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IT人劉俊明

    隨著北斗導航開始提供全球服務,以及5G標準的落地應用,物聯網實施“天地對接”已經具備了紮實的基礎。同時,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的建設,未來物聯網實施“天地對接”將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物聯網平臺的發展將促進物聯網技術標準的統一。Gartnter在2018年的技術報告中指出,物聯網平臺正處在期望膨脹期,未來隨著物聯網平臺相關技術的成熟,物聯網相關的技術標準將逐漸統一,這將打破物聯網發展的壁壘,為實現萬物互聯提供了可能性。

    第二:產業網際網路是促進物聯網天地對接的重要因素。目前網際網路已經發展到產業網際網路階段,產業網際網路要綜合利用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來賦能傳統行業的發展,進一步脫虛向實,深入到廣大的傳統行業中。在產業網際網路建設的過程中,物聯網是重要的基礎,簡單的說,物聯網是產業網際網路建設的前提,因此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的建設。

    第三:物聯網天地對接將從特定領域逐漸拓展。隨著北斗導航系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圍繞北斗導航系統將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將促進包括晶片、終端、資訊服務等一系列產業的發展,伴隨著5G通訊標準的落地,在車聯網、可穿戴裝置等領域將首先實現天地對接。

    車聯網的發展將是未來物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圍繞車聯網將構建出大量的全新應用場景,車聯網也將被賦予更多的內涵。透過車聯網的發展,物聯網也將進一步拓展天地對接的應用領域,包括農業物聯網、工業物聯網、VR/AR等領域。

  • 2 # 郭志剛物聯網

    現在的GPS和北斗導航系統不是已經實現天地對接了?特別是北斗導航,不僅能單向接收衛星的資料和資訊,還能透過北斗終端傳送報文(即簡訊)到衛星,透過衛星再轉發給其他的終端,實現了雙向通訊。這就是天地對接了。其他方面,現在物聯網有兩個發展方向,一個是寬頻物聯網,主要傳送大量的資料的場合,比如影片;另一個是窄帶物聯網NB-IOT,特點是小資料量傳輸,佔用的系統頻寬小,帶來的好處是相同的頻寬可以支撐更多的終端,有更高的靈敏度,和更小的功耗,未來絕大多數的物體是接入窄帶物聯網。不管是哪種物聯網,目前都是基於雲伺服器支撐的,這些雲伺服器,比如移動雲(OneNet)、華為雲、阿里雲、騰訊雲等,這些雲平臺本身也是各自為政,沒有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更不用說上星了。所以天地物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挺好》現在已完美收官,蘇明玉為什麼會完全融入到蘇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