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仁愛堂客服

    先天發育不良。一些女性天生宮頸發育不良,造成宮頸管短,當然,宮頸管短並不會影響懷孕,就算宮頸管短女性也是可以正常懷孕的,只是會有早產的風險。

  • 2 # 達令育兒

    子宮就像是一個倒放的大肚瓶子,而宮頸管就是瓶頸。平常的宮頸管承擔著月經流出和阻隔子宮與外接連線的通道,在生育的時候承擔生殖細胞通過和封閉子宮給胎兒一個穩定的發育環境以及胎兒娩出的光明之路。在孕期中,宮頸的長度是變化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孕4月的時候宮頸長度在2.5~4釐米是正常的。宮頸管短於25mm,往往有早產的風險,所以宮頸長度是34mm 是正常的,不需要擔心。

  • 3 # 產科俞醫生

    作為一個產科醫生我的回答如下:

    如果沒有早產高危因素,個人不建議常規篩查宮頸管長度,如果有早產高危因素,那麼建議孕16-24周做宮頸管長度測量,這個測量的長度是通過陰超測量的,而且是標準化的。當測量的宮頸管長度小於等於2.5cm,那麼提示存在早產可能。

    根據既往病史及宮頸管長度來評估是否進行宮頸環扎術和使用孕酮製劑。

    總結,懷孕四個月,宮頸管長度34mm屬於正常。

    專業的產科醫生,專職為孕產婦服務,為了更好的促進孕產婦保健,不定期分享孕期科普知識,孕婦常見問題,解答問答。為孕婦保駕護航,給寶媽們一個完美的孕期體驗。

  • 4 # 一路向醫

    二.宮頸管變短真的有問題嗎?很多文章都考慮到宮頸管的危害,以及該如何治療,但是從未考慮到宮頸管真正變短的真實原因;盲目誇大宮頸管變短出現的危害,不僅是對孕婦的不負責任,更是指引性的過度治療;如果一個孕婦沒有任何症狀,只是宮頸管小於25mm就要治療嗎,5年前的國家指南還提到宮頸管小於30mm需要環扎,現在宮頸管小於25mm才建議環扎,可見對於無腹痛型的宮頸管變短已經越來越得到重視,防止因為宮頸管變短的過度治療。

    總結:宮頸管34mm是正常的,但是需要有風險意識,自身覺得有異常時需要及時就醫。

  • 5 #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懷孕四個月,宮頸管長34mm是正常的。

    宮頸管就是連線在陰道和子宮那一段距離,在人體裡面,子宮就像一個倒放的瓶子,上面是子宮底,下面是子宮頸,在子宮頸到宮頸口中間的這段距離就是宮頸管,宮頸管長度一般在25到30mm,在女性懷孕之後,宮頸管就會隨著孕周的改變發生一些改變,這些改變是非常小的,在懷孕12周的時候,宮頸管的長度可以達到38--40mm,到了懷孕22--24周時,宮頸管長度約38cm,每個女性宮頸管的長度都是不同的,但是隻要懷孕以後,宮頸管長度超過30mm相對都是安全的,如果宮頸管的長度少於25mm,那麼,就會有早產的風險,宮頸管的長度一般都用來衡量早產的風險的,宮頸管越短,早產的風險就越大。

    造成宮頸管短的原因一般是由先天和後天造成的

    ①先天發育不良。一些女性天生宮頸發育不良,造成宮頸管短,當然,宮頸管短並不會影響懷孕,就算宮頸管短女性也是可以正常懷孕的,只是會有早產的風險。

    ②後天損傷導致。一些女性會因為某些原因懷孕了不能正常生產,引起胎兒大月份了流產,在手術過程中令宮頸管破裂損傷,導致宮頸管變短。

    不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總之,宮頸管越短,孕媽媽早產的風險就越大,所以宮頸管短的孕媽媽就要好好愛護胎兒和保護自己。

    2.避免久站。因為胎兒不斷增大,孕媽媽在站立的時候胎兒會給宮頸一些壓力,站立的時間越長,壓力越大,會增加早產的風險,普通的孕媽媽都不應該久站,更別說是宮頸管短的孕媽媽了。所以孕媽媽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不要長時間站立。

    3.避免便祕。孕媽媽如果便祕了,在排便的時候就需要用力,這對於媽媽本身就是一個考驗,因為排便的時候用力無疑是增加了孕媽媽的腹壓,對於宮頸管短的孕媽媽來說會更危險,早產的風險會更大。孕媽媽如果有便祕的情況,可以通過飲食來改善,多吃一些富含高纖維的食物能有效地緩解便祕,比如說蔬菜,水果,例如蘋果,火龍果等。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還有一些上火的食物孕媽媽也應該避免,防止孕媽媽因為上火而便祕,也防止因為食物過於刺激引起的子宮收縮。

    4.避免用力。孕媽媽如果過於用力,會增加腹壓,結果會和便祕一樣,最後會增加早產的風險。所以在懷孕期間,孕媽媽是不該逞強的,需要用力的活都不要做,只要好好養胎,安心的站在弱勢群體的那一邊好了。

    5.避免夫妻生活。在過夫妻生活時有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如果子宮收縮過於頻密的話,對於胎兒來說會更危險,所以孕媽媽應該儘量避免性生活,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先問問醫生,獲取最專業的意見。

    宮頸管短,去產檢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1.告訴醫生自己的情況。孕媽媽去產檢的時候一定要先跟醫生說明自己的情況,這樣醫生才能根據孕媽媽的情況來決定下一步應該怎麼做。雖然我們去產檢的時候,醫生都會看這些資料,但是醫生一般都比較忙,為了防止弄錯,孕媽媽親自跟醫生說一下會比較好。

    2.嚴格根據需要產檢。在整個孕期中,每個時段檢查的頻率是不一樣的,孕媽媽應該根據你生的要求去產檢,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覺得不需要就不產檢,醫生覺得不需要才是真的不需要。

    3.隨時監測一些不良反應。孕媽媽如果宮頸管短,就會比普通的孕媽媽多一份操心,但這是很有必要的,孕媽媽如果覺得身體有什麼不適,或者見紅,肚子疼這種情況的話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

    總之,懷孕四個月宮頸管34mm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孕媽媽懷孕四個月,有些事情需要注意一下

    1.控制體重。到了懷孕四個月,已經進入了孕中期,孕媽媽的早孕反應也基本消失,在飲食上會覺得更開胃,可能在孕早期餓了幾個月,在孕中期,孕媽媽就迫不及待的大補特補了,千萬不要這樣哦,一下子吃太多太好,會導致孕媽媽營養過剩,突然發胖,這是很不利於生產的,所以孕媽媽一定要控制好體重,就算在孕早期體重沒有增加,到了孕中期也不能一下子增重太快,每個月體重增長最好不超過3斤,整個孕中期控制在10斤左右就好。

    最後在懷孕期如果宮頸管超過30mm都是正常的,雖然宮頸管的長度會發生變化,但是其實變化真的不是很大,所以不用太在意這個變化的過程。

  • 6 # 婦科龍醫生

    一般超聲診斷,分娩前宮頸長度大於2.5cm,內口成T形。

    那麼孕中期宮頸長度34mm屬於正常範圍。另外還需要了解既往病史,比如有無中晚孕流產史,宮頸內口的情況,如T形,V形或者是U形。

    數值僅僅是一方面。

  • 7 # 小高的彩超小幫手

    懷孕四個月,宮頸長34mm是否正常?

    這是正常的哦,正常宮頸長度就是30mm,超過30mm以上都是屬於正常的,如果低於30mm就屬於宮頸短了,孕媽就要引起重視了。

    很多孕媽由於是第一次懷孕,並不清楚一些數值的正常範圍,特別是在醫生檢查的時候如果說一個數值就會表示很緊張,擔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什麼情況會導致宮頸短?

    一般在有宮縮的時候宮頸出現短的情況,但是如果宮縮消失宮頸就會恢復到正常範圍,所以數值不是一成不變的。

    孕晚期宮頸會出現短的情況,由於胎兒逐漸長大,會壓到子宮導致宮頸變短。

    另一方面就是孕媽本身走路比較多,長期下去也會出現宮頸短的情況,所以要定期複查宮頸是否正常。

  • 8 # 薇薇i媽媽

    一般超聲診斷,分娩前宮頸長度大於2.5cm,內口成T形。

    那麼孕中期宮頸長度34mm屬於正常範圍。另外還需要了解既往病史,比如有無中晚孕流產史,宮頸內口的情況,如T形,V形或者是U形。

    數值僅僅是一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哺乳期感覺乳房有腫塊,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