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你們一起

    缶 fǒu (1) ㄈㄡˇ (2)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3) 鄭碼:MAEZ,U:7F36,GBK:F3BE (4) 筆畫數:6,部首:缶,筆順編號:311252 詳細註解 -------------------------------------------------------------------------------- 缶 fǒu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體。“杵”是棒子,可用來製坯。“缶”又是秦樂器,“杵”可以敲擊成曲。本義:瓦器, 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2) 盛酒漿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也有銅製的 [earthen jar with big belly and small 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象形。——《說文》 盎謂之缶。——《爾雅》 貳用缶。——《易·坎》 以二缶鐘惑。——《莊子·天地》。按,鍾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鄭注:“汲器。” 坎其擊缶。——《詩·陳風·宛丘》 擊甕叩缶。——《史記·李斯傳》 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禮記·禮器》 (3) 汲水的瓦器 [earthware for sucking water] 具綆缶,備水器。——《左傳·襄公九年》 (4) [考古]∶一種陶瓷樂器 [fou,a clay musical 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易·離》 詞性變化 -------------------------------------------------------------------------------- 缶 fǒu 〈量〉 (1) 一種古容量單位,等於十六鬥。一說三十二斗 [fou] 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鐘。——《小爾雅》 (2)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鬥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貓咪換季不愛吃飯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