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梅軒說三國

    南宮敬叔對魯國君說,我想與孔子去周地問禮。

    魯君就給他們準備了一輛車,兩匹馬,還有一個僕人跟隨服務。

    到了周地,兩個人見到了在周王室圖書館任館長的智者老子,相談甚歡。

    臨別的時候,老子對孔子說,我聽說為友人送行,有錢人喜歡送給別人錢財,賢德的人則喜歡送給別人金石良言。我官不大,也沒有錢財,我既然負了一個仁者的虛名,所以願意送給您幾句臨別贈言:世界上有很多人,很聰明,也能夠深思明察,但卻常遭到厄運,甚至幾乎葬送性命,都是因為喜歡多嘴多舌好議論別人;有些人學問淵博,見多識廣,但卻常常危難加身,都是由於喜歡揭發別人的短處,讓人難堪。做人子女的都應該心存父母,不能只想到自己;做臣子的應該時時處處想著君主,不能只顧及自身利益。

    孔子從周地返回魯國後,學問日深,影響日大,投師到他門下的弟子也日益增多。

    從老子給孔子的臨別贈言看,老子的觀點與孔子《論語》中的觀點大致相似,有生活感悟,有世態人情,有人生哲理,都很有深度,很有溫度,並不是印象中的不食人間煙火,超脫厭世。

    老莊哲學與孔子哲學其實是相通的。

    《世說新語》曾記載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三國孔融十歲時隨父親來到洛陽,當時司隸校尉李元禮是當代名士,每天府中都高朋滿座。

    李元禮也高傲得很,沒有才能和名氣的人一概不接見。

    孔融想見李元禮,他來到李府門前,對守門的門衛說,我是李府君的親戚,麻煩給我通報一下。

    李元禮聽說是自己的親戚來了,連忙讓人接進府中。

    坐下後,元禮望著眼前這個十歲的小大人兒覺得挺好玩兒,就問他,你說你與我是親戚,咱倆到底是啥親戚呀?

    孔融不慌不忙,說,當年我的先祖孔子曾經到周室拜見過您的先祖李耳,有一段師生之誼,說起來我們兩家還是通家之好呢!

    李元禮與眾賓客對孔融的回答無不稱奇,這孩子太聰明瞭。

    另外,老子告訴孔子的兩句話,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實在是老於世故之語。

    在專制獨裁社會里,比別人看問題看得透徹又忍不住好發議論或者揭露別人之惡者,下場都極悲慘。三國楊修、孔融都是典型例子。

    什麼時候老子這兩句話沒有效驗了,人們再不會為鹽論獲罪了,也就是真正法芝社會到來的標誌。

  • 2 # 醉臥紅塵笑

    道不同不相為謀,老子有他的看法,孔子有自己的看法,兩者並不相同,相同才怪了。

    老子也就那麼一說,孔子也就那麼一聽。

    作為聽者,沒有別要虛心,符合你的想法就聽聽,不符合你的想法,沒必要爭論,表達玩自己的態度走人。

    老子也沒什麼了不起,他有他的侷限性。孔子也沒什麼了不起,他只是個人。

    他們都做好自己,這才是關鍵。

    他們是從先人那裡吸取經驗,但最後學會做自己。

    現在的老子吹,孔子吹,卻沒有自我。

    就好像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有自我,從我的自身,結合馬克思主義,走出我的道路來。

    現在馬克思吹也不少,馬克思畢竟是空想,而且談的是資本社會以後的道路。

    中國只能借鑑,不可能完全抄襲,走出自己的路也是必然。

    聖人還相互不忿呢,都是人,做自己走自己的路好了。

  • 3 # 浸淫之辭

    先不說是不是真的,二人的話不用信。

    老子的話在當時是正確的,不適合時代的發展。所以說他出關也好,隱居也罷,還是逃避了。不過一些語句還是能發人深省的。

    孔子的話就更幽默了,在當時就不見得正確,現在就更是被大眾所懷疑。但儒家基礎龐大無比,而且藉助儒家謀名謀利的很多,所以如今還是文化主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ostco有什麼隱藏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