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講科學堂

    在大約46億年前,由於太陽星雲附近的超新星爆發,衝擊波擾動了太陽星雲。使得部分星雲物質密度增加。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以此為中心,太陽星雲開始收縮,絕大部分物質都彙集到了這個中心上。由於壓力和溫度的增加,點燃了核聚變,形成了太陽。其他不到0.2%的物質形成了圍繞太陽轉動的行星、小行星、彗星等。

    圖:正在形成恆星的獵戶星雲

    地球大約在太陽誕生後的5000萬年形成。直到大約10億年後才形成了第一批原始的生命。最初的太陽燃燒還不夠猛烈。隨著氫不斷被核聚變轉換氦,由於太陽的內部壓力和溫度還達不到氦的核聚變條件,氦不斷的在太陽核心中堆積。

    圖:氫核聚變成為氦4

    氦不斷的堆積使得它被自身重力壓縮成簡併態物質 ,密度大大增加。氦核的壓縮同時帶動了其周圍的氫被壓縮,使得氫的核聚變效率增加。太陽逐漸變熱。大約每過10億年太陽的光度就會增加10%。這也是最初的10億年地球沒法誕生生命的原因。

    隨著太Sunny度的不斷增強,大約再過20億年,地球的溫度會上升到地表再也無法維持液態水的程度。地球上的生命將完全消失。但地球依然存在。宜居帶將移動到火星附近。

    圖:目前的宜居帶

    大約再過50億年,氦核的大量堆積使得太陽燃燒得更猛烈,巨大的輻射壓將使太陽膨脹。這時的太陽半徑將達到地球的軌道。地球將會被太陽吞噬。地球就徹底完蛋了。

    圖:紅巨星和太陽的比較

    最後,溫度和壓力達到氦產生核聚變反應的條件,由於氦核處於簡併態。它不會由於輻射壓的增強體積變大。氦核會像炸彈一樣爆炸。這就是氦閃。

    氦閃在數分鐘內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幾十億個現在太陽發出的能量。它能夠摧毀整個太陽系中可能的生命。如果人類沒有離開太陽系,就徹底完蛋了……

    圖:流浪地球就是說的這個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迪q7防側滑燈和abs指示燈故障同時亮是為什麼?更換空氣懸架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