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蘭多
-
2 # 烏鴉飛靈山
日本應該是較早提出多功能農業的國家,即種植、生產、消費、旅遊一體化的農業模式,這種模式是根據日本地少人多的國情而發展的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用合理的資源作出了極大的利潤。
至於有多少可用土地這個問題,筆者這個半桶水實在不好回答,只能說他們的可利用土地很少,但是土地利用率很高,島國嘛。。。
日本應該是很少出口農產品的,自身都供給不足,他們更多的是進口需求,進口原料然後加工生產為成品又出口,是他們一貫的套路。
講真,拋開民族情節不談,日本確實厲害,有這麼個惡鄰在側,也是促使我們不斷前進的原動力之一啊。
-
3 # 安之若素aa
很多人稱日本農業為觀光農業旅遊農業。日本農戶沒有小而全,只有大而專,不為自給自足,而是專業化分工、工廠式生產。
-
4 # 初心
我沒有去過日本,但是我老婆在日本待了幾年,我談一下她眼中的日本農村。
1.日本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還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每年都有很多地震和颱風,農村可用耕地也很少。日本土地是私有的,如果你想在農村買地,價格非常高,一般人不願意賣,因為賣了也不好再買,所以你很難在農村買到地。
2.日本農民不願意移居到城裡,在他們眼裡,城裡遠沒有農村舒服自在,城市裡節奏太緊張,壓力大,掙的錢也不比農村多到哪裡去,農村裡多麼安逸逍遙啊!
3.日本農村農業機械化程度非常高,插秧、播種、收割、噴農藥等等,都是機械化,還有農業機器人,可以幫人完成強度大,危險的工作。雖然是機械化,但是不代表粗糙,反而日本農民農業生產很精細化。
4.公司和團體參與農業生產 由於農戶和農業勞動者力減少,農業法人不斷增加,農戶開始成立公司、組合、農協等團體,進行大規模生產,這些團體主要從事養雞、種稻、養牛、養豬等。另外,為大米生產和流通服務的團體達13,120個。
5.日本政府對農業非常重視,補貼非常多,因為二戰後農民拯救了日本的經濟,所以農民的地位很高,農產品價格也特別貴,一斤大米在日本摺合人民幣要20元,在中國只需要2塊多。
6.日本農民環保意識比較強,河裡基本上沒有汙染,水流很乾淨,沒有農藥瓶子,除草劑袋子等垃圾。
7.日本農村老齡化也很嚴重,70後不想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比如種植水稻的稻民,65歲以上老人佔了77%,60歲以上的佔了90%。
我所瞭解的大概就這麼多,有不當之處,大家可以批評指正!
回覆列表
日本農業機械化使用率極高,非常注重土壤改良,提高可種植農田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出口最多的應該是大米!葡萄,蘋果等!口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