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二孩政策的放開。人口的出生率遠遠低於專家預測的值。受多子多福傳統觀念影響的中中國人,為什麼不願再生二孩兒呢?是年輕人自私無責任感貪塗享樂,還是生活的壓力真的太大了,成本太高了?原因何在?
-
1 # 陵園遊魂
-
2 # 秦時關山
現在生育期婦女不要二胎大都是生活壓力太大,首先,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十八歲,按現今生活水平每年三、四萬是低水平;其次,孕期及哺乳期婦女是沒工作保證的,這樣使得家庭收入降低。一裡一外,這種壓力實在可怕。
-
3 # 使用者2977124082269947
教育,住房,醫療和撫養雙方父母的沉重負擔及壓力。讓有生育二胎能力的適齡人不敢生。生活成本的高昂,工作節奏的繁忙,使他們不能生。思想觀念的改變使他們更不願生。
-
4 # 愛越野的靜子
對於70年代初的我,政策遲到了點,當兒子去大學的時候也心動過,但是後面想想:年齡大了,不能保證優生優育了,而我也沒有帶兒子當初的心態了,生下不能好好培養,那不如不要生。還有一個理由呢,因為自己的愛好一直堅持,日子過得很充實,也很幸福,假期就約上隊友全國各地去跑一場馬,越野一下大山,順便旅遊幾天,天天都開開心心的,那些年沒上班,每天除了跑步,晚上還去舞館學習瑜伽,學習舞蹈,那還有心情再來帶小寶寶。
但如果政策早來幾年,二胎我還是會選擇要,一個孩子太孤單了,倆孩子熱鬧很多。
-
5 # 婷婷157522215
現在社會節奏太快了,不再只是吃飽穿暖的要求了,需要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房貸,車貸,孩子貸,信用卡等等,無形中有隻大手推著你超前走,人很累,現在人也能想的開了,所以是要的總會要,不要的還是不要
-
6 # 人醜心善
計劃生育推行了很多年,宣傳了很多年,還是有人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超生。現在實行二孩政策也需要時間過程。
而且現在養孩子的成本很以前沒法比,以前都說口人燒飯多加碗水就可以了,只要能吃飽飯就行;
通過幾十年的宣傳優生優育的觀念還是有效果的特別是80後這一代,講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各種教育費用也是陡增。車貸房貸教育費用在80這代人身上壓力會比較大些。個人感覺二孩政策在90後這代人身上會得到體一定的體現,在80後的後代孩子的身上會體現的更淋漓盡致些。
現在好多農村還是兩個孩子的比較多,我記得我兒子09年剛出生村裡就通知說可以再生一胎,後來才知道我們那裡先試點二孩政策。
國家肯定會做相應的宣傳,有人才有消費,有人國家才會持續發展,觀念的轉變得幾代人的努力。
-
7 # 水文2018
現在還在生育期的人,主力軍是上世紀80~90年代出生的那批人,他們自身受到政策影響,就是獨生子女,尤其是城市裡的,所以,他們中的許多人的觀念不會覺得多子女好,反而覺得一個好,造就了他們生育的意願不強烈。
現在的社會,生養一個小孩,需要的成本相當高。從孩子出生起,各種吃穿費用就讓年輕的父母壓力大,之後從幼兒園開始,教育的成本更高更像一個無底洞。所以,生得出養不起,這也讓一部分人放棄了二胎。
許多年輕人在職場打拼,為了能有個好前程,為了將來能有個好生活,目前只能是辛苦的付出,加班加點工作的大有人在。而且,為了保住飯碗,許多人是一刻也不敢放鬆,第一胎的生育都已經推遲,二胎的響應自然就弱了。
從整體看,生二胎的意願確實不夠強烈,推行的效果自然就不是那麼好了。
-
8 # 自由人生82
物質越多生活越艱難,這就是物極必反的原理。因為我們現在物質要比剛解放後的中國,人均物質超過近千倍,所以人的生活幸福感下降,沒有幸福感都是壓力感怎麼會去生孩子?別說放開二孩,就算不限制生育人數都不會有人願意生。
-
9 # 文旅攬勝
三十年過去了,現在國家全面開放了二胎,再為家庭添兒添女。但養育成本越來越高,經濟能力不濟。對於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多養一個孩子不是問題,但對於經濟條件不好的人來說,多養一個孩子無形中增加了巨大的壓力。所以,響應二胎政策的無論農村還是城市的人並不多。
再加上,社會化養老的發達,有沒有兒女養活都差不多。養兒防老不再是唯一的思路,很多人開始買養老保險等等等。一孩都不願意生,何況二孩?
加上部分婦女認為生孩子是一件非常難受的事情,導致一些婦女從內心抵制生孩子,免強生完一孩二孩就不願再生,甚至還有終身不願生育的!
-
10 # 蘆葦咸陽
城市化讓大家壓力增大,生活成本高,扶養孩子的成本高,該子的教育成本更高,再一個隨著生活質量高後,很多人怕生是因為生孩子後的生活質量肯定要下降。
國家二孩政策很多人不響應,為什麼推行起來這麼難?其實這個問題80後最有發言權。我們僅憑社會現狀說說一、二:1.觀念改變,多子多福被只生一個好取代;2.生活教育培養成本大幅上漲,一般家庭承受不起;3.少生孩子多種樹之聲深深影響著人們。所以,讓生二孩不是像某些專家所想的是普惠老百姓,而是加重家庭負擔。
要想二孩政策得到大家響應,應配套出臺對二孩培養教育就業等等優惠政策。不然,在優生優育早已與國際接軌的當今社會,難有成效。
許多政策千萬別聽一些不接地氣專與外國接軌的所謂專家的,毛主席早就說過,沒有調整就沒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