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小口袋

    經濟人假設是經典經濟學理論中的基本假設,經典經濟學理論能夠很好地解釋多數宏觀經濟現象,但是在面對微觀經濟現象,尤其是涉及到個體人的時候,經典經濟學理論在多數情況下,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尤其是在金融投機和投資活動中。很多時候,透過經典經濟學分析出來的結果與實際生活中的經濟表現完全相反。

    2002年心理學家卡尼曼和經濟學家斯密斯分享了當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對,你沒有看錯!是心理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行為經濟學開始從邊緣學科進入人們的視野,並逐漸融入主流經濟學圈子,併成為主流經濟學之一。

    寫到這了,不由得讓我想起行為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何其相似。在20世紀中後期,行為經濟學中的很多概念主要在心理學中緩慢發展,然後才慢慢演變並與經濟學結合。從2000年至今將近20年了,即便行為經濟學已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它仍然沒有完全體系化。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仍舊覺得她陌生。這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歷程驚人的一致。

    區塊鏈自從2008年誕生以來,才10年!尼瑪…才10年,才10年啊!行為經濟學將個體心理學與個人的經濟活動結合起來,能夠很好地分析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經濟活動。比如:

    a 面對確定的小收益,多數人就是“見好就收”;

    b 面對確定的小損失,多數人卻選擇“賭一把”;

    c 有人賭博上癮和買彩票就是迷戀小機率大盈利;

    d 多數人聽到保險就煩躁就是厭惡小機率大損失;

    e 撿到100元帶來的快樂無法彌補丟掉100元帶來的鬱悶;

    f 多數人炒股是“盈就走,賠就持”,然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就持,錯就走”;

    精彩原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教數控車床加工件報價方法與報價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