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37122876472

    這個問題和理想分配曲線,實際分配曲線,路面附著係數,制動強度都有關係,還是先回顧一下基本概念1. I 曲線是理想的前後制動器制動力分配曲線,目標是如果前、後車輪發生抱死,那麼希望抱死是在同時發生的,而不是一先一後,這樣可以最大利用附著力 *特定的車量空載時,滿載時I曲線是不同的 可以看到 I 曲線不是線性的,隨著制動強度增加,前制動力Fμ1增加量大於Fμ2,是由於隨著制動強度增加,地面對前輪的法向反作用力Fz1在增加,對後輪的法向反作用力Fz2在減少見下圖:制動時汽車受力圖I曲線具體計算過程就不列出來了2. I曲線只是理想的分配曲線,而實際上大部分車輛的前後制動力分配比例是固定的,β線就是(前後車輪未抱死時)具有固定分配比值的前後制動器實際的動力分配線3. β線和I曲線的相交點就是這輛車的同步附著係數φ0,當路面附著係數φ等於同步附著係數時,是可以實現兩輪都不抱死時最大的制動強度4.而當路面附著係數φ(假設0.3)小於同步附著係數φ0(假設0.39)時,見下圖:抱歉,圖有點不清晰隨著制動強度增加,制動器制動力和地面制動力都沿著β線增長,兩者相等當增加到A點時,根據f組線,此時前制動器制動力已經達到地面最大附著係數0.3,因此前輪開始抱死但後輪仍未抱死,制動器制動力繼續沿β線增加,而地面制動力沿著f組線向上地面制動力達到A""點,後製動器制動力也達到地面最大附著係數0.3(也就是 I 曲線上的點),後輪也開始抱死而此時制動器制動力達到A‘點5.另一種情況,當路面附著係數φ(假設0.7)大於同步附著係數φ0(假設0.39)時,見下圖: 隨著制動強度增加,制動器制動力和地面制動力都沿著β線增長,兩者相等當增加到B點時,根據r組線,此時後制動器制動力已經達到地面最大附著係數0.7,因此後輪開始抱死但前輪仍未抱死,制動器制動力繼續沿β線增加,而地面制動力沿著r組線向前地面制動力達到B""點,前制動器制動力也達到地面最大附著係數0.7(也就是 I 曲線上的點),前輪也開始抱死而此時制動器制動力達到B‘點6. 結論,在路面附著係數和同步附著係數不相等時,兩輪都不抱死的A點和B點,制動強度是小於路面附著係數的,路面附著係數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回到提問,對於給定製動強度,如何分配前後動力分配的問題 如果前後制動力分配能實現I曲線,當然就是按照I曲線分配 但實際上要考慮β線及同步附著係數,當同步附著係數等於路面附著係數最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下城與勇士手遊什麼時候不刪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