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齡(1870-1937年)湖南鳳凰人,1895年進士,曾寫過《軍制篇》上呈清廷改軍制,支援變法維新後嶄露頭角,1905年跟隨五大臣赴歐美考察,回國後任奉天農工商務局總辦,試圖振興實業、整理財政,很有一番棄舊圖新的氣象,1909年全國農務聯合會成立,熊希齡任主席,1911年擁護辛亥革命。
圖為熊希齡與社會各界名流在香山雙清別墅合影。
清廷推翻後熊希齡的履歷比較亂,他原是憲政會的人,梁啟超、楊度那一夥的,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推薦熊出任財政總長被拒絕,他又加入了國聯會,章太炎、張騫那一夥的,1912年2月袁世凱當總統後,3月唐紹儀邀請熊組閣被拒絕,後來又邀請出任理財總長,在此期間加入共和黨,因政府財力極為匱乏,熊舉步艱難,多次提出辭職,袁世凱又一意孤行,不理睬內閣的意見,熊希齡窘迫棘手,於是帶著憂鬱怨氣離開了內閣。
熊希齡後半生的日子裡致力於濟貧施教、改良社會的事業上。
1912年12月袁世凱派熊希齡籌劃熱河省,此間加入了黎元洪的進步黨,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後,趙秉鈞也離職,袁世凱令熊希齡組閣,於是8月熊就任總理兼財政總長,組閣成員有:陸軍總長段祺瑞、海軍總長劉冠雄、外交總長孫寶琦、內務總長朱啟鈴、司法總長梁啟超、交通總長周自齊、農商總長張騫、教育總長汪大夑,共9人,其中袁世凱親信5人。
香山慈幼院就是熊希齡建立的,現為北京立新學校。
熊希齡的內閣因為方針政策觸犯了袁世凱的利益和統治,所以兩人產生隔閡遭到很多非議。熊的施政方針是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改善財政,建立經濟強國,這些計劃和基本的法令直接觸犯了袁世凱的封建軍閥專制和北洋官僚的資本利益。袁世凱讓熊組閣也不是看中了他的經綸大才,而是想利用他民主政治念頭,滿足他的政治願望罷了。
1937年因上海被佔領,熊希齡繞道香港時,突發腦溢血去世。圖為熊希齡與妻子毛彥文。
熊希齡(1870-1937年)湖南鳳凰人,1895年進士,曾寫過《軍制篇》上呈清廷改軍制,支援變法維新後嶄露頭角,1905年跟隨五大臣赴歐美考察,回國後任奉天農工商務局總辦,試圖振興實業、整理財政,很有一番棄舊圖新的氣象,1909年全國農務聯合會成立,熊希齡任主席,1911年擁護辛亥革命。
圖為熊希齡與社會各界名流在香山雙清別墅合影。
清廷推翻後熊希齡的履歷比較亂,他原是憲政會的人,梁啟超、楊度那一夥的,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推薦熊出任財政總長被拒絕,他又加入了國聯會,章太炎、張騫那一夥的,1912年2月袁世凱當總統後,3月唐紹儀邀請熊組閣被拒絕,後來又邀請出任理財總長,在此期間加入共和黨,因政府財力極為匱乏,熊舉步艱難,多次提出辭職,袁世凱又一意孤行,不理睬內閣的意見,熊希齡窘迫棘手,於是帶著憂鬱怨氣離開了內閣。
熊希齡後半生的日子裡致力於濟貧施教、改良社會的事業上。
1912年12月袁世凱派熊希齡籌劃熱河省,此間加入了黎元洪的進步黨,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後,趙秉鈞也離職,袁世凱令熊希齡組閣,於是8月熊就任總理兼財政總長,組閣成員有:陸軍總長段祺瑞、海軍總長劉冠雄、外交總長孫寶琦、內務總長朱啟鈴、司法總長梁啟超、交通總長周自齊、農商總長張騫、教育總長汪大夑,共9人,其中袁世凱親信5人。
香山慈幼院就是熊希齡建立的,現為北京立新學校。
熊希齡的內閣因為方針政策觸犯了袁世凱的利益和統治,所以兩人產生隔閡遭到很多非議。熊的施政方針是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改善財政,建立經濟強國,這些計劃和基本的法令直接觸犯了袁世凱的封建軍閥專制和北洋官僚的資本利益。袁世凱讓熊組閣也不是看中了他的經綸大才,而是想利用他民主政治念頭,滿足他的政治願望罷了。
1937年因上海被佔領,熊希齡繞道香港時,突發腦溢血去世。圖為熊希齡與妻子毛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