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綠竹蔓蔓
-
2 # 混遛烏拉拉
饅頭庵真名水月庵,裡面供著水月菩薩,是美麗清秀的化身。上好的一個名字卻被叫成了土裡巴幾的饅頭庵。原來饅頭庵裡發生的事還真不配水月菩薩的美名。
秦鍾和尼姑在寺裡的淫亂事件就不多說,畢竟那是兩個年輕人的事,他們的悲劇多少和封建意識有關,但也能說明饅頭庵並非清淨之地,也是饅頭庵的主持靜虛圖財害命的環境基礎。正所謂,有什麼樣的環境,就出什麼樣的人。
饅頭庵的主持靜虛就是這種壞人。
這緣於一樁婚事,就是張金哥和守備兒子的婚事。兩人已經定親就等著完婚。這在當時已算是結婚,如果退親,女方就意味著改嫁,如果男方死了,女方要守寡才能叫節婦。不幸的是,有一天張金哥到饅頭庵去燒香,被長安縣今的小舅子李衙內看上了,執意要娶張金哥,張家被逼得沒辦法,向守備家提出退婚。守備也死活不幹,還罵上張家大門。於是更打起官司來。在這場官司中,靜虛老尼起到關鍵用。
按理張家本來沒有勝算,只好請人上京尋門路,並許下重金。靜虛就在這時出場了。她出面找到王熙鳳,要王熙風找賈政去和和長安節度雲老爺說一聲,脅迫守備接受張家退回的聘金。靜虛就壞在這裡,在鳳姐面前又是獻殷情,又是打哈哈,且巧舌如簧,千方百計說動鳳姐,最後老尼許下三千銀子,終於說動了鳳姐,還不知老尼隱藏了多少銀兩哪。
在靜虛的串輟下,輩劇就發生了。守備扛不住權力的打壓,被迫退婚。當張金哥知道守備接受了退回去的聘金,就拿了一根麻繩自縊了。守備家的兒子聽說愛妻自殺了,也跳河自盡。兩人可能從未見過面,但神交已久,還能從旁人口中瞭解很多情況,兩人相互殉情,就是一場愛情悲劇。
製造這場悲劇的的關鍵人物就是靜虛老尼。作為一個資深佛教徒,她不可能不知道,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段婚的道理。然而她不但不成全,反而拆散一對鴛鴦。扼殺了兩條人命和一段美好的愛情。
-
3 # 林鳳閣
1.《紅樓夢》中的淨虛尼姑是書中所描繪出的第一個壞人。也是《紅樓夢》中最壞的四個人之一,而且有其中三個均是尼姑。雖然對尼姑描述都偏向於負面。但作者可能更多的是以人物表現一種社會狀況。
2.淨虛尼姑這個人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顧佛門需六根清淨,尼姑的名號上有一“虛”字,更是表露其實際做派。
4.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她的挑撥離間使得張金哥和守備之子雙雙殉情而死,訴訟的結果導致一兩家人遭受了致命打擊,其後果之惡劣,令人髮指。
5.原文中是這樣提到的此人小人之心如此,良民遭害如此!這尼姑沒有半點善良。心裡總想著榮華富貴,對徒弟縱容放肆。對家廟的管理不善,肆意妄為,傷風敗俗之事此起彼伏。隨著賈府的敗落,家廟也遭受牽連,最終也不知所蹤。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4 # 閒人洞
還是曹公曹雪芹偉大,什麼大師,法師,出家人不愛財。現在破廟燒香的成風,有多少人的錢進了他們的腰包,一句鬼話就賺來大把的鈔票。
饅頭庵淨虛那黑心婆子,如果活在現在,只不過就是個掃地僧而已,照現在和尚的斂財手法差遠了,心都讓狗吃了。
-
5 # 國風1974
你好,我是國風
少林寺為千年古剎,可可看現在少林寺的和尚,難道都守著清規戒律,不問世事的唸經拜佛?恐怕未必吧!
而且現在這個世間,佛門中披著佛的衣,念著佛的經的惡魔真的太多太多。反而真正清修佛事的苦行僧太少太少了。
-
6 # 傫傫若遺
老尼姑淨虛教唆王熙鳳包攬訴訟以及秦鍾得趣饅頭庵。淨虛教唆王熙鳳利用手中權力,替人擺平刑誦。最終王熙鳳賺了三千兩銀子,事主張金哥和未婚夫守備之子雙雙慘死。淨虛老尼姑在其中不知道賺了多少喪盡天良的錢,這些錢是用兩條人命換來的。出家人為了金銀錢貨害人性命,其罪可誅。
-
7 # 魏永臣550
的確,饅頭庵的淨虛尼姑壞得很,壞到什麼程度?壞到其禁錮限制人的理智思維達數千年,這就是紅樓夢作者所形容的頑固不化的無用的,為不能補天而整日傷心悲鳴的“三生石”。就是作者又形容的“千年鐵門限(檻)”。該“饅頭”不是能吃能食的能救人飢的饅頭,而是一個土饅頭;土饅頭,即土丘,即墳墓。形容的就是孔子和受孔子春秋影響而產生的喋喋不休地儒學史筆文化。“淨虛”和“土饅頭”就是對儒學文化及儒學史筆文化的恰當定性。“淨虛”就是構成其無用昏庸菜園子之庸才本性。只有這樣的定性,才能揭穿其吃人害人騙人的老底,這就是“終須一個土饅頭”的深意。說其“身為佛門”並不是說他歷史上真的認識了佛,入了佛門;而是指紅樓夢的真意就是自然之道的道佛之門,為讓其掩蓋真意,特被作者強逼拘來入佛門或看守佛門的。作者正是這樣的形容其為“佛門弟子”的。
-
8 # 溪花浦牧魚
皈依空門,不面壁,不誦經,不敲木魚,然而卻熱忱凡間事,只能說她六根未淨,雖伴青燈而利慾薰心,一個“壞”字何其了得?談不上!
回覆列表
靜虛,身在佛門幹著紅塵之事的老尼姑,遊走於世宦鄉紳豪門,結交權貴,幹著蠅營狗苟之事的假善人。
老尼與鳳姐的狼狽為奸一個喜歡弄權的大管家,一個喜歡到處撈好處的老尼姑。她們的合謀再正常不過了,而且老尼姑拜託鳳姐辦事很有自己的手段,首先表明不是求你,而是求王夫人
老尼便趁機說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裡求太太,先請奶奶一個示下。”
一個好弄權顯擺的人,以鳳姐的性格一定會攬過來,當然最後的不謀而合,以三千兩銀子把事辦了,最後王夫人卻是不知情。
拆散恩愛之人,致使張李兩家人才兩空在老尼姑的鼓吹巧簧如舌之下,利用賈家的權勢,致使守備退了親,一對青年男女就這樣活生生被拆散了,不曾想他們的行為更為節烈,雙雙殉情而死。
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親的道理,靜虛老尼是否有想過,在她埋葬別人的土饅頭裡,也會埋葬了自己,她的壞就在於,作為一個尼姑,不該沾染紅塵之事,卻努力做著充斥著銅臭味,骯髒的交易之事,這是為世人所不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