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絲路花雨661

    春節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官方正式設立春節是在袁世凱的時候,那時候袁世凱是中華民國的大總統。他設立正月初一為春節,端午為夏節,八月十五為秋節,冬至為冬節。

  • 2 # 凡夢文化

    馬上臨近春節啦!回答這個問題真有些思鄉的味道!我喜歡分享一些野史給大家: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青年叫萬年,看到當時的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苦於找不到計算的方法,一天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就設計了一個測日影的日晷儀。後來他又根據山崖上泉水的嘀嗒發明了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他的寶貝為國君演示,得到國君認可後並得到國君的支援創立了曆法。萬年說:“現在正是十二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後來經過萬年長期觀察,更精準的測算制定出了更精準的太陽曆。國君為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 3 # 義知周

    中國歡度春節、同慶新年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春節這個名稱的歷史卻不長。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也是1912年由袁世凱設立。

    他將春夏秋冬定為四節,即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於是春節就成了正月初一的名稱,並同時採用世界通用的公曆,把陽曆2月2日稱元旦、新年。

    1949年9月,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會議透過使用“公元紀年法”,並正式規定陽曆的1月1日為中國的元旦,陰曆的正月初一為春節。

    以前沒有春節,只有過年一說,年是指舊曆的最後一天,也就是年三十,也叫除夕,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稱作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先文講不再贅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永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