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用Self(自我)來表示自我概念,而且這種做法也沿襲至今。詹姆斯於189O年把自我區分為作為經驗客體的我(me)和作為環境中主動行動者的我。作為經驗客體的我包括三種不同形式:  (1)精神的我,由個人目標、抱負和信念等組成;  (2)物質的我,指個人的身體及其屬性;  (3)社會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  本世紀4O年代,P.萊基和卡爾·羅傑斯(CarlRansomRogers)詳細闡述了自我概念。他們把注意力集中於自我概念的知覺方面和自尊的評價性成分上。羅傑斯區分了作為實際感覺到的自我(真實自我)和作為理想中的自我(理想自我)。他認為兩者都可以加以測定,是各有特點的有用概念。真實自我被置於略低於理想自我的地位,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差異表示個體心理順應指數。理想自我引起適當層次的自重和有關目的定向的樂觀主義,並激發成就感和對社會的適應。這裡,真實自我強調個人主觀體驗的心理重要性,所以與邏輯實證主義和科學經驗主義相比,它與存在主義和現象學的基本原理更相一致。  埃裡克森的自我發展理論(社會化發展理論)  第一階段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從出生到十八個月左右是嬰兒期。這是獲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階段。所謂基本信任,就是嬰兒的需要與外界對他需要的滿足保持一致。這階段嬰兒對母親或其他代理人表示信任,嬰兒感到所處的環境是個安全的地方,周圍人們是可以信任的,由此就會擴充套件為對一般人的信任。  嬰兒如果得不到周圍人們的關心與照顧,他就會對外界特別是對周圍的人產生害怕與懷疑的心理,以致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順利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主播或職業選手在絕地求生遊戲中沒有遇到外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