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錯的劇,美國國家地理出品,應該在編劇上還是很基於事實的。 隨便寫寫前幾天看劇後的一些印象和看法吧,中度劇透,錯誤應該也不少。 看完對愛因斯坦的一生以及跟他同一時代接觸的科學家都有了更多的瞭解,以及由衷的敬佩。 愛因斯坦年輕的時候,就是天才,能輕鬆到黑板上解出數學難題。 雖然父親反對他搞物理,但依然奮不顧身,去了蘇黎世皇家理工,並最終通過了入學考試。 在大學的愛因斯坦是一個特別愛思考的人,思考著光,天空顏色,時間,空間、分子為何存在等問題,其中還有一些熱力學相關的討論。課堂上卻不是一個好學生,當時已有女朋友的情況下,卻又喜歡上了米列娃。 後來兩人相戀,逃課,在學位考試中,愛因斯坦勉強透過,而米列娃卻掛掉了,沒拿到學位證。 之後經過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做家教,參加花花公子的科學社交娛樂活動。 之後是去專利局工作,到了愛因斯坦奇蹟年,一口氣五篇論文,提出相對論,質能方程,布朗運動證明分子存在等等,記不清了。愛因斯坦寫論文時,米列娃對他幫助很大,查資料,寫論文等等,全情投入的助手,米列娃當時是想成為居里夫人那樣的存在,但愛因斯坦在致謝時,卻完全把她忽略了,只感謝啟發他想出相對論的好友,有些自私。 劇中簡短几處對居里夫人的描述,表現出了其最初跟居里交好以及後來的一些放蕩的行為,顛覆了教科書中居里夫人的形象,但應該更真實。 之後愛因斯坦回到普魯士科學院,在科學院工作,然後出軌,家庭分崩離析。 愛因斯坦後半生,全心投入到相對論的證明中,也想出了利用天體執行規律去證明相對論的設想。但是還是沒有之前那麼突出的成就,具體事蹟還是要看自傳才能瞭解的更多。 之後移民美國,將諾貝爾獎獎金給米列娃,寫信給美國總統,可以造出原子彈,後來又寫信給羅斯福,說明不要使用原子彈。 還有他與俄羅斯間諜之間的情史,也很有趣。 這劇短短的十集,節奏有些太快了。 劇中的愛因斯坦雖然放蕩不羈,好色,始亂終棄,但是愛好和平,流露出的科學精神、人道主義精神,都是值得學習的;那些科學家們勾心鬥角的面孔,其實也很現實,科研工作者也有不少有私心的,而且評選各種獎項,甚至諾貝爾獎,都夾雜著私人恩怨。 劇是好劇,感覺看一遍根本不夠,可以多刷幾遍。 劇中很多細節也很有趣,期待專業點評人挖掘。
很不錯的劇,美國國家地理出品,應該在編劇上還是很基於事實的。 隨便寫寫前幾天看劇後的一些印象和看法吧,中度劇透,錯誤應該也不少。 看完對愛因斯坦的一生以及跟他同一時代接觸的科學家都有了更多的瞭解,以及由衷的敬佩。 愛因斯坦年輕的時候,就是天才,能輕鬆到黑板上解出數學難題。 雖然父親反對他搞物理,但依然奮不顧身,去了蘇黎世皇家理工,並最終通過了入學考試。 在大學的愛因斯坦是一個特別愛思考的人,思考著光,天空顏色,時間,空間、分子為何存在等問題,其中還有一些熱力學相關的討論。課堂上卻不是一個好學生,當時已有女朋友的情況下,卻又喜歡上了米列娃。 後來兩人相戀,逃課,在學位考試中,愛因斯坦勉強透過,而米列娃卻掛掉了,沒拿到學位證。 之後經過一段顛沛流離的生活,做家教,參加花花公子的科學社交娛樂活動。 之後是去專利局工作,到了愛因斯坦奇蹟年,一口氣五篇論文,提出相對論,質能方程,布朗運動證明分子存在等等,記不清了。愛因斯坦寫論文時,米列娃對他幫助很大,查資料,寫論文等等,全情投入的助手,米列娃當時是想成為居里夫人那樣的存在,但愛因斯坦在致謝時,卻完全把她忽略了,只感謝啟發他想出相對論的好友,有些自私。 劇中簡短几處對居里夫人的描述,表現出了其最初跟居里交好以及後來的一些放蕩的行為,顛覆了教科書中居里夫人的形象,但應該更真實。 之後愛因斯坦回到普魯士科學院,在科學院工作,然後出軌,家庭分崩離析。 愛因斯坦後半生,全心投入到相對論的證明中,也想出了利用天體執行規律去證明相對論的設想。但是還是沒有之前那麼突出的成就,具體事蹟還是要看自傳才能瞭解的更多。 之後移民美國,將諾貝爾獎獎金給米列娃,寫信給美國總統,可以造出原子彈,後來又寫信給羅斯福,說明不要使用原子彈。 還有他與俄羅斯間諜之間的情史,也很有趣。 這劇短短的十集,節奏有些太快了。 劇中的愛因斯坦雖然放蕩不羈,好色,始亂終棄,但是愛好和平,流露出的科學精神、人道主義精神,都是值得學習的;那些科學家們勾心鬥角的面孔,其實也很現實,科研工作者也有不少有私心的,而且評選各種獎項,甚至諾貝爾獎,都夾雜著私人恩怨。 劇是好劇,感覺看一遍根本不夠,可以多刷幾遍。 劇中很多細節也很有趣,期待專業點評人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