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關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置身事外、與世無爭、獨善其身、世外桃源、置之度外。
1、事不關己【shì bù guān jǐ】
釋義:事情同自己沒有關係。 用作貶義。常用於對工作、對集體漠不關心的態度。有時與“高高掛起”連用。
例句:劉鶚《老殘遊記》第五回:“外人去,叫做‘事不幹己,先有個多事的罪名。”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bú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釋義: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
例句:《論語·泰伯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
釋義: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例句::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這彭仲翔卻在背後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4、與世無爭【yǔ shì wú zhēng】
釋義:不跟社會上的人發生爭執。這是一種消極的迴避矛盾的處世態度。
例句:然人家同我不對,我也樂得~,回家享用。
5、獨善其身【dú shàn qí shēn】
釋義:獨:唯獨;善:好,維護。 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例句:《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6、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
釋義: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 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例句:清·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鳳閣;這是俺的世外桃源。”
7、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
釋義:意思是不去考慮,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出自 《後漢書·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例句:《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范蠡拾薪炊箭,面目枯槁。夫差時使人窺之,見其君臣力作,絕無幾微怨恨之色,終夜亦無愁嘆之聲,以此謂其無志思鄉,置之度外。”
事不關己、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置身事外、與世無爭、獨善其身、世外桃源、置之度外。
1、事不關己【shì bù guān jǐ】
釋義:事情同自己沒有關係。 用作貶義。常用於對工作、對集體漠不關心的態度。有時與“高高掛起”連用。
例句:劉鶚《老殘遊記》第五回:“外人去,叫做‘事不幹己,先有個多事的罪名。”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bú zài qí wèi,bù móu qí zhèng】
釋義:不在那個職位上,就不去考慮那個職位上的事。
例句:《論語·泰伯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置身事外【zhì shēn shì wài】
釋義:身:自身。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關心。
例句::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三十五回:“這彭仲翔卻在背後袖手旁觀,置身事外。”
4、與世無爭【yǔ shì wú zhēng】
釋義:不跟社會上的人發生爭執。這是一種消極的迴避矛盾的處世態度。
例句:然人家同我不對,我也樂得~,回家享用。
5、獨善其身【dú shàn qí shēn】
釋義:獨:唯獨;善:好,維護。 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養好自身。現指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例句:《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6、世外桃源【shì wài táo yuán】
釋義: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 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種空想的脫離現實鬥爭的美好世界。
例句:清·孔尚任《桃花扇》:“且喜已到松鳳閣;這是俺的世外桃源。”
7、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
釋義:意思是不去考慮,指不把個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出自 《後漢書·隗囂傳》:“帝積苦兵間,以囂子內侍,公孫述遠據邊陲,乃謂諸將曰:‘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例句:《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范蠡拾薪炊箭,面目枯槁。夫差時使人窺之,見其君臣力作,絕無幾微怨恨之色,終夜亦無愁嘆之聲,以此謂其無志思鄉,置之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