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緣分追逐

    眾所周知,每當易代之際,中國歷史一個極其重要的現象就是人口急劇減少,遠低於前一皇朝的高峰數字。明清之際也是這樣。據目前的一般估計,晚明時期華人口已經超過一億(也有很多人認為華人口在北宋時期就已經達到一億,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明朝二百多年人口增長的規模實際並不大)。自西漢武帝華人口達到五千萬以來,歷代興衰戰亂,人口總在三四千萬和一億上下徘徊。然而這個變化曲線在清朝被打破了。從順治初年人口凋敝(四川是最突出,也歷來最不可解的一個例子)到乾隆後期超過三億,華人口最後在十九世紀中葉達到四億。這一增長速度和規模是前所未有的。

    在1700年清朝人口達到1.5億,到了1850年增長到4.3億,150年間,人口增長了近2倍。這在封建時代不可想象,那麼為什麼華人口反而在窮困的清朝爆發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生育自由了。在古代幾千年,中國最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之一就是人頭稅,也就是按照人口的數量來收稅。你生的越多,那麼交的稅就越多,其實就是變相的計劃生育了。但是到了清朝時代,大清取消了人頭稅,搞了一條鞭法,不按人頭收稅了。那麼加在百姓身上的生育枷鎖就放開了,生育成了沒有任何障礙的事情。

    除了放開生育外,此時糧食的發展也解決了百姓生育養不起的煩惱。主要歸功於這3種植物。第一,是土豆。這個土豆大家都熟悉,一種一大片,產量高,存活率尤其高。很長一段時間,在新中國時代,土豆那可是主食。而土豆是從歐洲傳過來的,傳過來的時間大概就是新航路開闢之後,到了清朝普及開來。由於其產量的增高,養活的人口就更多了。

    第二,紅薯。現在紅薯幾乎成了人人愛吃的小吃或是粗糧,這種作物,生長環境簡單。而且產量大,個頭大,在清朝初年由越南傳入大清。此後更是成為民間的主食,很多人說,為啥大清的人面黃肌瘦,那是吃紅薯長大的。

    第三,玉米。這個也是來自歐洲,玉米的生長要求也很低,產量卻很高,一畝地玉米,那基本上夠好幾口人吃上大半年的。而且玉米還能磨成粉,做成各種各樣的食物。正是這3種食物在清朝的普及,使得放開生育後,也有足夠的糧食去養活,這樣才徹底開放了百姓的生育。因為古代中國曆來講究多子多福,生的越多越好,現在很多地方還是這樣,窮的一塌糊塗,但是生起孩子來比那都厲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復仇者聯盟四鋼鐵俠最後為什麼選擇打響手指,打響手指的時間別人沒有機會制止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