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鴻踏雪浴火成詩

    歷史長河中,會有極少數的一種人,在自己的領域中,憑一己之力完成了震古爍今的拯救大戲。

    他們在極其有限的能量下,超越了天命的打壓與束縛。

    憑一己之力改變、拯救、定調了後面千年的歷史規則。

    沒有他,歷史將真的變得不再一樣。

    尤其今天的這位。

    這個人的影響力實在太過於巨大,有太多的上古塵封因他而重見天日,有太多的英雄豪傑自他筆下定調。

    這個人,是中國歷史,是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巨大幸運。

    他是太史公,司馬遷。

    他寫了一部皇皇鉅著,只要是中中國人基本都會知道,叫做《史記》。

    我之所以說這是三個“中國級”的巨大幸運,是因為我們有太多次的可能,會看不到《史記》這部璀璨的史學經典。

    如果那樣,很多上古史將出現無法彌補的斷檔,自上古到漢武的這段寶貴歷史,將很有可能無法梳理的如此順 暢詳盡。

    司馬遷所做的這番事業,準確點講:是偉大的歷史拯救!算是真真正正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史記》只有司馬家的人才能著,也只有司馬遷才能寫出來。

    換第二個人,都接不了這個活兒!

    這是一段近乎於超級英雄拯救地球般的著史傳奇,在一系列的種種機緣巧合下,《史記》才最終驚險的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先來說以下為何《史記》為何只有司馬家才能整出來。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它不是侷限於一個朝代的斷代史,它記載了上至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時代整整三千多年的歷史。

    司馬遷父子將華夏大地上自從有傳說開始的所有歷史全部整理了出來!

    在那個時代,這幾乎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在資料儲存手段極其落後的那個年代,著史的最大困難就是原材料。

    史料要麼找不著,要麼看不到,要麼搞不懂,要麼在各種戰亂變遷中壓根就整丟了。

    所以越是遠古的歷史,各種素材越難找,而且即便找到,去偽存真等一系列專業工作還是個大難題。

    很多史料都是口傳心授的代代流傳,很多壓根就是神話故事,你咋知道是不是胡說八道還是確有其事呢?

    那個時代沒有影印機,很多史料在流傳的過程中需要人力進行篆刻謄寫,那麼這就會涉及到流傳的版本會出現錯字問題。

    隔著成百上千年,你如何針對眼前的這卷史料進行拆解與還原?

    所以搞歷史在幾千年前的那個時代,天生具有著極高的門檻與困難。

    你得有材料,有能力,有想法,有毅力,有傳人。

    最關鍵的,還得有運氣。

    不過,即便這麼難,還是有人可以的。

    比如說司馬家。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乾點什麼才對得起祖祖輩輩的這份得天獨厚。

    他立了一個志:

    要整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要撰寫一部規模空前的史著。

    世代史官的司馬家突然有了一個想搞事情的人,是中國歷史的第一個幸運。

    司馬談做回太史令的時候,小司馬遷10歲,正是長本事的好歲數。

    小司馬遷跟隨父親回到了世界的中心長安,開始見到了大世面,而且由於老爹是學術性公務員的獨特優勢,小司馬遷又得以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國進行深造學習。

    小司馬遷受到了當時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良好的教育,在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城得到了最大的見識。

    更難得的是,在司馬遷形成人身觀的這段時間,正是漢王朝國勢強大,衛青、大破匈奴的年代,司馬遷在大國豪氣和正規教育的薰染下,形成了他開闊,大氣,渾厚優美的文風。

    功名看氣概,作者沒有襟抱情懷,寫出來的東西就難稱格局佳品。

    良好的教育與偉大的時代,是第二個幸運。

    司馬談在立志後,開始大量的蒐集閱讀史料,為修這部大史做準備。但真一干起來,老同志發現了這活兒已經不是他能幹完的了。

    由於他立的這個志向太過於遠大,他要串起在此之前有史以來的所有事情,這就要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哲學等等太多的方面,要橫跨上千年的歷史長河。

    他自己這歲數眼睜睜怎麼算也幹不完了。

    不像今天的這好時代,我想串起兩千年曆史,各種史料便宜的驚人(中國的知識是真便宜啊),有成千上萬的大學者著作可以參考,三五年也許就可以把這事搞出來。

    這個時代巨人很多,太多肩膀可以站,但那個年代,司馬談四目望去,一片漆黑。

    自己就是這個時代的最高點了。

    司馬談一度消沉,但看到了正在看書的兒子,他突然想出了點子,他要找時間的銀行搞一筆“父子接力貸”。

    司馬談找到了司馬遷,和他進行了深入的溝通,給他講了自己的家傳淵源,父親的苦心孤詣以及身上肩負的歷史使命,希望他能夠發揚風格、肩負使命,早日參與這個巨集大的工程。

    一般來說,父母將自己的願望加到孩子身上時,非常容易起到反效果,而且司馬談強加的這個願望,還是個一眼望不到頭的大工程。

    在這次關係到史學命運的談話中,司馬遷選擇了無怨無悔的子承父業,並迅速的進入了角色。

    後繼有人,這是第三個幸運。

    司馬遷在一邊讀書,一邊幫父親打下手的過程中不斷成長,在司馬遷22歲的時候,司馬談覺得火候到了,叫來了司馬遷對他說:你已經讀萬卷書了,但書中的世界是侷限的,是沒有溫度的,世界這麼大,你應該去看看。

    於是,司馬遷開始走上了行萬里路的征程。

    帶著目標的司馬遷進行了一次為期兩年多的全國漫遊,實打實的搞了一次現場訂正考察,獲得了許多過去書中看不到的第一手材料。

    他來到了汨羅江畔,觸景生情的明白了當年屈原的憤懣。

    他來到孔子故里,感受當地的禮義民風。

    他來到江東之地,聽到了項羽雄渾的“彼誠可代之”!

    他來到了易水河畔,體會到了荊軻耳邊的風瑟瀟瀟。

    這次的全國調研,為後來《史記》的真實性和科學性做了背書,也更加陶冶了司馬遷的性情,提高了他日後山河大地般的文學表現力。

    嚐到了甜頭的司馬遷在日後又跟隨武帝去過大西北,自己走過大西南,跨過山河大海,天地在我心間!

    有一個懂行的老爹領路,知道紙上得來終覺淺,複雜的世界需要多維度的體驗,這是第四個幸運。

    公元前110年司馬談逝世,《史記》的重擔徹底交接到了司馬遷肩上。

    之後的十多年,司馬遷繼續著自己的修史工作,直到大名鼎鼎的投降事件,司馬遷沒有悶頭搞研究,而是在凶險的朝堂插上嘴了。

    司馬談走之前忘了對司馬遷進行最重要的一次囑咐:少特麼發表意見!

    李陵作為將門之後,尤其還是李廣大俠的孫子,居然投了降,這彷彿精神原子彈一樣,在漢朝內部開始炸裂。

    李陵瞬間就臭了街,絕大多數人開始對他口誅筆伐,但具有著獨自科研能力的司馬遷展開了他的分析與論述。

    司馬遷認為:“李陵對父母孝順,待士兵有恩信,常不顧身,赴國家急難,平日的思想作為,有國士的風範,而且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但他深入到了敵人的腹地,與匈奴主力決戰,並殲敵上萬。

    李陵不肯自殺殉國,一定是為了牽制匈奴人好讓手下突圍,而且他一定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陛下。”

    司馬遷雖然通曉古今天下事,卻並沒有研究透人性的窮盡。

    大勢所趨下,雖百口尚且莫辯,何況你一小小的史官郎!

    司馬遷被下了監獄,受盡百般折磨。

    不久,江湖傳言李陵帶兵攻打了大漢,武帝大怒,殺李陵全家,司馬遷因為錯誤的分析被判處死刑。

    後來證實,帶兵的是另一個降將李緒做的偽軍,李陵得知全家被殺後刺殺了李緒,但沒有對大漢動復仇的刀兵。

    漢朝的死刑比較市場經濟,並非只有死路一條,還有兩個價碼,要麼交50萬錢,要麼接受宮刑(閹割)。

    這是《史記》問世的最大一次凶險。

    在當時,絕大多數人在面臨死刑的時候,都會選擇去死,絕少數人會苟且偷生的變成太監。

    因為兩個原因。

    一個,是辱及祖先,無顏面對世人。

    另一個,就是在當時的手術水平和醫護手段再加上牢中的衛生狀況下,極其容易感染,這種滅絕人性的刑罰的死亡率非常高。

    這個時候,人們往往就會做出權衡。

    一個是死。

    一個是受盡了折磨,然後還是很有可能去死,即便僥倖活下來也還不如去死。

    人們往往會選擇來個痛快的。

    司馬遷面臨這場橫禍,在他無法湊出這50萬錢的情況下,他最終選擇了受辱。

    人在有信仰時,是不可戰勝的。

    他的信仰,就是在自己手下,親自完成那部“前不見古人”的三千年皇皇鉅著!

    後來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還有一段話,你同樣會很熟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著《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這是一股多麼偉大的勇氣!

    這是一種多麼強大的自我鼓勵!

    忍著不死,只是因為大事未完!

    目的只有一個,完成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

    這是第五個幸運,也是最大的一次幸運,司馬遷在酷刑下活了下來,並堅定信念,誓要完成此書。

    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即將走到生命終點的司馬遷將《史記》全書完成,共得130篇,五十二萬六千餘字。

    分別為:

    十表(大事年表)。

    八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十二本紀(五帝、夏、殷、 周、秦、秦始皇、項羽、高祖、呂太后、孝文、孝景、孝武)

    三十世家(諸侯國和漢諸侯)

    七十列傳(重要人物記事)

    《史記》全文雄渾大氣,它摒棄了學術圈那種艱澀的學究文風,採取了更通俗易懂的著史筆法,言辭優美,內容翔實。

    開民智的最好通俗載體,是歷史!

    而好的歷史,是需要讓廣大人民群眾產生興趣的!

    截止到這篇文章,我們前面的三十一戰,大量的參考了《史記》中既真實又富有血肉的史料與記載。

    沒有《史記》,上古到秦的這段歷史就永遠談不上可考與研究。

    沒有《史記》,在本系列中,像“”、“鉅鹿之戰”、“背水一戰”、“諸呂之變”、“漢匈系列戰”等等口碑之戰,全都不會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整個漢初波雲詭譎大量掩藏見不得人的歷史,如果不是太史公,根本不會傳世流傳。

    太史公幾乎是藏頭詩般的將種種線索藏於其中,並最終在千年後漸漸大白於天下。

    班固在《漢書》中為了紀念這位祖師爺般的前輩,專門著寫了《司馬遷傳》,在讚語中說道:“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司馬遷的“實錄”精神後來成為了中國史學的優良傳統。

    哪怕中國後面兩千年的歷史走向了專制到牢籠的皇權路線,但在這期間,無論是修前朝的史,還是記本朝的事,大量的史官依然秉筆直書,無愧蒼天!

    使得中國歷史最終沒有變成一部又一部的“手撕鬼子”。

    由此可見,開一個好頭,是多麼的重要。

    偉大的鬥士魯迅先生在《漢文學史納要》一書中有專篇介紹司馬遷,極少夸人的魯大師認為:司馬遷寫文章“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因而《史記》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毛澤東同志在《為人民服務》文中說過:“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做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這是我挑了兩個偉人巨匠的讚譽給大家看,對於司馬遷的評價,千百年來實在是車載斗量。

    這其中,有一點比較罕見,就是向來焦點人物的歷史評價都是譭譽參半的,有捧你的也有噁心你的,但太史公卻是一個例外。

    幾乎完全一邊倒的讚譽之言。

    歷史是會說話的,有的人死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 2 # 青萍士

     《史記》,作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列“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最初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太史記》,記載了黃帝時代到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從太初元年(前104年)開始撰寫,歷時十三年(也有說十八年)才完成。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世歷代“正史”所傳承。對後世的紀傳體史書影響深遠。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來源。更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東漢史學家班固曾曰: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史記》同時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鉅著,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有很高的文學價值,魯迅先生讚譽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3 # 開門說事

    【一】司馬遷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

    司馬遷是太史令司馬談的兒子,少年好學,父親帶他到京城(西安)讀書,二十歲後,或因公、或因私而到處遊歷,北到長城,南到雲南、貴州,東至遼寧,西至甘肅、西康,遊蹤遍及全國,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公元前108年,繼父職任太史令,有機會博覽朝廷所藏的泛海書籍。公元前104年,開始著手編寫史書。公元前99年,因替西漢投降匈奴的將領李陵辯解,得罪下獄,身受宮刑,出獄後任中書令,自我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書,至公元前91年,全書方撰寫完成。人們原稱此書為《太史公書》,後改稱《史記》。

    【二】《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中國史學劃時代的標誌性歷史著作。

    《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全書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帝時代太初年間,歷史年度跨越三千多年,包括本紀、表、書、世家、列傳,共130篇,52.65萬字。

    其中:

    [1]“本紀”,計十二篇,按年代順序記述歷代帝王的言行和政跡;

    [2]“表”,計十表,按年代鋪列歷史各時期的重大事件,是歷史的簡單大事記 ,也是全書敘述的結聯和補充;

    [3]“書” ,計八書,是始末文獻,分別敘述政治、天文、曆法、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歷程和主要現狀;

    [4]“世家” , 計三十世家,主要敘述貴族、侯、王各國的興衰;

    [5]“列傳”,計七十列傳,主要是各種不同型別、不同階層人物的傳記,少數列傳則是敘述國外和國內少數民族君長的統治的歷史。

    通過這五種不同的體例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補充而構成了全書完整的敘史體系。

    這五種體裁中,本紀和列傳是全書的主體骨幹。

    【三】在《史記》裡,司馬遷接受了儒家的思想;但並不承認儒家思想的獨尊地位,司馬遷還同時接受了道家、釋家的思想。因而,唯物主義思想和批判精神始終貫穿著《史記》的整體。

    史學家班固曾曰:

    司馬遷有“良史之才”,即“善敘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敢於秉直直書三千多年中國歷史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的作史經歷充分表露出他在中國史學界所倍受稱譽的前所未有的據“實”而寫“實”的史書“實錄”精神。

    【四】《史記》表現了作者對歷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見識,生動展示了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社會畫面,充分顯示了作者對中國歷史人、事批判的吸收能力的精湛和對中國歷史人、事精華的高度準確總結。

  • 4 # 龍叔易之道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獨特的敘事藝術,非常注重對事件因果關係的更深層次的探究,綜合前代的各種史書,成一家之言,縱向以十二本紀和十表為代表,敘寫了西漢中期以前的各個歷史時代,橫向以八書、三十世家和七十列傳為代表,統攝各個階層、各個民族、各個領域和行業,形成縱橫交錯的舒適結構。

    另外,《史記》的章法、句式、用詞都有很多獨到之處,別出心裁,不循常規,以其新異和多變而產生獨特的效果。

  • 5 # 王少康

    司馬遷寫《史記》一共14年.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十表(大事年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創作背景:

    東周時期王道廢弛,秦朝譭棄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貴圖書典籍散失錯亂。漢朝建立後,蕭何修訂法律,韓信申明軍法,張蒼制立章程,叔孫通確定禮儀,品學兼優的文學之士逐漸進用,《詩》《書》等被譭棄的古書亦不斷在各地被愛好文學的人士搜尋並獻出。

    史記取材

    司馬遷父親司馬談曾任太史令,他把修史作為自己的神聖使命,可惜壯志未酬而與世長辭。

    司馬遷子承父之志,繼任太史令。太初元年(前104年),他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稱為《史記》的寫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漢三年(前98年),李陵戰敗投降匈奴,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處以宮刑,在形體和精神上給了他巨大的創傷。

    出獄後任中書令,他忍辱含垢,繼續寫作《史記》。前後經歷了14年,到公元前91年(徵和二年),《史記》全書完成。

    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對後世的影響極為巨大,被稱為“實錄、信史”。

  • 6 # 九卿臣儒

    一、《史記》簡介: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1、什麼是“紀傳體通史”:

    我們先把這個“紀傳體通史”拆分成紀傳體和通史來分別瞭解。

    紀傳體:是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的方式記敘史實,它是以本紀、列傳人物為綱、時間為緯、反映歷史事件的一種史書編纂體例。

    通史:連貫不間斷地記敘各個時代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最有名的就是司馬遷的《史記》,另外還有司馬光所著的《資治通鑑》,也是著名的通史。

    好,下面再合起來看一下《紀傳體通史》的定義:

    紀傳體通史:是以人物為綱,按時間順序,連貫地記述各個時代史實的史書體例。這一史書體例,為西漢司馬遷所首創併成功運用於《史記》寫作當中。

    為什麼說是司馬遷首創呢?因為在《史記》橫空出世之前,各朝各代的史官記錄史實是以編年體或國別體來記述史實的。

    編年體就是以時間為中心,按照年月日把同一時間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行羅列,以編年體形式編著的史書有很多,如《春秋》、《左傳》、《資治通鑑》等等;

    還有一種為國別體,就是以國家地域為單位來劃分記錄歷史事件,國別體形式編著的史書也不少,如我們熟知的《國語》、《戰國策》、《三國志》都屬於此種形式。

    2、《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一開始不叫史記,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據現知材料考證,最早稱司馬遷這部史著為《史記》的,是東漢桓帝時寫的《東海廟碑》,此前“史記”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開始,“史記”由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名。 由此可見,《史記》在歷史學家心目中的位置,一部《史記》代替了古代史書,堪稱歷史長河中最閃耀的那顆星。

    全書共一百三十餘篇,有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本紀”是全書提綱,按年月記述帝王的言行政績。

    “表”用表格來簡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書”則記述制度發展,涉及禮樂制度、天文兵律、社會經濟、河渠地理等諸方面內容。

    “世家”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蹟。

    “列傳”是重要人物傳記。

    其中的本紀和列傳是主體。

    按司馬遷所說,編寫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際”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關係,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

    二、《史記》作者司馬遷: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約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 。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早年從董仲舒學《春秋》,從孔安國學《尚書》。

    其父司馬談為太史令,學問淵博,曾“學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論於黃子”,畢生所願就是要寫一部古今通史,然而願望未達成就死了,父親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為完成父親臨終前的夙願開始動手編寫《史記》。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得罪了漢武帝,獲罪被捕,被判宮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他55歲那年終於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三、《史記》的取材:

    司馬遷的《史記》參考了眾多典籍,如《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和諸子百家,同時參考官府所儲存的檔案、民間古文書籍。他還親自採訪,進行實地調查,然後對材料精心對比,選擇使用,治學態度異常嚴謹。

    四、《史記》的在書成之後的傳播:

    漢代之前的歷史著作在內容、史事、材料、作者編撰水平上都無法和《史記》相比。

    司馬遷去世之後,《史記》並沒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視。《史記》有兩部,一部在司馬遷的工作場所(宮廷),副本在家中。到漢宣帝時,司馬遷的外孫楊惲開始把該書內容向社會傳播,但是篇幅流傳不多,很快就因為楊惲遇害中止。

    《史記》成書後,由於它被指責為對抗漢代正宗思想的異端代表。因此,在兩漢時,《史記》一直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謗書”,不但得不到應有的公正評價,而且當時學者也不敢為之作註釋。

    因為《史記》中有大量宮廷祕事,西漢嚴禁洩露,因此只有宮廷人員才能接觸到該書。班固家被皇室賜予《太史公書》副本,其中已少了十篇。

    東漢朝廷也曾下詔刪節和續補《史記》。《後漢書·楊終傳》雲,楊終“受詔刪《太史公書》為十餘萬言”。被刪後僅十餘萬言的《史記》,在漢以後即失傳,以後一直流傳的是經續補的《史記》。

    漢晉時期對《史記》也有一些積極的評價,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並沒有把《史記》看得很特殊。

    唐朝時,由於古文運動的興起,文人們對《史記》給予了高度的重視,當時著名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等都對《史記》特別推崇。

    宋元之後,歐陽修、鄭樵、洪邁、王應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讚賞《史記》的文筆。於是《史記》的聲望與日俱增,各家各派註釋和評價《史記》的書也源源不斷出現。

    五、《史記》的文學成就對後世文學的影響:

    1、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

    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會通古今撰成一書,後來的史官紛紛仿效這種體裁而修史。通史家風,一直影響著近現代的史學研究與寫作。

    2、建立了史學獨立地位:

    中國古代,史學是包含在經學範圍之內沒有自己的獨立地位的。自《史記》以後,史學作者繼起,專門的史學著作越來越多。於是,在晉朝的荀勖適應新的要求,才把歷代的典籍分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記諸子兵術,丙部記史記皇覽,丁部記詩賦圖贊。從而,史學一門,在中國學術領域裡才取得了獨立地位。

    3、建立了史傳文學傳統:

    司馬遷的文學修養深厚,其藝術手段特別高妙。往往某種極其複雜的事實,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貼,秩序井然,再加以視線遠,見識高,文字生動,筆力洗煉,感情充沛,信手寫來,莫不詞氣縱橫,形象明快,使人“驚呼擊節,不自知其所以然”。(《容齋隨筆·史記簡妙處》)。

    4、《史記》為中國文學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後代的小說、戲劇中,所寫的帝王、英雄、俠客、官吏等各種人物形象,有不少是從《史記》的人物形象演化出來的。

    5、在武俠小說方面,除了人物型別,它的體裁和敘事方式也受到《史記》的顯著影響後世小說多以《史記》為取材之源。其中比較典型的有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孫皓暉的《大秦帝國》和寒川子的《戰國縱橫》。

    6、戲劇方面,《史記》的故事具有強烈的戲劇性,人物性格鮮明,矛盾衝突尖銳,因而自然而然成為後代戲劇取材的寶庫。

    據傅惜華《元代雜劇全目》所載,取材於《史記》的劇目就有180多種。 據李長之統計,在現存132種元雜劇中,有16種採自《史記》的故事。其中包括《趙氏孤兒》這樣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名作。已經失傳的類似作品,當然更多。到後來的京劇中,仍然有許多是取材於《史記》的,如眾所周知的《霸王別姬》等。

    六、為什麼要讀《史記》?

    現在好多年輕人認為《史記》用文晦澀難懂,讀來無用,且現在快消文化盛行,大家能迅速從一些能刺激眼球的流行文化元素中得到快感,但是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個我看書得來的小故事,看讀史能帶給人生什麼樣的體驗,再看讀《史記》有無必要?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炮製南京大屠殺之前的一段時間裡,有個古板老學究,為人迂腐,好讀史書,聽完前線潰退的士兵訴說戰況後,嘴裡就不斷念叨著“人太少,要出事”,當時朝廷動員人民撤離,老學究捨不得祖業,暫未撤離。當倭人開始圖謀金陵時,老學究便下了決斷,大舉賤賣家產,更是不斷念叨著“人太少,要出大事”。家裡人覺得奇怪,因為當時無論是背井離鄉,還是暫避風頭,大舉賤賣家產的人並不多,大家都覺得總有一天還要回來,不過因為老學究在家積威日久,賤賣家產也沒人敢阻攔。家產變現後,老學究攜家人一路逃至香港。多年後,子孫滿堂,壽終正寢。

    臨終前幾年,老伴問:“為何你當初有先見之明,料定金陵會有大屠殺?”老學究平靜的說:“讀史可知興亡。國戰,倭寇人少缺糧,金陵城大人多。倭兵如果迅速破城,就要短時間內解決數量多於己身百千倍戰俘的口糧,還要終日擔心譁變。虎狼秦兵在長平沒能妥善處理這個問題,成吉思汗更沒想到好辦法,難道小鬼子比他們更聰明不成?小鬼子只會做的更殘忍和醜陋。” 老伴聽後默然不語。老學究繼續道:“有人在史書裡看到的是一派胡言,也有人因讀史而封侯拜相。我頭腦愚鈍,信了一輩子書,從中只看得出偷生保全之法,如今子嗣得以綿延,我也知足了。

    老先生從《史記》中白起坑殺長平戰俘20多萬人得到這保全一家人性命的寶貴經驗,所以說讀史明智,可以知興替,也可以明得失。我們不說非得豐厚百姓,但是關鍵時候能救命啊!

    總結: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記錄了上下3000多年的歷史,能流傳至今,是我們中國民族史學文化的瑰寶,如果沒有《史記》,我們就不可能如此全面的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史,如果沒有《史記》,公元前481年以前的中國,將是一片不可知的洪荒。作為中國人,都應該瞭解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歷史,我們不能預測未來,但是我們能夠從歷史中吸取教訓,能夠在未來走得更好!

  • 7 # 宸欣

    根據《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說法,“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也就是說《史記》記載的是自黃帝年間(無確切年份)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17年)之間三千餘年的歷史。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含十二篇《本紀》,三十篇《世家》,七十篇《列傳》,十篇《表》,八篇《書》,共百三十篇。用太史公的話來說就是:“亦以究天地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報任安書》)《史記》在成書後一直被後人誦讀、研究。體例格式被後世史家繼承效仿,被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在《史記》中創造性地完成了“大一統”歷史理念的構造,奠定了整個中華民族在歷史文化層面上的融合源頭,為後來民族融合大一統帝國的出現打下了牢固的意識形態基礎。

    我們現在一般認為《史記》的作者是司馬遷,但此書的最初構想者是司馬談,而且已經為此蒐集了很多史料,甚至擬定了初步大綱,這個事實本身沒有任何問題。據考證,《刺客列傳》、《酈生陸賈列傳》、《孝景本紀》、《律書》、《晉世家》、《老莊申韓列傳》、《李斯列傳》、《日者列傳》第一作者很有可能就是司馬談。在《史記》成書後,也有很多人為其打過“補丁”,但流傳下來的只有西漢元、成時代儒家褚少孫的版本。

  • 8 # 戰爭8年叫wildbeast

    司馬遷總共花費了整整13年的時間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從漢武帝時期往前追溯,《史記》記載了近三千多年的歷史變遷,這前後林林總總超過了五十萬字。司馬遷在受到李陵事件的牽連後,為了完成《史記》創作,他選擇忍辱負重的活了下來。

    司馬遷史記寫了多少年

      司馬遷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史學家,公元前108年 ,司馬遷繼承了父親的使命,開始著手著書《史記》。《史記》也是中國第一部的紀傳體通史,魯迅曾這樣高度讚揚過司馬遷所寫的《史記》,他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前前後後總共用了13年的時間完成了《史記》的撰寫。在這期間,他曾因受到李陵事件的牽連,被漢武帝判了死刑下獄。當時死刑有兩種方式可以替代,一是拿出五十萬貫錢財,二是選擇以腐刑代替死刑。

      司馬遷拿不出那麼多的錢,但是他又不想要因為自己的死,讓《史記》的創作半途而廢。於是他選擇了以腐刑代替死刑苟活了下來。如果說沒有司馬遷的忍辱負重,就不會有今天的“史家之絕唱”。

  • 9 # 安暖浮生

    《史記》,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 10 # 紅豆史館

    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史學家,其所著的《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上至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記載了30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史學著作中的一塊里程碑。

    司馬遷承接了他父親的志向,繼任太史令後打算重修史書。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馬遷開始撰寫《太史公書》,也就是後來所稱的《史記》。然而,正在司馬遷放手大幹的時候,噩運突然降臨到他的頭上。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李廣之孫李陵戰敗後投降匈奴,漢武帝大怒。司馬遷因向漢武帝解釋原委而被捕入獄,並被處以宮刑,在肉體和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創傷。

    特別可貴的是,因取材太廣泛,司馬遷更是秉持著嚴肅的修史態度,花了很大的精力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了分析和篩選,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

    就這樣,司馬遷自公元前104年起動筆編寫《史記》,歷時14年完成這部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曠世鉅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彭斯祕書確診,特朗普不敢見他,是否在擔心什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