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懂寫詩的海子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一般人通過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早上聽到(或明白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

    這種理解是不對的,而我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是一生都在追求宇宙間的一切法則或真理,“朝”是起點,“夕”是終點,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真理,死後也是無憾了!

  • 2 # 簡秋彌生

    “朝問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語·里仁》。

    《論語》眾所周知,是孔子去世以後,孔子的弟子們一起集體回憶而編寫而成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孔子去世以後,弟子們給孔子守孝,你一言我一語,談論起老師的音容笑貌、點滴語錄,最後就匯成了《論語》。

    所以,《論語》就是老師和學生們之間言行舉止的回憶錄,它的大部分章節沒有順序和關聯。

    但是,回答這個問題,“朝聞道,夕死可矣”,就要涉及到這個“道”究竟是什麼了,那就得從整個《論語》裡理解孔子這裡的“道”。

    孔子的“道”

    有人說,這裡“道”是老子《道德經》裡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這肯定是不太正確的。

    孔子的道,在《論語》裡有“吾道一以貫之”,原文是: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大意就是,孔子說:“曾參啊,我的學說就可以用一個根本的原則貫通起來。”曾參說:“是的。”孔子走出去之後,其他學生問曾參:“這是啥意思啊?”曾參說:“先生的根本原則就是忠和恕。”

    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忠恕之道是“仁”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是儒家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它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促進社會發展的標準,行忠恕,就是行仁德,包括《論語》後面提到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都是對忠恕詮釋與解釋。

    所以,在“朝聞道,夕死可矣”,裡的“道”有君臣之道,交友之道,師生之道,為子之道......是強調人倫道德意義上的價值概念。

    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句話非常著名,簡潔直白,被歷代文人反覆引用。

    從上文我們看到“道”是什麼,在理解這句話,從表面字意上可以直接理解為:“早上聽到了這個人生真諦,就算晚上死去了也自足了。”

    如果引申一下,或者結合整部論語的精神,結合孔子說這句話的語境,“學而思”一下,也可以這樣理解:“今天聽到(領悟)了這個道理,以往不符合忠恕(仁德)之道的所有思想,就要當死去了一樣(讓那些思想不復存在),不能再繼續存在了。”

    -----END-----

  • 3 # 張加兵

    孔子的這句話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是告誡人們,人的一生一定要懂得“善道”,這裡的“道”內涵非常豐富,包括各個方面,無論是早是晚,只要得了“善道”,人生就不會有遺憾了。

  • 4 # 芹草草

    一般認為,意思是早上聽聞大道,晚上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大道,儒家的最高追求。

    但其實,這一句可能有另外的解釋比較合理。因為,聞和達是兩個近義詞。諸葛亮說,不求聞達於諸侯。孔子也說,是聞也,非達也,可見聞達兩個字是近義詞。

    類似疾病兩個字,分開說沒有區別,進行對比,疾是小病,病是大病。

    聞和達,也應該如此。即為,朝達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上實現了自己的理想抱負,晚上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

  • 5 # L歷萬

    我覺得聖人很少,何必強求,不必為了很少人能做到的事情強求自己,大家都是普通人,但若真認為朝聞道,夕死可矣,那也真令人欽佩,

  • 6 # 廿由八晒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能夠早日得悟大道致理,晚生何幸之有。

    (孔子在當時提出“克己復禮”必然有其社會環境及形勢需要一面,而在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裡,能集中體現出孔子當時在以身作側率先垂範,而且其思想及言行在朝聞道夕死可矣這一言語中把克己復禮表現的淋漓盡至)

  • 7 # 潤慈亭

    朝聞道 昔可死矣。出自《論語》,表面看說的是早上聽聞了真理,晚上死了也不遺憾。其實不是那麼膚淺,如果這樣沒有人聽“道”了,因為聽了“道”晚上就要死了。這句話的含義是,年輕的時候聽聞的了真理,到了人老了,晚年死去了,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因為了解了宇宙人生的真理。

  • 8 # 路得是我

    我想首先要明白的就是什麼是“道”?約翰福音說道就是上帝。也就是真理。第二是“死”,死有第一次肉體的死亡和第二次永遠的死亡,也就是地獄的刑罰。第三要明白的是“聞”這個動作,如果只是聽到了這麼簡單,那麼就還是死,並且是第二次的死;如果是聽道且行道,也就是聽到上帝的名字並且承認上帝的名,相信向上帝悔改,那麼及時暫時肉體死亡了,將來還會在天堂裡不至於下地獄。

  • 9 # 165的春天是亮亮的

    這是來自於《世說新語》來,形容周處的改過自新後的一句話。我早就看到了!

    古人呢,認為在任何時候去學習,知聞道理都不晚的!

    所以說:早上懂得道理,晚上就是死了都是可以的!

    這個周處,是當地的第三個惡!人們都不喜歡他,但是他後來醒悟了,開啟了智慧,反而成了人們口中的榜樣了!

    現代人,有很多時候,進入了一個誤區:非得要自己的孩子,在小時候,就懂得很多很多道理;其實,並不是如此!學習永遠是終身的!

    不慌不忙,從容面對!

    而且吧,一個人是允許犯錯的。你不犯錯,就不知道這是錯啊!

    現代人又進入了一個最大的誤區:那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從小到大,什麼錯都不能犯!結果呢?讓自己活得很累,讓孩子們不知道是非!

    可怕可怕呀!

  • 10 # 使用者素食翁

    2500多年前,釋迦牟尼在菩薩樹下悟道成佛,但他覺得他所悟之道法尚不能被世人接受和理解,於是準備進入涅槃。經梵天王勸說才同意留世說法,一說便說了49年。

    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證明這時候的孔子還沒有悟道(聞道),而又非常渴望悟道。孔子說他“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證明他在70歲的時候已經聞道(悟道),成為聖人(70歲之前他還是凡人)。

  • 11 # 心一易學

    “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名言,一句話七個字,講出了人生在世什麼才是最可貴的東西。

    有人可能會說,什麼也沒有活著重要,聞不聞道不重要,只要活著就行。活著,固然重要,孔子也沒有否定這一點,只不過孔子說人要有意義的活著才不枉活一生。“道”是什麼?“道”是道理,在“天、地”是指自然規律;在“人”是指人生的道理。

    這裡的“道”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指人生的意義,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以,孔子這句話可以這樣解釋:人生在世,能夠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重要,即便是是早晨懂得了人生的意義,晚上死去也不枉此生。那麼,什麼才是人生的意義呢?

    經過兩千年的文明演化,我們當今社會人們已經形成了一致認同的人類文明價值觀,即使各國之間仍然存在著制度差異,但是任何體制都無法否認人類社會既定的文明成果,即人類文明價值觀。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等”,這些當然不是西方的專利,我們的大街小巷也張貼了這樣的內容。講到這裡,有人會說:孔子所說的“道”是這些內容嗎?

    以孔子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主張“仁、義、禮、智、信”五常為做人之本,這裡強調一下,不要動不動就把中國傳統文化冠以“封建”之名。“仁愛”就是普世價值!“正義”就是普世價值,禮之“文明”、智之“向善”、信之“契約”都是普世價值。中華文明之所以延續至今,就是這種延綿不絕真正的東西在維繫!

    “朝聞道,夕死可矣”指的是每一個個體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夠真正體會領悟了“道”,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那麼這個社會會是什麼樣子呢?邪惡遠離,文明昌盛,世界大同!

  • 12 # 國學文脈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來自論語里仁篇,孔子說的。很多的解釋是:早上聽了這個道,晚上就死也不怕了。還有更滑稽的解釋,把這個道和《易經》《道德經》的道,聯絡到了一起。很多的解釋,都錯了,這就是斷章取義的弊端。搞得後人甚至都在懷疑孔子的智商了?十級傷殘也不至於說出這樣的蠢話啦。

    要了解這句話,得看里仁篇,里仁篇從開篇到4.15節【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共十五節,都是記錄孔子跟曾子的一次對話。所以要學習理解,就要全部放一起參考學習。

    孔子簡介

    孔子說的道是什麼?曾子已經用倆個字概括了,就是忠恕二字。而要具體的瞭解忠恕的內涵,就要看4.1節到4.15節全部對話內容。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也在其中。

    那早上聽了這個忠恕之道,就晚上可以死了嗎?不可能,孔子的原意也不是叫人去死。這麼解釋的人,孔子在天有靈,非吐血不可!那些把道說的那麼高深,和《道德經》或者《易經》相聯絡的人,也只能說太聰明瞭!

    所以,【朝聞道夕死可矣】,正確解釋應該是這樣;今天聽了這個道理,以往不符合這個忠恕之道的所思所想,就要當死去了一樣,不能再存在啦。

  • 13 # 紅葡萄藤藤

    朝聞道,夕死可矣。

    道的本身是規則,而這裡更多指的是明晰規則之後對於事物闡釋,可以說成是,解惑,明晰。

    人之一生,享樂是人的普遍追求之一,探求事物的緣由也是人最普遍最渴望的東西。

    人之一生,為何而生?為何而死?想知道為什麼別人牛逼一生,我卻苦逼一輩子?為什麼她不愛我?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是得不到承認?為什麼光速是恆定不變的?為什麼人這麼渺小?

    各種各樣的為什麼,不在無時無刻折磨著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人。

    他們吶喊,他們咆哮,他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這個天地要這樣對他們,他們不知道這個天地蘊藏著哪些奧祕,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他們悲呼自己能力的弱小,他們苦惱甚至懊惱為這些不知道的東西吸引著他們的東西鬱鬱寡歡。

    而聞道,意味著,這些東西都將得到解釋。知道了也便了無遺憾。豁然離世。

    聞道而死,也從來是那些對於未知,對於迷惑未解的人,極度渴望的過程。

    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一種追求,每個人追求的點位不一樣,有些人只想為一人或某個事業某個過程傾盡一生,講究實在,貼合現實,而恰好他們也做到了。

  • 14 # 神祕的眼睛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中“道”指的是宇宙間的一切法則、道理。即“道可道非常道”。而並非是一般人通過字面意思所理解的“早上聽到(或明白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論語·里仁》的這一章在一些大學古代漢語教材(如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沈祥源主編的《古代漢語》等 )中未作任何註釋。不作解釋,可能是編者認為這句話字面意思都不難理解。我們在給大學生講授這一章時,先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以作調查,發現學生基本上都這樣解釋這句話:“早上聽到(或明白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如 果進一步問“明白了(或懂得了)一個道理(或真理)就可以去死,這值得嗎?我們願意這樣做嗎?”學生這才意識到這樣的理解是不合情理的。一個人一生要明白的道理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明白一個就去死,那不知要死多少回。同時明白了道理不是為了去死,而是為了更好地去做事。這句話楊伯峻《論語譯註》也未作詞語註釋,只是譯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這跟一般人的理解基本上一致。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有些想當然 ,細究起來又發現這樣理解不合事理邏輯,本來是一句內涵豐富深刻的名言,這麼一理解反而索然無味了。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對這句話的內涵作進一步的探索。

    今天我們談論人生觀、價值觀時常說 “為真理而死”、“為正義事業而死”、這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的深刻內涵。這句話千百年來激勵著仁人志士為國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就在於它深刻地揭示了“知”和“行”的關係。《禮記》也說:“博學之,審問之, 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前四句可用一個“知”字概括,學習的目的不是停留在“知” 的階段上,而是要在“知”的基礎之上“行”,即去做,去實踐,達到“學以致用”。這樣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就應該理解為“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 使晚上為它而死也可以(或死而無憾)。”楊伯俊的翻譯沒有揭示出“知”和“行”的關係 ,只是停留在“知”上,知道了就去死,不得其所。

      基於上面我們對“朝聞道,夕死可矣”的理解,對“道”和“死”作如下解釋。

    先說死

    “死”在“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中是動詞的為動用法,意思是“為……而死”。 “死 ”的這種用法《論語》中還有幾例。

      (1)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論語·憲問》)

      (2)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同上)

      第(1)例“死”後有賓語“之”,“死之”即“為之(公子糾)死”。 第(2)例“死” 後省略了賓語“之”,“不能死” 即“不能為之(公子糾)死”。

    再說道

    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常用詞中“道”的第二個義項是“到達某種道德標準或思想標準的途徑” ,其書證即為“朝聞道,夕死可矣。” “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孔子的道德標準,什麼是“仁”,如何才能達到“仁”在《論語》一書中講得很清楚,孔子甘願為“仁” 去“死”,決不會是為找到達到“仁”的途徑去“死”。把“道”理解為“到達某種道德標準或思想標準的途徑”,是講不通的。

      《十三經注疏》 把“道”解釋為“好的政治局面”(即“有道”)。

      《十三經注疏》中“朝聞道,夕死可矣”一章注為:“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疏為:“ 此章疾世無道也。設若早朝聞世有道,暮夕而死可無恨矣。言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也。”這 一理解應該說是合乎歷史的,其中“死”不作“為動用法”講。從《左傳》、《史記》對孔子的記載以及《論語》一書中孔子的言行可知,孔子一生席不暇暖,周遊列國,不為做官, 旨在行道。但是當時沒有哪一個國君能夠真正實行孔子的政治主張,他的“仁”的思想學說得不到統治者的貫徹執行、治國理想得不到實現,這是孔子一生最大的遺憾。他的有生之年無法看到“仁”道的實行,無法看到天下大治的政治局面,即“將至死不聞世之‘有道’。” 如果孔子能夠看到他的“仁”的政治主張得到貫徹因而天下大治(即有道),哪怕是剛剛聽到,他也會死而無憾了。這一理解應該說是合乎歷史的,但這種理解都是就孔子自身的人格精神而言的。這句話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道”的含義遠非止此。

      楊伯峻把“道”解釋為“真理”  ,就今天這個時代看沒有錯,但孔子時代是不興這麼說的。 一般人把“道”理解為“道理”,但是一般的道理不值得人們為他去死,究竟是什麼樣的道理值得人們去為它獻身呢?我們應該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來解釋詞語,把詞語放到具體的歷史語言環境中去理解,即把“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放到《論語》這個大環境中去理解,也許才能得到更為合理的解釋。

      《易·說卦》說“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儒家的為人之道就是“仁義之道”。歷來統治階級就是以“仁義之道”來治理天下的,正人君子也是把它當作修身立己的準則,“滿口的仁義 道德”。

      這樣,“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就可以直譯為“早上明白了仁義之道,晚上為它去死也可以。”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的道德理想,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朝聞道,夕死可矣 ”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 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這一內涵從孔子的一生、從《論語》一書的思想精髓中可以得到印證。

    首先,“朝聞道,夕死可矣”重在“行”,即實踐。

      一方面,孔子一生棲棲遑遑,周遊列國,席不暇暖,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統治者的採納,不得已,轉而講學授徒,希望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通過他們去宣揚他的思想學說,去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孔子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 政治主張、實踐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後已。“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反映了孔子一生對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執著追求。孔子為“道”而生,為“道”而死。

      另一方面,“仁”作為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孔子從來不輕易以“仁”許人。跟孔子同時代的人沒有被稱為“仁”的。在孔子看來能夠達到“仁”的 都是古之聖賢:泰伯、文王、微子、箕子、比干、管仲。這些人的行為都關乎天下國家大計 ,關乎人民的生活疾苦。他評價一個人是否“仁”是重在其政治功績的。但是,“仁”作為一種道德修養,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們可以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以“仁”的諸方面的美質要求自己,一步步的向著最高境界靠攏。人的道德修養就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止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 ,不亦遠乎?”《論語·泰伯》)一個人只有勇敢地挑起“仁”這一重擔,不斷剋制自己的 慾望,嚴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同時還要自覺地按照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和行為習慣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能超越禮儀去行事,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克己復禮為仁,一 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堅忍不拔的走完這一艱難的過程,就一定 能夠達到“仁”的最高境界。(“仁者先難而後獲。”《論語·雍也》)這一艱難的過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生,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則是世世代代。“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 會”可以說是孔子道德理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繼續,這個過程不會終止,只有不斷的提高, 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其次,“朝聞道,夕死可矣”強調犧牲精神。

      一個人有志於“仁”,他就會終身實踐,毫無怨恨,毫無遺憾(“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為了追求“仁”的最高境界,甚至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志士仁 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這就是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 修養,且高置於生死之上。

      後來孟子發展了孔子的這一思想:“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義”是“合理的事、應該做的事”。“捨生取義” 就是為了正義事業,為了他人利益、全民利益、國家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仁”是人的內在本質,“義”是人的外在的行為,二者是統一的。知道了仁義的道理,就要 終身實踐它,甚至於為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無怨無悔。

      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捨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註腳。

    《世說新語·自新》 說周處年輕時凶狠強暴被義興人稱為“三橫”之一。後周處有悔改意, 但他怕光陰已虛度,最終無所成就。當時文壇有名的陸雲說:“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 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邪?” 陸雲以“朝聞道,夕死可矣”勸浪子回頭 ,只要立志向善,就不必擔心美名不揚;一旦覺醒,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就下決心去做。周處最終成了忠臣孝子。以“知”與“行”的關係去理解“朝聞道,夕死可矣”就不會迷惑不解了。

  • 15 # 向左叨扒嘮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句話。《論語·里仁》的這一章在一些大學古代漢語教材(如王力主編的《古代漢語》、沈祥源主編的《古代漢語》等 )中未作任何註釋。不作解釋,可能是編者認為這句話字面意思都不難理解。我們在給大學生講授這一章時,先讓學生講一講自己對這一章的理解以作調查,發現學生基本上都這樣解釋這句話:“早上聽到(或明白了)一個道理(或真理),晚上死了也可以(或行)。”如 果進一步問“明白了(或懂得了)一個道理(或真理)就可以去死,這值得嗎?我們願意這樣做嗎?”學生這才意識到這樣的理解是不合情理的。一個人一生要明白的道理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明白一個就去死,那不知要死多少回。同時明白了道理不是為了去死,而是為了更好地去做事。這句話楊伯峻《論語譯註》也未作詞語註釋,只是譯為:“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這跟一般人的理解基本上一致。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有些想當然 ,細究起來又發現這樣理解不合事理邏輯,本來是一句內涵豐富深刻的名言,這麼一理解反而索然無味了。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對這句話的內涵作進一步的探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寫了一部小說,把神仙都寫成了很有心機的壞人,大家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