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體制入門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被梁啟超改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是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語型,出自梁啟超。

    意為國家之事的興亡,保護國家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始出處,出自《左傳》和《列女傳》。

    釋義

    “亡國”與“亡天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亡國”是指改朝換代,換個王帝,國號。而仁義道德得不到發揚廣大,統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間也紛爭不斷,是天下將滅亡。保國這類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權力的人去謀劃。 但是“天下”的興亡,則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

    “率獸食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上》。率:帶領。帶著野獸來吃人。比喻統治者虐害人民;“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泛指平民百姓。

    顧炎武簡介

    顧炎武(1613-1682年),名絳,字忠清,明亡後改名炎武,號亭林,後人尊稱其為亭林先生。崑山人(今屬江蘇省)。他出身名門,少年勤奮讀書,14歲中秀才。青年時常議論朝綱,反清復明,失敗後遍訪名山大川,潛心治學。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學者,平生不做無益之文,主張“文不苟作”,“須有益於天下”;治學強調“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注重實地考察。他一生著述宏富,在地理、金石、音律上都有建樹,所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圖》、《金石文字記》、《音學五書》等書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代表作《日知錄》較為系統闡述了他在哲學、政治、經濟學等方面的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來說說哪些地區的粽子較有特色,比較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