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草木亦崢嶸
-
2 # 使用者1437635616551
經濟社會用錢解決問題丶都為錢轉不講人義道德丶人人自私自利的不良行為丶和不健康的有色文藝傳播。導致青少年的人生髮展過程`丶方向迷茫
-
3 # 春風化雨143474353
改開前,是階級成份原因影響到下一代。
如果是地富反壞右及頑偽人員、海外關係和走資派家庭出生的子女,名譽上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但在社會操作上是很難做到的。
他(她)們會受到許多不公平待遇,如:升學、招工、參軍、入黨、提幹等,處處受到歧視,不管你如何努力。由其在農村的男青年,貧窮與高成份導致找物件難上加難,嚴重影響了他們結婚成家的可能。
-
4 # 江西禾葉傢俱
我覺得是思維很重要。思維我覺得分2個很重要的領域。一個是高科技知識文化,一個是經商。這2塊都是思維邏輯導向的。這是最能影響人一輩子的重要因素。
-
5 # 穆
前三十年、如果你出生在地富反壞右、當權派家庭、都同樣是無產階級專政對向、不能參軍、不能進廠礦或在單位上工作、永遠也抬不起頭。
-
6 # 大王615
從我的孫子2O06年出生至今十幾年來看,人世間的言行舉止,電腦電視,學校教育和師生間碰撞,爺奶父母給他的教導關懷,他都一一領略過。但我們觀察下來,這些孩子與六七十年前孩子完全不同了。學校教的知識學到一些但並不百分百,而社會上吃穿行到會趕時髦。在家中我們看到他辛苦作業時,會發火,心情妙芒苦悶,不願與老人交流,好象看不到前途。養育他們不知到他二十歲時會怎樣,上大學嗎?打工嗎?焦心吶。中國現在社會環境,生存環境為什麼給下一代畄下這些烙印呢?
-
7 # 山水桂林
我們的教育是孔融讓梨,美國的教育是貓和老鼠,一到社會就見分曉。不受教育時期我們都能打勝仗,受了高等教育後都叛國啦。抗日戰爭和現在就是證明。
-
8 # 精中精華
主要是教育,特別是教育投入。比如說教師投入,現在好多地方鬧教師荒,教師待遇不行,老師家庭甚至本人生活都難以為繼,哪還有時間和精力教育好新一代呢,再者教師待遇內部不平衡也嚴重影響了教師對下一代的態度,有的教師,善於投機鑽營,教育態度不咋地,待遇級別高高在上,那些教育態度端正工作一絲不苟的教師終身待遇原始,他們是真正的育人者,卻生活困頓不堪,哪裡能有正確的育人三觀呢?教師三觀盡毀,又怎能不影響下一代呢?
-
9 # H藍色心情
影響下一代的原因太多了,有內因也有外因,我認為有如下因素:1、社會環境,不同年代不同的環境;2、家庭,一個家的家風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與發展方向;3、教育,接受優質的教育資源,肯定會讓下一代未來美好,平臺要高。4、人生抉擇,經常會遇到許多人生十字路口,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會存在一定影響。
-
10 # 胖子和胖子做朋友
目前我感覺影響下一代最大的因素就是父母,即原生家庭。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不同的父母家庭影響著孩子生活和成長。
在孩子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前,父母是孩子最先,也是經常接觸的客體。隨著經濟能力、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教育觀念也隨之提高。所以父母的樣子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樣子。如果一個孩子能從父母那裡得到充足的愛,他也會毫無保留的給予他人愛,表現得自信樂觀。
俗話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愛不需要儀式,愛孩子就多陪伴她,給她一個溫情的家庭氛圍。
回覆列表
諸多因素影響下一代: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家庭環境…而諸多因素中家庭影響與教育卻是重中之重。因為它是基礎的、原始的、不可替代的、刻骨銘心的。
父母是孩子認識世界,獲得知識的第一所學校。孩子的品行大都來自父母,孩子三觀形成也大都取決於家庭。所謂龍生龍鳳生鳳雖然有點絕對,但是有一定道理的。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例:①曹操父子三人都是古代著名軍事家、詩人。②南韓上任總統樸謹慧的父親朴正熙父女二人都是總統。③習近平總書記的父親習仲勳也曾是國家主要領導人之一。由此可見家庭環境薰陶、家庭教育是多麼的重要。
我們如何積極發揮家庭主導、引領、塑造作用呢?
第一點:身教重於言教。家長要事事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二點: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用愛心點燃孩子的愛心: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愛國家、愛世界…
第三點:從小培養孩子社會意識、獨立意識、生存能力。
第四點:培養孩子愛憎分明、判斷是非曲直能力。
第五點:養成知恩圖報意識。從小有孝心。
第六點:從小培養孩子抗壓能力。從小讓其吃點苦頭、受點"磨難",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
第七點:平等待孩子。站起來比孩子高大、蹲下和孩一樣高。
批評孩子要給留面子、留尊嚴。
總之,家庭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刻骨銘心的。什麼樹苗結什麼果、什麼種子發什麼芽。家長要做孩子光明前程的引領者;而不要做讓孩子走向萬丈深淵的助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