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軍原創詩詞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要弄清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係。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重疊交叉、互相促進、互為補充,但不能等同: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教育的物件都是一知半解的未成年人,教育的目的都是希望把孩子培養成健康、優秀的人才,教育內容都涉及到文化素質、思想品格、行為習慣等。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區別也是很大的:家庭教育的目標往往體現的是父母的意志,受父母的經歷,思想覺悟、文化素養、職業、志趣和愛好的影響。學校教育的目標則是根據黨的方針以及社會主義教育的性質制定的,他是法定的,體現了國家的意志。學校教育的組織形式主要是班級授課,是學生在集體生活集體活動中受到教育和訓練,家庭教育中父母則可以隨時對孩子進行教育,且更多的是一對一的形式。學校教育是一個時間段內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

    至少有四個方方面的內容學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

    一是價值觀的形成,家長則為孩子模仿的榜樣。家長的價值觀自然深深地影響家孩子價值觀的形成。要想孩子形成好的價值觀,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做好示範和榜樣。二是性格的塑造。孩子性格的塑造主要靠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訓練和培養。三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對於孩子面臨的問題,要讓他獨立去思考,獨立去應付,家長儘量不要插手,更不能包辦。四是良好的衛生、健康和生活習慣。孩子做事的專注能力、管理日常事務的能力、對他人尊重的品質、時間觀念和量入為出的經濟意識等都主要依靠家庭教育。

    所以,儘管一部分認為家庭教育的所有內容都可以進入學校,走進教室。但學校的主要功能在於專業地傳授知識技能,並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沒有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對每個孩子進行全面“塑造”。很多教育內容主要依靠家庭自身,學校不能完全替代。如果說教育是一座冰山的話,學校教育也許只是露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家庭教育才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那一大部分。家長給孩子缺的家庭教育課,孩子早晚要在社會上去補上。而且,補課的時間越晚,補課的成本越高。

  • 2 # 早教雜貨店

    家庭教育的內容很廣泛,一般可包括德、體、能、智四個方面。家庭教育的目的就是家長透過自己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產生一定的教育影響。因此,我認為一切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都可以作為家庭教育內容,對於不能進入教室的內容還要考慮學生是否可以接受,內容是否與學生年齡發展特點相符等等一些客觀因素為評判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語拼音中的子音有清子音和濁子音之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