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寄暇學宮

    長年在周樹那個地方生活的人,說話總是或多或少得有那麼點兒犀利,一不小心就會觸動到某人哪根脆弱的神經。

    查閱“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語,實出自《論語》中《陽貨》一篇。本意當是孔子給兩千年之後所做的預言而已。

    魯子曾經在《關於婦女的解放》做過註解: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將女子與小人歸在一類,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親。後來的道學先生們,對於母親,表面上總算是敬重的了,然而雖然如此,中國為母的女性,還受著自己兒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輕蔑。

    魯子生活的年代太過久遠,當是沒有聽過“窮養兒子富養女”的論調。一句“我父母養我不花錢”,便知女兒的確比兒子難養也!兒子只不過是吃土坷垃長大。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故此孔子把“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語,置於《論語》中《陽貨》一篇之中。“陽貨”實則就是赤裸裸地索要財物。

    魯子生活的年代太過久遠,全然不知今日之事。彼時母親尚且有著兒子贍養敬重,如今兒子娶妻之後自養已無可能。

    一言不合便以離婚相向,此謂之“近之則不遜”;夫倘若應之則斥之為“渣男”,此便謂之“遠之則怨”!

    彼時母親只是受著自己兒子以外的男性的輕蔑;今時卻又增加了來自年輕女性的輕蔑。

    這便是現在的男子漢大丈夫內心的苦痛,卻只是現在的女子的一般的抱怨。在沒有改變唯利是圖以前,這苦痛和抱怨是永遠不會消滅的。

    孔子沒有研究過婦女問題,倘使必須讓我替他說幾句,其實也就只有這麼一點兒空話。

    【安得使予多暇日,重讀古人寄來書】

  • 2 # 齊嶽評讀

    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全句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要準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必須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把握孔子的這句話是對誰說的。孔子之後,儒家思想成為封建君主治國理政的道統基礎,漢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在這裡“女子與小人”不是泛指女性和所謂的“小人”,而是特指圍繞在君主身邊,依託君主的寵信生存的那些人。“養”的意思就是培養。

    “不遜”的意思是沒有規矩,或是壞了規矩。“怨”就是埋怨、抱怨、怨恨。

    整句話連起來的意思是,君主身邊那些受寵信的人,難以培養信任,對他們太親近了,容易壞了規矩,時刻與他們保持距離,則會心生怨念和嫉恨。

    這句話放到兩千年後的今天也依然有借鑑的意義。就是告誡身居上位者,要處理好與身邊親近之人的關係,不近亦不遠。處理好這些,才能讓自己的權力不受腐蝕,不會外洩,避免滋生圍繞自己身邊的不利因素!

  • 3 # 張舒雜談生活百科

    答、論語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真實含義是:“女子與小人”,不是指所有的女性和廣泛的指,那些不良無德的人。而是孔子在此時特指衛靈公夫人南子和衛國大夫彌子瑕等奸佞小人。

    因為,她畢竟是君夫人,跟衛靈公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還有一點,那就是如果孔子去做彌子瑕的家臣,那就只是為彌子瑕一人所用;如果是被南子重用了,那就能夠在衛國實現自己的抱負。兩相比較,孔子拒絕了彌子瑕,最終選擇了去見南子。有知人知明的南子至少在表面上,對於孔子還是恭敬的。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各國君主需要的是鐵與血的制度和獨霸天下的利器;需要的是爾虞吾詐、勾心鬥角的權謀術。而孔子推崇的是“仁”道,要以德服人,建立尊卑等級制度。他與南子、衛靈公、彌子瑕等人的所思所想所行,必定是大相徑庭。而愛好虛榮和沽名釣譽的南子和衛靈公,又要做出一副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樣子。所以孔子在衛靈公處,就只能被當作花瓶束之高閣,好吃好喝好招待的侍候著,但就是不重用他。

  • 4 # 還有點理想

    我們都知道孔子著名的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的思想主張是"仁者愛人也",所以孔子是不會貶低女人與小人的。《大學》裡講: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孔子所說的"小人"是指"未修身"所有人,"君子"是"小人"通過修身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境界,才是"君子"。我們天生都是小人,君子是從小人而來的,沒有天生的。這與我們平常理解的,道德水平低下的小人是有本質區別的。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子貢聰明,很容易看到別人的弱點、缺點,而且還喜歡到處說別人的弱點、缺點,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揭短、八婆。這種人在平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在討論別人的同時,自己也會被別人討論。這絕對是人類的惡習。

    這種行為的危害是什麼呢?

    我們俗話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常常是以訛傳訛,螞蟻被傳成大象,歪曲事實,給別人生活、形象造成負面影響。因負面影響導致怨恨、仇恨的產生,最後暴發衝突。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是受益的,大家都是受害者,所以孔子明確地批評子貢。

    子貢你到處說別人壞話,論長論短,你就那麼好嗎?我反省自己的缺點都忙不過來,哪裡有時間去關心別人的缺點。

    《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從子貢的身上看到了問題,那麼這句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見到比我賢德的人,向他看齊,見到不賢德的人,不是去指責、批評別人,而是內自省。

    《道德經》: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

    意思一樣,賢德的人是我們學習、效仿的榜樣,而不賢德的人不是我們批評、指責的物件,而是我們照的鏡子,在鏡子中看到的是自己,不是別人。

    說了這麼多,主要是想把孔子的立場表達清楚,他是愛人的人,是化解矛盾的人,而非製造矛盾的人,所以"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是貶低女人和小人於理不通。

    孔子所說的"小人",並不是指壞人,而是思想行為不能突破"得失"的人。"得失"價值觀的缺陷是得之喜、失之慮,由"得失"產生的情緒、習慣是誘發人性惡的根本原因。

    "得失系統"的本質是個競爭系統,由得的多少而形成等級金字塔、階級思想。

    當我們在世俗中獲得"成功"以後,容易形成自高自大、驕傲自滿的情緒、習慣,容易放縱自己、為所欲為,很容易引發災禍。同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三朋四友要跟你混吃混喝、借錢,競爭對手把你當眼中盯,欲除之而後快,小偷、劫匪把你當成了發財的目標。而為了維持"得"的地位,保護既得利益,人會變得冷血、吝嗇,處處堤防,會不擇手段保護"得",身心累於"得"。

    當我們在世俗中"失敗"了或離成功很遠,人會痛苦、埋怨,容易形成懶惰、厭世、暴躁的情緒、習慣。這時親朋好友都遠離你,繼而孤獨、無助,很容易挺而走險,變成小偷、劫匪類的壞人。《易經》裡講"否極才會泰來",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人的情緒、行為習慣,很容易擦槍走火幹壞事,身心困於"失"。

    成功的人因"失去"或害怕"失去"痛苦不堪,未成功的人因"未得"、"求而不得"痛苦不堪。然後為了"得"不擇手段、坑蒙拐騙、無惡不作、無所不為、喪失人性,最後給自己、家人帶來災難、禍患,這才是孔子想要表達的的意思。

  • 5 # 時尚達人老許

    論語中“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語出《論語.陽貨》,因對“女子”與“小人”釋義的分歧,這一句歷來被誤解最多。孔聖人也因此被扣上了貶低婦女的帽子。實則不然,這一句完整的表述應當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唯有與“小人”、“女子”的關係最難為處理,距離太近了容易逾矩失禮,太遠了又容易招致怨恨。

    儒家所講的“大人”、“小人”並非現代意義上的“成年之人”、“心術不正之人”。在儒家的話語語境當中,“大人”即是“賢人”,是道德修養達到一定程度的賢者;與“大人”相對的“小人”,同樣也是就道德修養而言,是指道德踐履不如“大人”自覺的平常人。這樣的人不懂剋制,邊界模糊,自然不可太近或太遠,若即若離是最好的距離。

    孔子被譽為聖人,“聖”言其德,“人”言其日用生活。聖人之德不離於日用生活,在日用之間彰顯、落實其德行。聖人之德縱然是與天地同德,但總歸是生活在塵世,不免也會煩惱於男女情愛。“小人”尚可若即若離,身邊的女子,如何若即若離?

    聖人將“小人”、“女子”放在一起講,是就二者“近之則不遜,遠則怨”的效果表現來說的。並無貶低之意。

  • 6 # 囧拌鮮

    孔子這句話的原句是: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因為《論語》的這句話,有人就解讀為孔子歧視女性,甚至認為孔子是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孔子一貫的思想是平等、仁愛,愛人如己,他怎麼會歧視女人?

    孔子深為推崇《詩經》,在《詩經》第一篇裡,孔子就選的是《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子修訂整理的這部著作裡,很多篇幅都在歌頌女子的青春美麗、大方善良,歌頌當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的浪漫氛圍。一個將“窈窕淑女,君子好速“這樣的優美和浪漫的句子放在全書第一篇的孔子,一個對女性美著力誇讚、對愛情大加謳歌的孔子,會是歧視婦女的人嗎?

    孔子從小就是母親獨自把他撫養大,他尊重母親,能瞧不起女人?有人根據古文特定的語法,例如:“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推定“女子“和“小人“是意思相近相似的詞。按照“人之陽曰男,人之陰曰女”,這裡的“女“其實是一個形容詞“陰性的“,“女子“就是“內心陰險狡詐的人”,全句就成了;那些內心陰險狡詐、人格卑齷齪的人是最難以相處的。親近他們,他們會無禮;疏遠他們,他們又會怨恨。

    另外,孔子批判的是被“養“起來的狡詐卑鄙小人。

    孔子是在衛國之行後發現自己不僅被衛國君主欺騙了,還被衛國君主身邊的小人仗勢愚弄。孔子於是指責衛國君主聽信身邊小人:“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離開衛國之後,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那這後面一句怎麼解釋呢?就是說你作為一個君主,對那些後宮沒什麼本事的拍馬小人太親近了,他們就會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開始用權力胡作非為,而你疏遠她們吧,她們又要埋怨,是非常麻煩的事。知道了這些歷史背景和人生經歷,再看看孔子的衛國之行,一切都明白了。

  • 7 # 藝緣堂主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這句話經常被引用,也最多被誤解。有人說那是孔子不尊重女性的證據;有人說,那證明孔子是養生專家,是在說女人和小孩的身體柔弱,容易得病,“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則是說流行病原理。凡此種種誤解,都是出在“養”字上。何為“養”?就是兩個人的關係從陌生到熟悉,要有個培養共同話語、培養感情的中間過程,那個過程就是養。所以,孔子的話翻成大白話,就是:唯女子與小人不好相處呀,真是麻煩!怎麼處都處不成哥們兒!

  • 8 # 令狐西坡

    這句話常常被世人引用,更多的是作為對女性的調侃之語。開開玩笑沒問題,認真你就輸了。

    其實,單單從字面上來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一些問題。我們知道古代漢語的詞彙基本是單音節的,現代漢語才以雙音節為主。比如古代漢語中的“妻子”一詞,就是包含兩個單音節詞“妻”和“子”,即老婆和孩子,這和現代漢語僅僅表示老婆的“妻子”截然不同。

    瞭解了這個基本知識之後,我們回頭再來看這句話,你發現什麼問題沒有?對,我們習慣性地把古代漢語中的”女子“等同於現代漢語中的”女子“,認為這兩個詞是一樣的。但是,能一樣嗎?

    其次,這句話出自《論語》,我們還必須瞭解另一個基本知識,即論語是語錄彙編,記錄的是孔子本人和學生的一些言論,基本都脫離了必要的語言環境。即:孔子說了某句話,這句話是什麼時候說的,是在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對誰說的,有什麼影響等等,這些要素基本沒有交代。

    第三,我們知道《論語》的成書年代,是在戰國時代。那個年代,紙張還沒被髮明出來,文字是用刀刻在竹簡上的。一部書由很多竹簡組成,竹簡用牛皮編成的繩索串接,年代久遠了,繩索腐朽脫落,後人在重新編排的時候,難免會發生一些組合錯誤的情形,這就是"錯簡“。同樣的原因還能產生另一個問題,即”漏簡“,即有些竹簡在這個過程中不可逆地遺失了。《論語》中的有些話讓後人百思不得其解,殊不知原本沒有邏輯關係的兩句話串在一起,再強的理解能力也只能強行解釋。

    綜合以上原因,可以得出一個什麼結論?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已經不可考證,比如符合邏輯的解釋是孔子對某個人說了一句話,說你兒子和小人一樣難侍候啊,親近他,他不懂得尊重我;疏遠他,他還來抱怨我。

    為什麼要把”女子“解釋成”你兒子“?因為”女“在古代漢語中不但代表女性,同時也是”汝“的通假字,即”你“的意思。女子=汝子,即你兒子,沒毛病。

    這樣的解釋一點都不高深,但是沒辦法,沒有更合理的解釋了。

  • 9 # 文人詩雨

    其實,在解釋任何一句話的時候,都必須要考慮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合情合理。在歷來的諸多譯文中,將“女子"譯為“女人"是錯誤的。《論語 》中提到“女”字共十九處 ,其中有十八處當“汝 ”講 ,

    大多數人認為“小人 ”是與“君子 ”對舉的 ,指道德低下和品質低劣的人 ,在《論語 》中 ,小人的醜惡常與君子的美善並提反襯。《論語 》中提到“小人 ”共二十四處 ,其中二十處是與君子對舉的 ,如“君子成人之美 ,不成人之惡 ,小人反是 ”、“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慼慼 ”等等。沒有與君子對舉有四次是單獨出現的。仔細分析起來,其意義也絕非現代漢語中所講的地位較低的人與品質卑劣之人。可意指“無德之人”和“老百姓”,考慮當時的背景,可以引申為地位低下,思想高度不夠的人。

    因此,這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只有你們幾個學生和思想覺悟低下的人一樣難以教養,教給你們淺近的知識就不謙遜,教給你們深遠的知識就埋怨有人斷章取義。

  • 10 # 三無小師弟

    全句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所以孔子已經把“難養”的原因完整解答了。

    至於很多人拿這句話攻擊孔子貶低女性,則是連基本中文語意都不通的表現。

    第一點:唯在句首是作為語助,無實意,沒有什麼“只有”的意思。

    第二點:“女子”在先秦指的是未嫁少女或是女兒,而論語中是把已嫁女性稱為“婦人”的,當然不在其中,女子逐漸泛指女性是後世的用法。孔子這是借少女不成熟的表現說明問題,根本談不上貶低所有女性。那些牽扯孔子母親的要麼失了智,要麼缺了德。如果連女孩和女兒缺點都說不得,說了就是貶低全體女性,那所有老師和老爸都沒法當了。

    第三點:“小人”本意是指地位低下者,但和“君子”一樣,早被孔子革命性的改造為對個人品質而非身份的定位。而且既然小人與女子相對,專指男性,為什麼沒人說孔子在貶低男性?因為這樣左棍沒法煽動所謂的“政治正確”反孔反儒。顯然說孔子貶低女性純屬無事生非、先殺後判的立場先行,最終目的是為了反儒反華。

    這句話的準確解讀應該是:不成熟的女孩和品質差的男人都很難相處,親近了會蹬鼻子上臉,疏遠了就要黑你。

    所以啊,有些話不可只看一半,就算窺全貌也要三思而後定。

  • 11 # D東哥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一則諺語,是孔子所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女人和小人都很難以相處,如果跟他們相處太近,你就會不懂得謙遜,不尊禮節,如果與他們疏遠的話,他們就會埋怨你。

  • 12 # 非員工老闆也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一則諺語。

    完整表述見於《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要理解孔子的意圖,必須回到歷史的語境,準確把握孔子的說話物件。“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的說話物件是“君子”中的“人主”,“女子與小人”不是泛指所有的女性和“小人”,而是特指“人主”身邊的“臣妾”,亦即為“人主”身邊寵幸的身邊人。

    孔子強調:“人主”要管理好國、家,務必注意防範和駕馭身邊的“女子與小人”。[

    女子:並非泛指女性,特指“人主”所寵幸的身邊人。

    小人:陰私滿腔,與君子恰好相反之人,論語裡稱這類人為“小人”。

    養:古代的“養”字,指修身養性,這裡的“養”是指培養,修養,養浩然正氣。

    孔子說:“女子與小人,他們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難養身、心、性、命,所以與之相處要有遠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禮,壞了規矩;過於遠離,又容易招致怨恨,而不利於儒學的傳承。

    孔子所說的"小人",並不是指壞人,而是思想行為不能突破"得失"的人。"得失"價值觀的缺陷是得之喜、失之慮,由"得失"產生的情緒、習慣是誘發人性惡的根本原因。

  • 13 # 尼古拉斯憶心

    每當有人問到這問題時,我總是反問他們:“此句話的重點就在一個 ‘養’字,你知道這句話的‘養’字究竟是養什麼嗎?”每次他們被我一問就愣住了!其實這“養”字並非指“教養”或“養育”的養,而是指孟子所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養”,是“養氣”的意思。

    然而孔子之所以點出這個要害,並非要放棄小人的意思,而是要眾生們知道自己的習慣已經本末倒置,好重新調整作息,以便養好一身精氣神的意思,更是要善人君子們多多體恤小人的無知,給予必要的誘導與協助。 這句話另有一個言外之意,是說如果一個小人,有朝一日能夠浪子回頭金不換,徹底地一改前非,最後竟然被他養起了一股浩然之氣來,這個“小人”的勇氣與智慧,反而比我們這些自認為正常的人還更可敬的呢! 這就好比有人說:“一個曾走入迷途的人要有高的成就是很困難的!”您認為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在歧視他們呢,還是在勉勵讚美他們呢?我想應該是後者吧! 那麼女子為什麼比較難養出一股浩然之氣呢?因為成功男人背後的那個女人,整天要為家庭煮飯、洗衣、打掃、料理一切家務,還要替家族傳宗接代生小孩,生一個小孩氣血大虧一次、生兩個氣血大虧兩次,接著還要餵奶、把屎把尿地辛勞,加上女人屬陰,陽氣較弱,情緒較多,每個月氣血還要再虧一次,因此培養充沛的氣相對困難。

    若是還被這名弱女子養起一股浩然之氣來的話,那真是更值得我們欽佩的! 因此可知,孔夫子所說的這句話,實在是勉勵、褒獎這兩種人奮發向上的精神,讓他們更要提起滿腔的豪情去突破困境,也讓善人君子們多多體恤他們的困境,時時給予適當的幫助,而不是貶抑他們,或是要他們自暴自棄的意思。 讀聖賢書有時要品味“言外之意”,才不會錯失聖賢真正的苦心。希望炎黃子孫能用更正見的眼光,看待中華民族老祖宗的智慧與胸襟。

  • 14 # 簡秋彌生

    孔子確實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後面那句“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這句話,向來被很多人作為孔子歧視女性的言辭來看,爭議最大。

    弄清這句話,就必須弄清孔子說的“女子”與“小人”到底是什麼

    小人

    《論語》裡的“小人”絕對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小人”,口蜜腹劍、暗箭傷人、損人利己、心胸狹隘、睚眥必報、阿諛諂媚、趨炎附勢........

    《論語》裡的“小人”是相對於“君子”而言的,是指道德上沒有那麼高尚的人,也就是普通人。

    在《論語》裡,經常使用“君子”與“小人”的對比,主要是為了凸顯“君子風度”,比如: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女人

    歷代先賢對這句話解讀也各有不同:

    魯迅先生曾在《關於婦女的解放》中寫過這樣的話: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將女子與小人歸在一類,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親。

    後來的道學先生們,對於母親,表面上總算是敬重的了,然而雖然如此,中國為母的女性,還受著自己兒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輕蔑。”

    魯迅先生這裡的批評,是針對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對婦女的歧視和壓迫,所作出的控訴,把這個不平等的社會現實,一直追蹤到孔子這裡。

    錢穆先生把這句話翻譯成:只有家裡的侍妾和僕人最難養,這是一個經驗之談。

    楊逢彬先生認為:當時文獻的大量證據說明,這裡的“女子”是通指一切女性。

    孫欽善先生有不同解釋,他認為:這裡的“女子”是女兒之一,小女生。

    他認為:

    1.從孔子講的孝道而言,他要求以敬為主,不能光是養,因此對母親之類的長輩他不會用“難養”這個不敬的詞,否則就是自相矛盾。

    2.符合嬌生女兒的心理共性,經驗面很寬,有大量的例證。

    3.古文中,“女子”可以泛指女性,也有專指女兒的例子。

    李澤厚先生有個說法,他把“女子”理解為一切女性。

    不過他認為這並不是歧視,而是“相當準確地描寫了婦女性格的某些特徵”,重點是在後面的那句“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並沒有一棒子打死地對女性下結論,他說的“難養”指的是這種近不得也遠不得的狀況。

    個人理解

    我作為女性,說實話,真的覺得孔子這句話總結的非常到位,女性的心理就是這麼難以猜測,就像那句歌詞“女孩的心思你別猜,你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

    你看,大部分女性都喜歡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雖然很多時候,打扮精緻靚麗確實是為了討好自己,但是很多時候也確實是在吸引異性的注意,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嘛。大部分時候女人打扮光鮮亮,還都是在出門見人的時候。

    但是呢,如果對方有不當地注視、言行,女性又會覺得受到極大的侵犯。

    真的就像有些人“你對他過於親近了,他覺得你有所謀,覺得你不是個正人君子;可如果你對他保持距離,他覺得你疏遠他,看不起他。”

    這種心理是矛盾的,就像心理學上說的“邊界感”一樣,這個“邊界”確實比較難拿,孔子在“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實在是說的很貼切。

    所以,2000多年前的孔子真的是有見地,這分明就是對人性的一種智慧的洞察。

    -----------END-------------

  • 15 # 照鑑歷史311

    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孔子是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享譽海內外,是華夏的靈魂人物,他的一些言論至今仍被奉為圭臬,例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等,但是孔子有一句話卻頗有爭議,就是那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句話原文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遜,遠之則怨。”出自《論語》。對這句話的解讀可以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很多人把這句話解讀為孔子歧視女性,把女子與小人並談,甚至認為孔子是男尊女卑的始作誦者。

    家裡的“外人”偶爾也會把孔聖人的這句話搬出來,陰陽怪氣兒地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切!

    照鑑對這句話初始也不太理解,後來讀了《孔子傳記》、《論語》等一些史料,對這句話有了新的認知,僅談一點淺見,以之拋磚引玉。

    (1)人格卑下的人

    是“君子”的反義詞。指喜歡搬弄是非、挑撥離間、落井下石道德敗壞人格卑下之人。

    (2)古意指身體矮小的人。

    小人是指古今歷史上或傳說中身體特別矮小的人,例如“小人國”裡的小人兒。

    (3)對兒童的稱謂。

    從前有時會把兒童稱為小人,如把兒童愛看的連環圖稱為“小人書”。

    (4)是古人的謙稱。

    古人百姓自稱用謙詞,小人在古代亦稱“鄙人”,稱呼對方為“大人”,“老爺”,“掌櫃”。如“小人這裡給您見禮了”。

    (5)境界不高目光短淺的人

    對“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中“小人”的解讀可以說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第一種含義,即道德敗壞、人格卑下的人,也有人認為應該是小孩子之意,照鑑覺得第五種釋義更符合孔子的品格和境界。

    《論語》裡有一段話可以為佐證: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這段話大意是說:樊遲向孔子請教怎樣種莊稼種菜。孔子說我不如有經驗的老農和菜農。樊遲出去後,孔子說:“樊遲這人真是小人。居於上位的人愛好禮、義、信,老百姓就沒有不恭敬、服從、順服的,若如此,周圍的老百姓就會揹著自己的小孩來投奔,哪裡還需要自己去種莊稼呢?”

    孔子說自己的弟子樊遲是“小人”,顯然沒有鄙視之意,意思是說樊遲格局太小,眼界太低,作為一個“士”所思所為的應該是維護社會的良好秩序與和平,而不是去研究那些種田的學問。

    另外《論語》中還有“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懷刑,小人懷土”等語,這裡的“君子”與“小人”都是從人的注重物件、 心理、從政等方面分類,並沒有辱責歧視“小人”之意。

    由此可見,孔子所說的“小人”只是指格局小、思想境界不高、目光短淺之人,非現在“小人”所指的卑劣齷齪之意,所以第五種釋義更合理。

    其次,孔子非常講究孝道,他的“仁”的核心就是“孝悌”。孔子三歲喪父,是他的母親把他辛苦養大的,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所以孔子對母親感情很深也很尊重母親,而且孔子還有九個姐姐,有妻子和女兒,因此他怎麼可能歧視鄙視女性呢?

    再次,孔子深為推崇《詩經》,在修訂時把《關雎》放在第一篇,“關關雌鳩,在河之洲。竊寬淑女,君子好逑”《詩經》中很多篇章歌頌女子的青春美麗、大方善良,歌頌當時男女平等、自由戀愛的浪漫氛圍,由此可知,孔子對女性是欣賞尊重的,他若歧視女性就不會選那麼多讚美女子的詩篇了。

    孔子把“女子”與“小人”並談是因為當時社會女子普遍文化不高,所以思想、眼界、為人處世各方面就受限制,境界、格局就不可能太高,就如同上文我們講的“小人”是同類。

    所以,若有人對你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也可能是愛你的哦!

  • 16 # 紅塵II擺渡人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是一則諺語。出自《論語》:“唯小人與女子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意思是:女子與小人,他們都很難培養自己的浩然正氣,難養身,心,性,命,所以與之相處要有遠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禮,壞了規矩,過於遠離,又容易招惹怨恨。

    (1),女子:在這裡特指“人主”所寵幸的身邊人

    (2),小人:這裡指與君子恰好相反的人,在論語裡稱這類人為“小人。”

    (3),養:古代指修身養性。在這裡指修養,培養,養浩然正氣,養身,心,性,命的意思。

    但是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們以訛傳訛,“為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也變成了“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也有了新的解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現代的意思是:最難相處的就是女子與小人。俗話說女人心,海底針,女人的心思細膩,敏感,感性,心思最難猜透和琢磨。小人反覆無常,落井下石,牆頭草,兩邊倒,也是最難相處的一類人。

  • 17 # 星火情殤

    維女子和小人難養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回答問題之前,一定要知道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

    君子最早指的是君主王上的兒子,被稱為君子,孔子創立儒家學說後,提出了君子的概念,所謂君子就是人格完美化,君子的表現有很多方面,從論語中可以得知。

    一,周而不比

    交際廣泛,到處都有朋友,但不結黨營私。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交友不是為了私心私利。

    二,君子喻與義

    君子講究義字當先,殺身成仁,捨身取義,為了正義,可以犧牲自己的性命在所不辭,因此君子也可以被稱為義士。

    三,君子懷德,君子懷刑

    君子要有仁義慈悲的道德,無論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想到是不是違反了良知,違反了社會公德,更不能觸犯國家法律。

    四,汝為君子儒

    君子要有大學問,心胸開闊,有容人之雅量,心懷天下蒼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五,君子坦蕩蕩

    君子的胸懷要象大風吹過一樣,坦坦蕩蕩,什麼都沒有,乾乾淨淨,站在天地之間,無愧與天無愧與地地,光明磊落,沒有做過一丁點有損陰德的惡事。

    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君子要做成全他人的好事,而不會去做成全他人的惡事,

    七,君子和而不同

    君子和任何人打交道,關係相處的都非常和諧融洽,但卻保持自己獨立人格,絕不會趨炎附勢,人云亦云,

    八,君子上達

    君子不斷的學習,追求更高的境界學問,是為了使自己的仁義道德達到更高的層次。

    九,君子求諸己

    君子遇到了問題,發生了不可挽回的錯誤,首先會認為是自身的問題,不斷反省自己的行為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敢與擔當責任。

    十,君子矜而不爭,群兒不黨

    君子矜持謙虛,不會拉幫結夥,更不會結黨營私,不會與任何人爭鬥。

    如果一個人能夠做到以上十條的標準,就是一個君子,如果做不到就是一個小人,所以君子的條件是相當苛刻,在生活當中,會有幾人能夠成為君子?大家心裡都是非常清楚,我們不妨按條對照,檢驗自己能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君子。

    知道了什麼是君子,再來看下什麼是小人,和君子對立的就是小人。

    一,小人比而不周

    小人拉幫結派,交友廣泛,做事不會講究任何正義,不擇手段。

    二,小人喻於利

    小人利字當頭,個人利益始終是第一位。

    三,小人懷土;小人懷惠

    小人做事只求成功,不會講什麼社會道德,更不會管什麼法律制度,只要有利益可求,可以冒最大的風險,這一點馬克思說的非常形象: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於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四,無為小人儒

    小人做學問,只為了追求自己的私利,心胸狹小,

    五,小人長慼慼

    小人總會因為自己的得失斤斤計較,每時每刻都在心裡算計著自己的切身利益

    六:小人成人之惡

    小人最喜歡幫助人做成壞事,破壞別人的好事

    七,小人同而不和

    小人拉幫結夥,不講什麼原則道義,表面一團和氣,暗地裡互相算計面和心不和。

    八,小人下達

    小人志向很難有追求向上的境界,只為了向下追求名聞利養。

    九,小人求諸人

    遇到了事情,小人立刻推脫責任,與自己無關,專門尋求別人的原因。

    以上就是符合小人的標準,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符合以上哪條,如果符合,毫無疑問,自己就是屬於小人的範圍。

    通過以上論語裡的君子和小人的行為描述,知道了成為君子非常難,做一個小人卻非常容易,世上有多少君子,屈指可數,世上有多少小人,除了君子都是小人,小人就這麼多!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明面上的意思是:小人就如同女子,親近他們,他們就驕傲放縱,疏遠他們,他們就怨恨你不懂人情世故。一直以來都是這麼翻譯的,其實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小人就象女人一樣,內心喜歡驕傲,更容易升起怨恨,君子就如同男人,必須要和女子來往,離不開女人,男人和女人本來就是夫妻,小人就如同女人,一樣也離不開男人,小人喜歡君子,君子也離不開小人,這就是小人和君子的關係,小人居高位,君子以德輔之,小人心裡很明白,君子坦蕩蕩,對他的高位不會有取代的危險。

    翻開歷史,看看哪些人是小人。

    劉邦,市井流氓出身,當然是個小人,被項羽追殺時,為了加快馬車逃跑的速度,先後把自己的父親,妻子,孩子,從馬車上推了下去,可這樣的劉邦卻建立了漢朝。

    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殺兄殺弟,奪弟媳為妻。趙光胤杯酒釋兵權,比較溫和的。朱元璋功成名就後,大殺結義兄弟,成大事者沒有一個不是真小人。

    事實證明,小人不一定都是是壞人,只不過是人的自私本性,為了自己的利益採取了不擇手段的方式。

    君子數量已經微乎其微,甚至可能成為了傳說,大多數的人,每時每刻都在向君子學習,以期成為一名傳說中的君子。

  • 18 # 酺客

    先說結論,“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真實含義:

    其實是孔子教育弟子與平常人相處的基本法則:不宜過近,不宜過遠,否則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煩惱。

    要準確理解一個人說話的真實含義,就必須先了解他說這句話的背景,語境、經歷等各種外在因素,然後再做出綜合判斷,才能真正的把握話語的真實含義。

    此句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大家都知道,《論語》主體上是一部言論集,記錄的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語錄,由孔子的徒子徒孫們整理。為的是宣傳孔子的政治主張,道德觀念,教育理論等,總結起來,《論語》是一部以言論為載體的思想專著

    既然是思想專著,那思想的表達必然是重中之重,我們來看原文:

    一、原文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君子、小人:《論語》中,君子與小人是作為一種對立的人群存在的,孔子把社會人群分為了兩種,一種是有身份地位、道德高尚的人,這類人群泛稱君子;而社會地位低下、道德禮教低下的平民百姓,則統稱為小人。義:公正的道理,正確的方向,就是價值觀正確。惡:討厭、不喜歡、厭惡。唯:語氣詞,忽略。女子:綜合《論語》所處的歷史環境和書中其他地方對“女”的使用來看,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你”,而不是我們現在說的女性。而“子”,則是孔子對學生們的慣稱,《論語》中有“二三子”等說法,講的就是三兩個人。女子合在一起,翻譯成“你們這些人”最為合適。養:相處。三、翻譯

    有了這些基礎後,我們可以通俗地翻譯翻譯了:

    子路問:君子都追求勇武嗎?

    孔子說:不是,有正確的價值觀才是第一位的。只追求勇武而價值觀缺失,身處高位者會禍亂社會,平民百姓則會成為雞鳴狗盜之徒。

    子貢問:有身份的人也會有不喜歡的事情嗎?

    孔子說:必須有啊,不喜歡背後瞎逼逼別人的過失缺點,不喜歡媚上的軟骨頭,不喜歡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不喜歡一條道走到黑的犟驢。

    孔子反問子貢:那你也有什麼不喜歡的嗎?

    子貢答:我不喜歡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人,不喜歡拿無知當個性的人,不喜歡踩著別人抬高自己的人。

    孔子做總結陳述:所以說,你們與身份低微的人相處,是最為困難的,距離近了熟悉了,容易失禮,壞了規矩;距離遠了,聯絡少了,不會產生美,只會產生怨恨。

    四、結論

    作為徒子徒孫們給孔子及弟子們整理的思想專著,其強調的重點必然是對整體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而不會將一些非主流的、對個別人群歧視的言論收錄其中。

    所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真實含義,其實是孔子教育弟子與“小人”相處的基本法則:不宜過近,不宜過遠,否則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煩惱。

  • 19 # 80小小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這句話經常被引用,也最多被誤解。有人說那是孔子不尊重女性的證據;有人說,那證明孔子是養生專家,是在說女人和小孩的身體柔弱,容易得病,“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則是說流行病原理。

      

      君子和君子交往,即便一見如故,也都給對方留個人空間,是兩個獨立的成年人。相互尊重、平等、包容,你有你的立場,我有我的觀點,理解對方的原則卻又心無芥蒂,不會因為一兩句話就取心,也不搞什麼親密無間,所謂君子和而不同。

      男人和女人的交往呢?“男女之間有沒有純潔的友誼?”這個話題的永久性就已經說明問題。一男一女像哥兒們一樣相處,肯定是聊得來,時間久了,你男人不提性要求,是無視人家女性的魅力,不如禽獸;你提性要求,是套路人家良家婦女,禽獸不如。麻煩呀,陰差陽錯弄成了情人關係,更麻煩,你是一天打三個電話呢?還是三天打一個電話呢?左右都不對,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連孔子那樣有智慧的大帥哥都搞不定,何況我等蠅營狗苟滿心紅顏知己的油膩男呢?

      比這更麻煩的,是和小人交往。正如孔子所言,小人是同而不和。小人最喜歡的就是要求別人和他一樣,他信馬列,別人就不能對文革說個不字;他信佛,別人路過廟就得說句阿彌陀佛;他開悟,別人不開悟就都是垃圾。總要強迫別人和他一樣,別人只要和他觀點不同,他就坐立難安,非得追著人家改變。小人的人際關係只有兩種:親人和仇人。他那個親人,就是要求別人不能有一點隱私,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小人介入別人的私生活,比個別農村婦女還理直氣壯。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你若鄭重徵求他意見,他說“哎呦喂,你怎麼一副搭上性命的樣子?”你若嘻嘻哈哈和他聊天氣,他說“哎呦喂,你懂不懂得什麼叫尊重?什麼叫平等?”你若拉著他喝頓大酒,他正襟危坐說:“你不該沉迷於酒色!”你若不搭理他,他又天天在你眼前晃:“請客不叫我,小氣鬼!”

      麻煩不麻煩?難養不難養?孔子說的有錯嗎?按著儒家的思路,小到為人處世,培養共同語言,培養感情,大到天下,培養自己的勢力

  • 20 # 靜之徐清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原文是“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相信很多看到這句話,第一個反應就是說女人和小人最難伺候,然後就會覺得孔子歧視女性,這與他“仁者愛人也”的表述大相徑庭。事實上這是一種誤讀,而誤讀的關鍵點就在於“女人”兩個字,真實含義和你想的不一樣。我們想要理解這句話的真實含義,就要設身處地站在孔子的時代下去思考,當時孔子周遊列國,原本是想去衛國尋求發展的機會,不料衛國君主親小人遠賢士,對孔子百般愚弄,孔子一時激憤,就指責衛國國君:“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離開衛國後,說出了“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而這裡的“女”是一個通假字,代表汝,就是“你”的意思。所以我們可以得知,孔子的這句話真實含義就是“你就像個小人一樣”。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裡的女子和小人,指的是君主所寵幸的人。比如衛國國君寵幸身邊的妃子,也寵幸身邊的奸佞之人,於是孔子才發出了這樣的感慨。當年于丹在講《論語》的時候,把“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解釋成女子和小孩子的性格讓人難以捉摸。很多網友聽到于丹這個解讀,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認為這種解讀很是膚淺,其中的“女子”解釋成“女人”不為妥當,還有的人認為“小人”代表的是“壞人”,是君子的反義詞,無論如何都和“小孩子”沒什麼關聯。于丹的這一解讀,是否最貼近孔子當時所想,在學術上存在很大的爭議。當然于丹因為這句解讀被口誅筆伐,也是未曾預料之事。有的網友表示,于丹對這句話的解釋實在是不敢恭維,當然也有人站在了于丹一邊,認為解釋的沒有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豐巢被約談後的最新做法你接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