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心理研究社

    追求小眾而反感大眾,我想這跟從眾心理有著一定的關係,在社會心理學中從眾的個體差異,會受到人格,文化,和社會角色的影響。我們每個人周圍的朋友都有“從眾者”和“獨立者”。

    我是心理洞察官,學習心理學,更好的做自己。

    人格分析:當我們關注不同個體對同一情境的行為反應時,人格的影響就顯現出來了,譬如坐過山車的時候有的人感到恐懼,有的人感到興奮。

    美國民歌之父,伍迪.加索裡曾說過:我不想改變自己來適應這個世界。

    每個人格上的差異,會對同樣一件事情產生不同的看法,例如現在流行的同學聚會,很多人會反感,但同時很多人有積極的參與。即使參與的人對於這次聚會,評價很低,但下次有同樣的聚會,他仍然會參加,這就像過山車一樣,有的人感到恐懼,有的人感到興奮。

    那麼在同一個國家甚至是同一個地區,也會有不同的從眾比例,這源自於他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產生的文化差異。

    如果一個家庭氛圍是這樣的,家長的命令,無條件執行,如果不聽話,有可能會受到指責,批評,甚至捱揍,那麼在他長大成人以後,在很多事情的抉擇上,他會更傾向於追隨大眾的選擇,甚至在內心有想法的時候,他會壓制自己的想法,放棄自我的追求。相反,如果一個家庭氛圍比較隨和,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尊重個人的主見,那麼在他成年以後,面對很多事情會堅持自己的觀點,哪怕這個觀點不被大多數人認同,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小眾。

    社會角色:社會角色理論認為,社會生活就像在劇場的舞臺上演戲,有它自己的場景面具和臺詞。

    世界就是舞臺,大家都是演員,有登臺有謝幕,一聲絕色難數。--莎士比亞

    當我們身處一個角色當中,很多時候是不能隨著我們個人的意願,進行選擇或決定。

    例如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諸葛亮也是迫不得已,特別欣賞他,軍令狀已立,在軍隊軍令狀神聖不容侵犯,那麼在軍師和部將的角色中,無論是喜歡,還是討厭這個人,都得按規矩來。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場景,那就是投票舉手表決,尤其是某個特定範圍的投票,舉手表決。當候選人站在舞臺中間,大家開始投票舉手表決,很多人都會不情願的,表示贊同,這跟你當時所處的角色有很大的關係。

    喜歡追求小眾,人格上更喜歡特立獨行,在家庭文化中,能得到更多的表達和尊重,更傾向於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

    總結:在不同的場景下,不同的角色扮演當中,可能同一種情況會有不同的從眾心理,同時這又受到了個人人格的影響。

  • 2 # ASD家長賦能

    追求小眾有幾個原因,一是興趣使然,只不過正好那個興趣不是很大眾。二是彰顯個性,顯示自己與眾不同。三是叛逆,就是要和別人不一樣,不想屈從大眾。四是突出自我身份和所處的圈子,獲得小圈子的認同和地位。

  • 3 # 小橫道

    喜歡追求小眾而反感大眾,本質上還是從眾。

    喜歡追求小眾,這點沒什麼問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愛好,同時因此反感大眾的話,就沒什麼意思了。

    因為最平常的就是你想不平常,比如青少年紋身抽菸喝酒,他們追求個性的方式竟是如此的相似,可以說這是再普通不過的表現了。

    看個人吧,如果個人喜歡小眾不影響到他人的話,我們是不應該去批判的,這種行為並沒有什麼獨特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教養”的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