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哥173259280

    年味沒變,是社會在變、人在變。但無論怎麼變團聚永遠是年的最濃最深的味道。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是中華民族的傳承是根,年味永遠不變。

  • 2 # 史海尋蹤

    作為華人最為重視的農曆年“春節”,近些年感覺是備受冷落。再也沒有了小時候那種翹首以盼的感覺,而且每個春節也例行公事般過的平淡寡味,失去了從前的新鮮和驚喜,這究竟是為什麼?因為時代變了,春節也變了,人們過節的心態也隨之而變:

    一、生活富裕了,物質比從前更加充足。在以前,百姓們過年的費用,佔了全年收入的相當大比例。似乎省吃儉用辛苦一年,就是為了這幾天準備的。平時吃不到的雞鴨魚肉,捨不得買的新衣服,都集中在年節期間購買。

    尤其是小孩子,是那麼盼望過年,可以拿壓歲錢,可以實現許多平時不敢奢求的願望。而大人們在此時,也極其配合的儘量滿足。有一比,一年裡多數時間都在當“乞丐”,春節卻能當上“皇上”,你說高不高興?年味足不足?

    二、文化生活的極大豐富。以前過年無非吃吃喝喝,再圍坐電視機前看春晚,那個時代電視幾乎是一家人最重要的娛樂工具。而如今,智慧手機已經將每一個人連入世界,想看什麼看什麼,商業的發達,娛樂業的興旺,人們在平常就能各取所需的選擇找樂子的方式,到了過年,自然對單一的春晚敏感度降低,再也提不起很高的興致。

    三、人們意識形態的變化。以前都是年節必須一家人呆在家裡,團圓過年,這種單一模式刻板而枯燥。作為一年裡最為重要的節日,這是千百年來的傳統方式。而現在春節似乎失了寵,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不那麼重視它了,出門旅遊、度假、放鬆修整自己,得到了特別是年輕人的青睞。

    四、隨著通訊、交通的發達,團聚再不是一年一次的常態。再也不用在火車上一站十幾個小時,辛苦奔波成為“春運大軍”的一員。平時的通訊、影片,將每一個天涯遊子和家庭緊緊連在一起。高鐵、飛機,更是使回家不再是一種難以實現的奢望,頻繁的團圓已經成為新常態,只要你願意。

    傳統方式的春節元素,已經融入日常生活中,再也不成為特殊日子裡的特殊元素。日子好過了,我們經常在過年,“春節”已經逐漸成為傳統文化中的符號,而失去了那種鄭而重之的儀式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晚上跑一千二百米可以減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