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輝輝歷史君

    她,父母早逝,二十六歲失去丈夫,四十歲失去唯一的兒子。作為一個寡婦和一個失孤母親,掌管大清這艘千瘡百孔的巨輪四十七年而沒有使它沉沒。

    她,三度經歷亡國之難,但無論走火入魔的洪秀全,還是喪盡天良的西洋聯軍,都沒有壓垮這個女子的鬥志,每一次絕境逢生後,她都能在廢墟上重建一個希望。

    她,迎立大清最後三代帝王,曾經輝煌的愛新覺羅家族如今需要這個小旗女的保護與引導。在紫禁城乃至中國這個男權社會演繹了一段一人擎周天的傳奇。

    她,滅長毛,剿捻匪,平回亂,定新疆,最大程度的維護了國家統一與穩定,保護中華文化的傳承。她在,南方漢族權臣,西藏DALAI喇嘛,新疆阿訇毛拉,蒙古王公活佛,皆仰其鼻息,無一膽敢造次。

    她,破除大清兩百年陳規陋制,大膽啟用漢臣,接受西學,洋務維新,讓中國半個世紀間舊貌換新顏,汽笛鳴響,電報馳傳。

    她,逢敵必亮劍,從沒有不戰而屈服。在最危機的年代,敢於賭上國運,向所有壓迫我們的殖民者宣戰,做最後的拼搏。

    她,在紫禁城偌大的牢籠中獨守三十三年,這所大屋子中的孤寡老人,最後自己靜靜的離去了,身後的豪華葬禮和豐碩陪葬又有什麼意義,只是給她二十年後的魂靈不安埋下伏筆。

  • 2 # 清說歷史課

    站在當時實力派大臣的視角上來說,老佛爺並無大過(甲午之鍋,人人有份)。

    所以站在實力派大臣的立場上的話,你是願意相信一起平發捻,定回亂,復新疆,辦洋務,只要接著給鐵桿莊稼(俸祿)就基本都向著士大夫利益,幾十年風風雨雨走過來的老太后呢?

    還是願意相信二十郎當歲,跟一群妄人混在一起,想把士大夫江山搞沒的皇帝呢?

    站在旗人的角度上,你是願意相信在漢人、洋人虎視眈眈下維持三十多年。擁有豐富的擠牙膏式賣國經驗,讓漢人和洋人都願意接著給旗人發鐵桿莊稼的老太后呢?

    還是願意相信二十郎當歲,沒有任何賣國經驗,跟一群妄人混在一起,還不打算髮鐵桿莊稼的皇帝呢?

    庚子年鬧了一場之後,洋人也明白了,還是老佛爺賣的靠譜啊。

    這論賣國的本事,大英公務員加一起,也比不了老佛爺。要是把老佛爺借給大英,到現在估計還剩一半沒賣呢,保管大英子民再吃上五十年鐵桿莊稼。。。。

    所以啊,到最後漢人,旗人,洋人都支援老佛爺!

  • 3 # xiaocao888

    答:慈禧能夠把持政權這麼久除了客觀因素(皇帝年齡小壽命短,特殊地位)之外,其實她還有一顆敢作敢為的大膽心,可能她早就想壯大自己權利,在咸豐在世時候留意朝政,接觸久了,經驗就豐富,應對事情能力強。從時她處理愛新覺羅與那拉氏家族關係妥當,沒有造成好像武則天時期那樣內部紛爭反抗,她雖然野心很大但並沒對愛新覺羅家族趕盡殺絕。但是,畢竟她貪圖享樂,私心重,這也是導致國家衰落原因之一。或許吧,她可能是幫咸豐收拾這個爛攤子,她一直都想要控制光緒帝,我覺得從一個自身的母親角度來思考,是一個母親對兒子的控制,母親希望兒子百依百順,不想要任何什麼的變更,這樣導致了慈禧控制慾更加強了,導致最後把光緒帝也囚禁了。

    ((慈禧1835年11月29日出生。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1908年11月15日去逝))

  • 4 # 麇子文史

    1861年11月(咸豐十一年),咸豐皇帝病逝於熱河行宮,慈禧太后與恭親王奕訢(光緒皇帝父親)聯合發動辛酉政變,此後三度垂簾聽政,直至1908年去世,慈禧太后的統治時間與明朝萬曆皇帝同為47年,同為中國歷史上在位第四的人,前三位是康熙61年,乾隆60年,漢武帝54年。很多認為慈禧太后能統治中國長達47年,是由於她很會玩弄政治權術,為人陰狠、手段毒辣等強硬的政治手腕。其實這些都是表象,根本原因是,清朝後期皇位繼承人缺乏,慈禧的政治身份特殊,很會識人用人,在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家族關係上處理得當,才是慈禧能夠長久統治的核心原因,

    皇位繼承人的缺乏危機

    清朝自清太祖努爾哈赤到宣統溥儀,共有12位皇帝,這12位皇帝子嗣的多少,與清朝的興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且看,道光皇帝與其之前的7位皇帝,子女最少的嘉慶與雍正也有14個孩子,而康熙更是高達55個子女,反觀咸豐皇帝一生只有2子1女,長子同治皇帝,次子出生當日就死了。而同治、光緒、宣統三位皇帝居然一生都沒有子女。所道光皇帝以前的皇帝子嗣較多,皇位繼承人的選擇餘地大,自咸豐開始的幾位皇帝,少子和無子喪失了選擇的餘地,出現了皇位後繼無人的危機。

    再一個就是後幾位的皇帝壽命短,道光以前的皇帝除了特殊的順治活了24歲,其餘均活到五六十歲,乾隆甚至活到八九十歲,而同治皇帝只活了19歲,咸豐、光緒也只不過是三十幾歲,如果活的長的話,皇子繼承皇位前都以長成人,如雍正都是44歲繼位,道光是38歲,咸豐繼位的時候後也有19歲。這就使得皇子繼位可以迅速處理政務,保障皇權順利平穩的過度,不會出現動亂,而繼承小,學業未成,沒有任何的知識積累和政務經驗,不具備是非的基本思維和判斷力,就註定小皇帝要藉助朝廷重臣,或者較為依賴的太監,再或者由其母妃帶其理政,這就會出現權臣,太監切權,後宮外戚勢大的局面, 無論那準局面的出現,都會改變政治格局,導致皇權衰落。

    而咸豐皇帝以後就是這準少子和短命的局面,皇位繼承出現危機。慈禧太后就在同治年幼繼位,咸豐帝早逝這樣的朝政危機中,三度垂簾聽政,干政數十年。

    慈禧的政治身份與地位特殊

    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曾評價兩宮太后說“兩宮太后,才地平常,並沒有迥異於常人的政治見解或才能手段。咸豐皇帝死後,清朝實行兩宮太后與八大臣輔政,蓋兼有之的權力機制,而慈禧利用同治生母這一有利的政治身份地位,在同八大臣的政治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朝臣大多堅持”天無二日“的政治理念,朝臣都認為只有兩宮太后才能夠真正代表皇權,只有兩宮太后才能防止權臣的出現。

    經過歷朝歷代長達二千餘年的發展“君為臣綱”等忠君思想已根深蒂固,君臣關係進而成為一種絕對的服從依附關係。環視當時的大清王朝,皇帝幼弱,親貴如恭親王奕訢、醇親王奕譞者,尚不能與慈禧太后爭鋒,尚有何人能夠與皇太后爭高下、論尊卑呢?所以,慈禧太后之所以能掌握清政府最高權力數十載,並非是她有多麼高深莫測的政治手腕,而是其依靠皇帝生母這一特殊的政治身份和地位

    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的政治關係處理

    外戚專權與皇權獨立一直水火不容的,慈禧在位幾十年則很好的處理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的關係,並沒有讓葉赫那拉氏在朝政中擁有核心權力,而同樣垂簾聽政的武則天,大力提拔武氏兄弟子侄,掌握朝廷的內外大權,且大肆殺害李唐皇族子嗣,引起了李唐王室和忠於李唐的朝廷重臣的不滿,最終引發“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歸政於李唐王室。而慈禧在這方面處理上顯然比武則天要好很多,慈禧在辛酉政變得到權力後,並沒有提拔自己的家族兄弟子侄,其親弟弟照祥是承襲曾、祖、父的三等承恩公,那是清朝對皇后或皇太后家族恩封慣例,

    其二弟桂祥是1888年(光緒14年)封為三等承恩公,是因其女被選為光緒皇帝的皇后,乃是按照外戚封爵的慣例,與慈禧沒有關係。後來照祥官至護軍統領,桂祥歷任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等職,都是虛職務,慈禧沒有授予他們控制清朝庭的實權。慈禧臨終前讓醇親王載灃(光緒的弟弟)的兒子溥儀繼位,以載灃為攝政王監國,軍國大事均由載灃裁定,只是遇到重大事件,需要請示皇太后(慈禧侄女隆裕太后)的旨意,可以看出慈禧最後還是,將清朝的最高權力還給了愛新覺羅氏。可以看出慈禧掌權幾十年很好的處理葉赫那拉氏與愛新覺羅氏的關係,沒有給人留有外戚攬權干政的感覺與口實,更沒有事實和把柄。

    慈禧太后提拔傾向於自己的官員

    慈禧掌權後大力提拔幹部,為自己在政治上贏得聲望和支援。如晚清的大臣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都是此次太后提拔的,這些人都是開創同治中興的人。在慈禧向世界宣戰,引來八國聯軍,自己逃往西安路上還有岑文宣等一批人來護駕,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時也是極力廢除條約中的第一條,懲辦禍首慈禧,並沒有藉此機會削弱慈禧,還政於光緒皇帝,說明慈禧的政治地位穩固,她提拔的這些人,都在極力維護慈禧的統治不受損,這也從側面驗證了慈禧的用人之道。

    綜上所述,無論慈禧太后的主觀意圖如何,在客觀上,她的確成功地使人們普遍認同她對愛新覺羅皇室是忠誠的,這應是她較為順利地掌控清王朝最高權力長達近半個世紀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民法總則和通則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