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星說保險
-
2 # 聰明投保
最近開門紅準備又來了,加上4.025%預定利率的產品即將停售,這個市場都很狂躁,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都瘋狂地宣傳某某又出大單,每天播報年金險的賀報,推動更多的人銷售年金險,甚至還有這張圖:
以上這個資訊,我個人估計是假的,現在還沒有得到官方迴應......
所以我勸大家冷靜,買保險是一個理性冷靜的過程。
-
3 # 使用者1328254134143
1、理財型保險是否值得買,要看你對收益的期望,僅從儲蓄角度,同時兼顧一定保障,那是可以保險來處理的,指望其高收益幾無可能;2、具體買保險,首先要明確需要,方向明確是正確買保險的第一步,所謂保險需求,就是想解決什麼問題,或是希望達到什麼願望?也許要求和期望很多,沒有關係,但是最好心中給其排個次序;然後就是說明自己大概的經濟能力和保費預算,這個度要你和代理人相關溝通而得,實際你的所有需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滿足,優秀的保險代理人是要綜合考慮,進行輕重緩急的取捨,通過合理的險種組合來最有效的實現你的保險需求,這才是優秀的、專業的!具體操作通道,最簡單有效的是直接找幾家當地不同公司的代理人,說明詳細情況和具體要求,進行開放式比較,看其提供的險種方案保險利益哪個更為有效針對你的需求;另外或是網上通過第三方保險中間站的保險招標平臺,直接線上匿名徵集不同保險公司的具體方案,進行比較和選擇。
-
4 # 保煎燴
理財型保險究竟值不值的買?這取決於你的實際情況。
身邊的很多人對於通過保險來理財這事非常追捧,很多人認為“買了保險沒用上,不久虧死了”,這種吃虧的心理也就讓他們只認同一種保險就是:有返還、分紅等理財型保險。
理財型保險,究竟好不好?每個人的看法都是不同的。
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你期滿之後得到的分紅或者收益來自於你所交保費的投資部分收益,而且理財型的保險相對消費型在保費上要貴不少。
因此,對於很多預算有限的家庭來說,建議優先考慮的是消費型的保險,尤其是先考慮意外和醫療等便宜、期限短的保險,然後再考慮重疾和壽險,至於理財型的保險,等到資金充足、考慮家族傳承和養老的階段再行打算。
或者預算充足,但可以將剩下來的資金用於將家庭成員的保障配齊全,又或者進行其他的股票、基金等投資,穩健投資的話,不考慮通脹水平,相信收益比長期持有保險要可觀。
當然,理財型的保險也不是沒有用,對於那些收入不菲卻又存不住錢的群體,不失為一個非常好的儲蓄手段。
回覆列表
我們都知道,保險有三種,第一種是保人的,比如意外險,健康險,醫療險;第二種是保物的,比如車險、財產險、產品責任險;第三種是保錢的,比如理財險,終身壽險等財富管理類的產品。
在選擇理財型保險的時候,很多人往往進入一個誤區,就是對比收益。
了解產品的收益無可厚非,但是保險理財產品,不單單只是收益,側重的也不是收益。如果要算收益,在所有的理財渠道中,保險的短期收益屬於中下,中期收益一般,長期收益可觀。所以在了解保險理財產品的時候,除了了解收益,還要去看重產品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我們知道金錢沒有固定的主人,有些人今年有錢,明年就沒錢了,有些人十年前是富翁,十年後是負翁。所以當擁有一筆財富之後,我們要思考的不是擁有財富的多少,而是思考擁有財富的多久。如果賺的錢最後都留不住,那麼賺再多有什麼意思。這個時候,我們要去了解財富的三個階段,對照一下自己位於哪個階段,該做什麼事情;
這個階段,需要財富管理知識、技巧、資產配置、分散投資,所謂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個時候要綜合考量,不同的理財渠道側重點不一樣,活期理財或者短期理財側重的是靈活性,隨時支取;投資、炒股側重的是高收益;保險側重的是安全和穩定,確保未來的現金流。這就像足球賽一樣,11個人,不同的位置承擔不同的角色,雖然有10個人都在進攻,但是必須要有一個人在守門,保險就是足球賽的守門員,是我們資產配置中的最後一道防線,不可或缺。當所有的投資都出現問題,至少還有保險這條後路。不需要的時候是錦上添花,需要的時候是雪中送炭。這個階段了解掌握了,就需要進入最後一個階段
這個階段,需要智慧。每一個人最終都是要離開的,既然如此,就應該提前思考,我們在離開的時候,可以為家族留下什麼。如果沒有做好規劃,留下的只有無休止的紛爭。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身上所有有價值的物品,都叫財產,而一旦這個人離開了,這些財產都會變成遺產。財富的傳承涉及三個核心問題:傳承什麼、傳承給誰,怎麼傳承。學會財富傳承,才能實現世代富裕,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這又是可以獨立寫成一個文章。
綜上所述,購買保險理財產品,往往不是單純的看收益,而是思考對於金錢的掌控,理財的安全性、流動性、穩定性、收益性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