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明文

    農民在農忙返鄉,農閒外出務工,他們大都是五十歲上下的農民工,他們肩負著重擔,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同時又不能把土地拋荒,既要生產生活,又要養家餬口,並且又沒有象城裡人那樣老了有退休金。土地收入也遠遠滿足不了當前的人情來往和生活開支,靠出去打季節工,同時還要為子女上學、就業、結婚買房等等負債累累!最後落下的便是疾病纏身,掙的錢還不多!老來孤獨!大多無奈之舉!

  • 2 # 道法自然有道自生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這個談不上雙重,如果打工有奔頭,一百掙幾十萬,木人會搞什麼雙重,種田是一種辛苦工作,不是享受。

  • 3 # 每日新況

    問:農忙種地淡時打工,這些雙重職業的農民工,都在五十歲上下,這個人群面臨什麼問題?

    我爸也是這樣,自己承包了十多畝地不說,不管是農閒還是農忙都會幫別人幹活,他之所以這樣做其實都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寬鬆一點。

    在過去我讀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我們家主要種植菸葉和稻穀,週末放假的時候剛好輪到一週一次的烤煙時間,我要幫父母扎菸葉,一忙就是一天半的時間,下午還要去割魚草,等到了放暑假的時候,剛好是插秧的時候。

    我爸和我大伯合作買了一臺犁田機,主要是犁田機太重,一個人應付不過來,而我大伯比我爸更勤快,即便是雙搶的季節,他們都會去幫別人犁田,插秧的事情全部交給我和我媽,一忙就是一個月,每天在6點鐘左右起床去幹活,一個月下來,我被曬得黑漆漆,同時還會廋幾斤下去,我媽經常抱怨我爸自己的家裡的事情不管,去幫別人幹活。

    等所有的田全部插好後,還有收割完稻穀後就是農閒的季節,我爸又會去幫別人建房子,我還要去稻田裡拔草,或者去割魚草,所以農村給我的印象就是辛苦還不掙錢。

    總之在農忙是種地,農閒時打工,其實都是為了生活,有錢賺自然想多賺一點,畢竟在農村賺錢的機會有限,一是應付家庭開支大,以備不時之需,比如孩子的學費,或者彩禮,或者蓋房子等,二是可以存更多的錢,讓家裡人生活寬鬆一點。

  • 4 # Lzc9320

    老漢六八年人,面臨問題太多了!因當年計劃生育,孩子較晚,現在倆孩子要大學學費,父母要養老,且不講自已已年過半百!一句話: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啥時乾死了,也就解脫了!不相信誰能幫忙,自已該咋樣就咋樣唄!咱沒錢沒權沒地位!愛咋咋地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喬和希勒誰的歷史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