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菓子熟了
-
2 # 西門雪飄
這是一種常見的病,也叫柑橘棒孢黴褐斑病,是一種針對柑橘發作的真菌性病害。發病初期,病葉初生散落圓形褐色小點,後擴大為圓形深褐色的病斑,嚴重時春梢枯死,幼果脫落接近絕產。危害的真菌為交鏈格孢菌。
病菌主要危害嫩葉、新梢和幼果(對高感病品種,果實整個生育期均可受害),引起落葉,落果和枯梢,未脫落果實也因果面病斑無法上市鮮銷。感病植株的果實則可以剛座果一直到採果前都可以感染並導致嚴重落果。落葉現象從4月中旬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下旬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清理排水溝:針對隱蔽溼度大的果園,要求果農修整溝渠,降低水位,透過深溝排水措施來降低園區內溼度,改變有利於病原菌的生長環境。
加強樹體管理:褐斑病病原菌易感染柑橘幼嫩組織,偏施氮肥的果園由於氮肥促進幼嫩組織的生長而發病較重。因此,要求果農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氮、磷、鉀肥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藥劑防治
(1)防病時間:在感病比較嚴重的果園,新梢剛展開1/4-1/2的時候就應該預防褐斑病保護春梢(病害發生特別重的可以在春梢接近完全展開後增加一次噴藥),根據發病程度,全年噴藥3~6次。即3月中上旬至5月上旬前2-3次噴藥。5-7月上旬溫暖多雨時節,連續2-3次噴施殺菌劑,每次相隔20天。8月根據病情再噴藥1-2次,進入九月可不再噴藥。
(2)殺菌劑種類:殺菌劑的科學選擇及合理混配使用非常重要。要保護性殺菌劑和內吸治療性殺菌劑合理配合使用,並且可將作用機制不同的殺菌劑混配使用以提高殺菌效果,延長病害對殺菌劑產生抗性。發病之前可選擇保護性殺菌劑:大生M-45,可殺得、喹啉銅;其他感病期間可選擇內吸治療性殺菌劑:二甲醯亞胺類殺菌劑,如速克靈、撲海因(異菌脲)退菌特、咪鮮胺等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嘧菌酯、汙菌酯或吡唑醚菌酯等等。除樹冠噴藥外,還可以考慮地面撒施石灰,以減少侵染源。[2]
回覆列表
吡唑·代森聯
戊唑醇
丙森辛
代森錳鋅
丙環唑
苯醚甲環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