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日185858718

    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從小貫輸國家,民族興衰之歷史,亡國之屈辱史,使之在人生成長過程中有明確的志向,有國家,民族情懷。

  • 2 # 明月清風lf

    傳統文化中滲透德育教育,應該是中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環節。

    常言道,教書育人。人才的培養,理應從小抓起。而系統的知識學習則是從小學生開始。中小學系統基礎教育面臨兩大主題,一是教書,即傳授各個學科的知識體系。再具體點即是傳道授業,如今的小學課程包括數學,語文,英語,體音美,等學科。到了高中科目更多。

    二是育人,老師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要向孩子們灌輸三觀教育,要有一個正確的導向。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那麼,培養孩子們的道德修養主要是透過人文學科。比如國語地理歷史學科。而傳統文化主要囊括在國語歷史學科之中。比如《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還有四書五經等諸子百家的著作,還有古代四大發明等,數不勝數。那麼教師在傳授這些知識的同時如何對孩子們進行德育教育呢?

    1.將德育教育密切的貫穿於課堂教學環節之中。

    比如,講到古代四大發明時,可以告訴孩子們,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炎黃子孫,應該感到自豪。並教導學生愛國愛民,培養孩子們的家國情懷!

    2.可留課後思考題,比如透過課本知識學習談談自己的理想和未來的目標。然後以班會的形式讓學生髮言。

    3.可留作文,有關愛國題材的題目。如此可培養思考寫作能力。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索尼A6300和A6000相比,具體有哪些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