怪吧?
珍珠港是一個能量戰鬥,更確切的說,是日本由於美國實行石油禁運和極端的措施。美國希望困能源供應來遏制日本石油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與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一個島國,資源匱乏,成為主宰世界的阿喀琉斯之踵。在1930年代末國內石油需求的90%來自進口,而其中85%是來自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在偷襲珍珠港之前,為了掠奪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顯然,威脅美國在遠東的利益,美國孤立主義也使羅斯福政府進退兩難的時候,孤立主義分子不能提供在戰爭的威脅世界軍事援助,也不侵犯國家經濟制裁。政府和國會的壓力下,美國羅斯福提出了不是在太平洋和日本軍事衝突將導致公眾的注意力,希特勒入侵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