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鑫天先閣
-
2 # 封小彬
藏友所展示的盤子為祭藍釉瓷盤。其釉色純正,折沿處4組雙龍戲珠畫工飄逸,富有想象力;外壁4組蘭花畫工精細,立體感強烈,為純手工繪畫。從胎足露胎處可以看出其胎質質密細膩,時代感明顯,個人覺得應為乾嘉時期民窯細路。
那麼,何謂祭藍軸瓷呢?它又有個什麼樣的發展歷程呢?
所謂的祭藍釉,其實它就是一種高溫釉瓷,其生丕施釉,以氧化鈷為著色劑,溫度控制在1280——1300攝氏度之間一次燒造而成,其成品呈現一種『雨過天青雲破處』那種純潔的藍色,古人習慣性稱之為霽藍釉。『霽藍』是當時古人對這種藍色的雅稱,又因為在當時這種藍色瓷多用於祭祀活動,『霽』『祭』同音,因此後人就乾脆把這種藍色瓷稱之為『祭藍瓷』。
霽藍釉瓷的窯火自元燃起之後,生生不息,歷輕幹餘載,直至現在仍然生產不斷。這期間又以大明宣德一朝為甚。其時,品種多樣,既有單一的藍釉瓷,也有刻花暗畫的,還創燒了另一個新品種——藍地白花瓷。這一時期,為了皇權的需要,霽藍瓷的燒造為官府所壟斷,一直到明末清初,這種狀況才有所改善。
讓我們再度回過頭來看看藏友的這個盤子:端莊,大氣,而又不乏美麗!那個缺口,更能彰顯歲月的滄桑。它自身散發的那一種藍色猶如來自太空深處的一抹幽藍。再加上多年佛前的洗禮,給人以遐想之際更多了一份虔誠與敬畏!
你拿強手電照一下,發藍就是茄皮紫,若發黑是烏金釉,口有傷,底應該是開片釉,那應該是康熙時期的,請珍酌。我釋出是那個瓶,並非此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