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青衣
-
2 # 象眼觀天下
小象以為,如果不發動夷陵之戰,蜀漢後來的局面會好很多,但是想統一中原、復興漢室,還是非常困難的。除非魏國本身發生嚴重的錯誤,比如內亂、內戰,否則蜀漢是沒有什麼機會的。
主要的原因就是巨大的國力差異,以及地緣影響。
首先的是國力差異。經過東漢末年黃巾軍大起義、軍閥混戰,進入三國時代後,三國政府統計在冊人口合計只有不足1000萬,尚不足今天北京市常駐人口的一半。三國中,魏國500餘萬,吳國300餘萬,蜀國只有100萬。按照當時人口和軍隊的比例,魏國軍隊最多有50萬、吳國有30萬,蜀國最多隻有10萬。
夷陵之戰中,演義中劉備號稱70萬大軍,但是根據考證,比較可信的是劉備軍隊只有5萬人(3萬為本部軍隊、2萬為後加入的蠻軍),孫權參戰的軍隊大約也是5萬人。對於劉備來說這已經是當時能拿出的最大軍力。戰敗後,蜀國內部已經不平穩,後繼者諸葛亮不得不花費至少5年時間用於“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去平息內亂。後來經過幾年修養生息後,軍隊又恢復到10萬規模。與夷陵之戰前差不多。
諸葛亮七出岐山失敗了,小象不認為劉備七出岐山就會有多大變化。
換成劉備七出岐山,戰果也很難有大的改觀。
其次是地緣原因。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規劃的進攻路線是:“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所以在諸葛亮的規劃中,劉備集團由兩大部分組成,一個基地是荊州、一個基地是益州。等到需要北伐的時候,一路軍隊從現在的武漢出發,沿著漢水進攻河南的南陽,這也是後來岳飛北伐的路線;一路軍隊從四川出發,進攻現在的陝西一帶,這是劉邦的進攻路線。兩個基地、兩條路線,成功率高很多,但是前提條件依然是“天下有變”。
隆中對戰略中,需要同時從成都和武漢出發北伐,目標分別是長安和洛陽。兩路大軍相互配合。必要時還需要東吳的配合。從而形成三條進攻路線。
還在劉備攻取四川過程中,關羽就已經開始實施對曹操的進攻,帶領荊州軍隊水淹七軍,一時間威震華夏,但是隨後東吳突襲關羽軍背後,不僅導致荊州軍全軍覆滅,而且荊州這個基地也丟失了。諸葛亮規劃中的那個劉漢只剩下了半壁江山。隆中對戰略已經打了一半的折扣了。所以劉備才痛心不已,想奪回荊州。
圖中灰色部分就是荊州,荊州的得失對於蜀漢來說是重大的戰略失敗。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他的力量只能被困在益州,和後來的蜀漢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基地只剩下益州一地、北伐路線也只有一條。在沒有“天下有變”的情況下,蜀漢的力量不足以消滅曹魏,統一中國、復興漢朝。
-
3 # 渤戈
把三國看完在問這問題吧。
劉備是不是漢室宗親都不定呢,就算是那也只是劉邦千千萬萬中的某一個後代,而從建國成蜀漢後也是一漢朝漢室的反賊,僅僅是假名,借用當時的道德名利,所以就算劉邦的蜀漢統一也是劉備的蜀漢皇室,“劉備的養子劉封親子劉禪“封禪”好明顯的目的”。
真正的是,三國鼎立之下,就算不考慮其他原因,不發動夷陵之戰,劉備當時50多歲,也快死了,就劉禪這樣子,有多少賢才會投奔的,蜀漢後期人才稀少,除了自己沒有培養出青年人才之外,很少有外來人才加入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而諸葛亮的北伐有很大的原因是一種矛盾轉移手段,內部矛盾轉移到外部矛盾。不然國內總會不穩定的。而三國相互牽制之下,也不會讓誰被滅,只有等某國內部崩潰了。
-
4 # 老眼讀書
歷史沒有假設!但是如果不發動夷陵之戰,劉備即使不一定能夠統一三國,但是蜀漢的發展和結局相對會好一些。
第一 ,從夷陵之戰前的實力分析來看,魏蜀吳三國中,曹魏篡漢自立,但是當時已經基本統一北方,無論是從疆域面積、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兵力來看,都是三國中最強的。而東吳次之,但比蜀漢強,尤其是剛剛奪得荊州,實力大增。相比曹魏和孫吳,蜀漢是最弱的一方。
第二,從政治上分析來看。雖然孫吳背信棄義 ,搞背後偷襲 ,奪了荊州,殺了關羽,做得不光明磊落,甚至是十分卑鄙無恥。但是,實際上,曹魏仍然是劉備興復漢室、奪取天下的最大敵人。因為,曹魏是篡漢自立,而且實力也是最強的,只要幹翻了曹魏,孫吳就不在話下了!這一點,諸葛亮在隆中對的時候就說得很清楚。而且,諸葛亮在關羽鎮守荊州時,就給他交代過基本的方針“東和孫權,北拒曹操”,但是關羽沒有很好地貫徹,甚至在孫權主動和親時,以“狐女豈能配犬子”為由拒絕,弄得孫權很沒面子、這才痛下殺手。所以,實際上是關羽沒有把統戰工作做好。
第三,從當時蜀漢的國內形勢來看,劉備集團奪取西川不久,原屬益州的政治勢力還在觀望,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還不穩定,“攘外必先安內”,而且,經過多年戰亂,最主要的是要發展生產,與民休息。所以,即使要向孫吳討說法,也要按照諸葛亮等人的建議,以“政治上統戰、外交上斡旋、軍事上施壓”為方針,不宜把直接用兵作為唯一的手段,而且與孫吳一戰,並沒有必勝的把握。
第四,從夷陵之戰的結局來看,蜀漢的軍隊被東吳的陸遜使用火攻計、“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一敗塗地,手下將領傷亡慘重、軍隊折損大半。要知道,劉備帶的這些人基本上是蜀漢的全部家底,損失的將領很多都是跟隨劉備多年的骨幹力量。夷陵之戰使蜀漢軍隊的有生力量幾乎損失殆盡。而且,這一戰使本來就因為關羽、張飛相繼被殺而已心力交瘁的劉備又受到重大打擊,第二年劉備就在白帝城去世。這可以說是蜀漢受到的最重大打擊。
綜上所述,從各方面來看,夷陵之戰得不償失 甚至是自取滅亡之道。如果當年劉備能夠聽從諸葛亮勸告,稍稍忍耐一時,“徐而圖之”,也許蜀漢的結局就會好得多。
-
5 # 歷史春秋網
如果劉備不發動夷陵戰役,或可改變歷史的走向。
如果劉備見好就收,大軍壓境,孫權會將幾個殺死關羽、張飛的兇手送回,且送還荊州,劉備雖然損失了關羽、張飛兩員大將,但卻會保住夷陵之戰中死亡的精兵良將,要知道,夷陵之戰發生前,蜀漢基本處於高峰期,後起之秀起來不少,吳班、馮習、張南、輔匡、趙融、廖化、向寵、陳到、傅肜、程畿、馬良、 沙摩柯、黃權、龐林、杜路、劉寧等皆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結果在這次戰爭中或死或降,使蜀漢實力嚴重受損。蜀治本就國力不濟,這一戰下來,幾造成全軍覆沒,損失五萬至八萬兵馬。這是蜀漢的骨幹力量啊。
如果這些骨幹力量均在,荊州再收回來,則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規劃還能得以實施,東聯孫吳,北抗曹魏,諸葛亮北伐平添生力軍。這時曹操已死,諸葛亮與陸遜聯手抗曹,曹魏那邊的張郃、曹真、郭淮、司馬懿是不是他們的對手呢?尚未可知。雖然曹魏的國力強大,但歷史並不是光按國力說話的,以弱勝強的戰例比比皆是,劉備如果不死,就沒有阿斗什麼事了,如果劉備活的命夠長,其雄才大略雖然比不了曹操,但比曹丕還是強點的。到時鹿死誰手,殊難預料。
劉備從底層起家,奮鬥一生,實現漢室復興是他的夢想。如果用兵得當,趁著曹丕篡漢稱帝,與吳聯合伐魏。很有勝利的可能。當然,歷史的腳步,不是哪個人能夠阻擋的住的。一切都是假設,一切都有可能。
-
6 # 笑談文史
即使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要真正興復漢室也是不太可能的。劉備伐吳是在一個大的背景之下,曹操病逝,曹丕篡漢自立,這時候正是諸葛亮在《隆中對》裡提到的“天下有變”,應當有所動作的機遇期。
但是,關羽在荊州敗亡,使得身跨二州,兩路北伐成為泡影,劉備集團陷入了很尷尬的局面。擺在劉備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趁曹丕篡漢,人心未穩之際,出兵北伐雍涼與關中;第二,趁孫權在原本屬於自己的荊州三郡沒有全面紮根時,率軍奪回屬於自己的荊州西三郡,以便能以兩路與曹魏作戰;第三,按兵不動,看著曹魏政權穩定,看著孫權把荊州經營成自己的地盤。
當時的劉備已經是花甲之年,是肯定沒有耐心選第三條路了,必定要有所動作的。而不論是伐魏還是伐吳,在戰略上都沒有錯,但難度都不小。因此,當時伐吳的決定並沒有得到廣泛支援,諸葛亮、趙雲等都持反對的意見。但即使選擇不伐吳,其他兩條路也是不好走的。從曹丕的視角看,當時篡漢自立的時候,孫權是稱臣的低姿態,他最憂心的還是劉備集團,因此,關中和雍涼的防務肯定是重中之重,即使這時候馬超還沒死,可以策動涼州羌人叛亂,但要吃下涼州和關中,難度比起伐吳也是隻大不小。
而選擇第三條路,啥也不做,穩定蜀國內部局勢,整合各派系,加強對南方的統治,然後伺機北伐。這樣蜀國的情況要比夷陵之戰慘敗好上不少,但是綜合國力仍然是三國之中最弱的。而且,之後長時間裡,吳魏兩國政局穩定,能夠利用的用兵機會很少,那時要等“天下有變”,怕就是劉備自己病故了。
因此,劉備伐吳其實就如諸葛亮北伐一樣,是不得已而為,他必須要在機遇期裡開啟局面,坐守蜀地是沒有任何前途的。由於地狹民少,關起門和曹魏拼發展,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更弱。
另外提一下,其他回答裡有提到,劉備夷陵之戰時,孫權求和,並願意將荊州失地還給劉備。進而假設此時劉備見好就收,得到荊州失地並且實力未損,復興漢室將不是夢了。這一說法只見於《三國演義》,是缺乏根據的。《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載:“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三國志·吳書·張顧諸葛步傳》載:“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由此可見,孫權求和是確有其事的,但送還荊州失地就子虛烏有了。孫權請和是在雙方還沒交戰之前,而且事實上孫權的軍事實力是要強於劉備集團的(劉備伐吳兵力說法不一,但也就6--8萬人,最多也不超過10萬),哪有仗都還沒開打,實力強的一方就要主動割地的道理。而且在上文提到的諸葛瑾的傳中,還記有一封諸葛瑾寫給劉備的求和信,裡面論述了劉備應該以天下為重,去討伐國賊曹魏,而不是隻看到荊州之地,但卻絲毫沒有提到送還荊州失地的事。
實際上,演義由於尊劉貶曹,有很多情節的虛構,如老將黃忠在夷陵之戰前就病死,而在演義中卻是死在了伐吳的戰場上,還有投降孫權、害死關羽的糜芳、士仁(演義中作傅士仁)也並沒有在夷陵之戰時殺吳將馬忠又轉投蜀漢,最後被劉備處以極刑,而是一直留在了吳國;而殺死張飛的範彊(演義中作範疆)、張達在演義中被遣送回了蜀國,但在史料中沒有記載,也屬於羅貫中的個人發揮。
-
7 # 人亦謙兮
歷史沒有如果,荊州地處三國交界之地,又是入川的門戶,對蜀的作用比魏和吳要重要的多。荊州若在,劉備不僅可以據險而守,還能背險而攻,進可攻,退可守,這才有逐鹿天下的資本,沒有荊州的蜀漢只能屈居益州一地,發展既比不上曹魏的中原,又比不上根基深厚的孫吳,所以日久必然成為三國之中最弱的,劉備正式看中了這一點,才會不顧大臣勸阻,執意伐吳。
有人認為劉備操之過急,義氣用事,個人認為不然,劉備伐吳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個人認為劉備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從道義上講,是孫權背信棄義,違背盟約,派人襲取荊州三郡,還斬殺了劉備的義弟關羽,劉備伐吳師出有名,而且初時孫權確實非常害怕,陸遜只能避其鋒芒採用防禦戰術。
再次從孫吳來講,縱觀孫吳歷史,主動出擊的次數很少,朝廷中主和派佔多數,劉備當真認為吳國並不是自己的對手,而且伐吳目的旨在荊州一地,拿下荊州肯定不會再繼續進攻了,因為背後還有虎視眈眈的曹魏,兩家唇亡齒寒。
第三就是劉備初立政權,國內各勢力很不平衡,必須適當對諸葛亮和趙雲的荊州舊部適當進行打壓,對益州新貴進行合理提攜,才不顧諸葛亮等勸阻,執意伐吳,這就是帝王權術。而且劉備戎馬一生,打過的仗不計其數 ,而且又說動了五溪蠻夷參戰,做了很好的準備,從來沒想過會全軍覆沒。最壞的結果即使打不下荊州,按照他的預計,也能對吳國孫權帶來很大的震懾,吳蜀聯盟也能以蜀國為主,更加穩固。奈何吳國出了個陸遜,火燒連營,一敗塗地。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大規模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的成功戰例,也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劉備稱帝三個月後,劉備以替名將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東吳孫權,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漢軍的攻勢,更在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夷陵一帶,火燒連營七百里,打敗蜀軍。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此戰也極大的降低了蜀國一統天下的可能性。那麼假設歷史有如果,劉備在兄弟被殺後聽從謀士建議,不發動夷陵之戰,是否能使漢室復興?
回覆列表
不能,首先劉備一開始的思路就錯了,他不應該把矛頭指向孫權,犯了嚴重的戰略性錯誤,即便他不發動這場戰爭,他軍事上面對的還是孫權,已經在戰略目標上面發生了錯誤,所以最後即使是勝利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讓曹魏坐收漁翁之利!
先看看夷陵之戰,又稱為彝陵之戰、猇亭之戰,是三國時期巴蜀對東吳發動的戰役,三國的“三大戰役”中最後一場。
公園221年7月,劉備稱帝3個月後,立刻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氣勢洶洶的揮兵東征。
孫權命陸遜應戰,陸遜採用以逸待勞的方法,阻擋了蜀軍的攻擊,長時間的戰爭及糧草消耗,再加上蜀地無年輕將領,在公元222年八月彝陵一帶大敗蜀軍,從此導致蜀軍一蹶不振,士氣大減。
我來分析一下蜀軍失敗的原因:
第一:師出無名當時篡漢的是曹丕,不是孫權,劉備想要復興漢室,怎麼也得師出有名,應該討伐曹丕才對。
第二:士氣懸殊劉備一意孤行,不聽諸葛亮、趙雲等人的勸告。首先內部已經出現了意見分歧,出征前先折了謀士法正、武將張飛,士氣受挫。而孫權剛佔下荊州,又搞定了大將關羽,士氣大漲!士氣這東西,在戰爭中是極其重要的。
第三:兵力懸殊劉備去東征,需要留下力量守住蜀地,而孫權可以調動全國力量進行防守。
第四:將領懸殊漢中之戰中,劉備的重要謀士及將領等均無法參照,這次帶出去的大部分人都是新將,而孫權部下皆是身經百戰的老將。
第五:戰略失誤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深入敵方作戰其實是兵中大忌,除非他真的有成吉思汗那種一掃歐亞的能力,但是明顯他和孫權的實力差不了多少,卻還深入敵方作戰,在雙方實力均等的情況下,基本上是有去無回的。
第六:謀臣懸殊劉備率軍親征,但是自己對於兵法又不懂,帶去的人有沒有良謀,而孫權部下能人輩出,謀臣也很多。
差不多就這六點,導致劉備失敗是必然的。即使沒有這場戰爭,收去了荊州這個重地,也很難再保持“三足鼎立”的境界了。
所以無論有沒有這場戰爭,劉備都是無法再談復興漢室的了,從失去荊州這個時候,已經失去了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