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劉老師的大語文課

    區別比較大。

    粵語中有大約15%的壯侗底層詞彙,這些詞彙轉寫為漢語時大多用表音字或同音字代替,如“呢度”(這裡)的“呢”,表示倒塌的“冧”,表示癢的“痕”,表示欺負的“蝦”等。

    而本身繼承而來的漢語字詞中,又有相當一部分由於歷史傳承、發音變化等等因素影響,而丟失了原本的寫法,由此新造了大量口字邊的俗字或是用其它同音字代替。

    比如表示人稱眾數的“哋”來源於“等”,“在”字在口語中轉音後寫為“喺”,領屬關係詞“嘅”來源於“個”,疑問代詞“點”和“怎”同源,中古來源是“底物”的合音,指示代詞“咁”中古來源於“個物”的合音,而“物”字做疑問詞時又轉寫成“乜”,諸如此類。

    這些俗字其實也有相當長的歷史,在明末清初時廣東文人屈大均所著的《廣東新語》一書中,就有提到:“廣州謂美曰靚...謂聰明曰乖,謂不曰吾,問何如曰點樣。”說明至少在明代已經有“靚“、”點樣”、“吾(唔)”這一寫法。而一些古漢語中固有的字詞,如“畀”(給)、“企”(站)、“爭”(相差,欠)、“攰”(累)等字在普通話中已經偏離原意,粵語則保留了這些用法,因此若是不瞭解它們的古義的話,也會產生理解歧義。再有另一些詞,則是對古楚語的繼承。如“睇”,和“看”同義。《說文解字》注:南楚謂眄曰睇。粵語語音體系的主體層次大概在唐末至五代,也就說明粵語在那時起已經與官話分流發展。

    在普通話中,表示近指和遠指的“這”、“那”,表示人稱複數的“們”以及表示疑問的“怎”都是從宋代開始起源 (這 最初寫為 者,早期來源不明;那 來源可能是 恁 )。而粵語則沒有跟隨官話在中古以後的變化,由此可見,至少在宋朝,官話和粵語的口語用詞已經分流。

  • 2 # 鳥言夷面

    秦徵百越後書同文,百越文字都都被廢除了,哪來的粵語文字?現代僅僅保留的百越口音只能稱為白話(粵語)方言。

    那方言口音用漢字標註發音,和當年學英語用漢字標註發音,大同小異而已。

    鹹溼(好色)、搏野黑(幹那個事情去)、泥猴塞領啊(你好厲害啊)、塞鳩領(很厲害)、狗好狗嚎(9號9號)⋯⋯⋯大量口字邊的俗字或是用其它同音字代替。比如表示人稱眾數的“哋”來源於“等”,“在”字在口語中轉音後寫為“喺”,領屬關係詞“嘅”來源於“個”……你講咩啊!”“咩啊!”“咩咩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裝拆牆時的五大禁忌,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