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最美如初
-
2 # 燈籬
先說結論:無法避免。
我們在看文學作品的時候,很容易會代入其間,為人物出謀劃策,甚至生出“如果我是ta,一定會怎樣怎樣”的情緒,輕一點的尚可稱之為“恨鐵不成鋼”,如果人物際遇更令人“如鯁在喉”一些,便難免生出“ta的遭遇固然有時代的錯,但ta自己的問題也很大吧?”這樣的感嘆來。
祥林嫂就是這樣一個角色。無論是書評還是影評,對這個人物,很多人是又憐又氣的,憐她身世不幸,年紀輕輕就死了丈夫,要被婆婆賣掉;好不容易在魯鎮找了份工作自食其力,還是被抓住送走了。好在第二任丈夫賀老六對她不壞,有了孩子後,一家人的生活剛剛有了氣色,丈夫又意外離世,孩子也被狼叼走,從此她便失掉了自己的精神氣,過著行屍走肉一般的生活,為旁人的一句對地府的描述便憂心忡忡,也會為自己不再能處理貢品而精神徹底崩潰,最終被趕走,在風雪交加的夜晚悽苦地離去。
在故事的前半段,很多人對祥林嫂還是抱著同情的態度的,因為祥林嫂太苦了,太不幸了,這簡直是一個“純粹的悲慘”的故事。
但在故事的後半段,當失去一切的祥林嫂對周圍人惡意的問話唯唯諾諾的時候,當她輕易就相信柳媽捐門檻的說法時,大家的態度變了,她的悲慘彷彿已經“不純粹”了。因為有人篤定地相信,這是由於祥林嫂的懦弱與無知造成的,“太沒眼力見了”,“她都知道別人不懷好意了為什麼要湊過去,自取其辱。”等等評論開始出現,甚至有人開始說:“我要是她,我掙了錢就攢起來,哪怕做個小買賣,也不會像她這麼無能。”
真的是這樣嗎?當我們回望文學,又通過文學來回望歷史的時候,應該知道,歷史的車輪是殘忍的,時代的悲劇在個人頭上,便是墜不到底的深淵。
祥林嫂絕不是無能,她敢在知道婆婆要賣掉自己的時候連夜逃跑,已可知非無膽識之女子。早知道那時候的深山荒野,村落分散,她一個童養媳,在當地沒有親屬關係,沒有盤纏,也沒有可投奔的人,卻仍然義無反顧地逃了出來,還懂得尋求他人的幫助,讓她得以在魯鎮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且不說她沒有受過教育,也未必懂多少人情世故,光是這份脫離自己熟悉環境奔向未知的魄力,便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何況祥林嫂並不是懶怠之人,她工作努力,“捨得力氣”,也不耍滑頭,即使工作如此繁重,她仍然滿足地“白胖了起來”。如果不是後面的她遭遇瞭如此多的變故,我相信她會一直這樣下去。不幸的是,接連遭遇了喪夫喪子之痛,再次成為了寡婦的她,再回到魯鎮的時候,已被市井的碎語所包圍。當大家反感文中的祥林嫂主動掀開傷口去與別人搭話的時候,我卻想到了,至親離去,在心理學上是級別很高的創傷,那些讀者看得明白的“陪了幾滴眼淚”的看熱鬧的女人們,在某種意義上,是給過祥林嫂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的。
在艱難的社會背景下生存,姿態是很難好看的。有時候一點妄念,一點迷信,都是貧苦民眾對抗死亡殘存的信念。
魯迅寫《祝福》,是要諷刺吃人的禮教。那麼什麼樣的人能自信絕不會被禮教吃掉呢?
每每我看到這裡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祥子。祥子在成為駱駝祥子之前,那麼可愛、真誠,他的願望是那樣亮堂堂的,他每天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計劃的,都是最自律的。他懂得拉車的竅門,學習怎麼應對客人,他堅韌不拔,即使兩次遭遇天災人禍失去了自己最寶貴的車子,仍然存著希望,沒有停止努力。
如果你是祥子,你能避免你可能遭遇的災禍?當劇本沒有寫好擺在你面前,你未必會做的比他好。
即使你帶著裝了十幾年義務教育知識和數年高等教育成果的腦袋穿越回去,也很可能找不到一份餬口的工作,更不用說避免怎樣怎樣的處境,活下去,已堪艱難。社會的黑暗是滲入了骨子裡的,非勉力即可自救。
文學家在儲存各種各樣的人性。而我們應該做的,是不要忘記,是反思與救贖,而非把所有的人性都塞進爽文打怪升級的大染缸,那便失去了“直面”的意義。
所以,祥林嫂的悲劇無法避免,祥子的悲劇也無法避免。把當今時代哺育出來的人,巢狀進任何一個文學故事與歷史故事,都是有待商榷的。那樣有些傲慢,也有些遺憾。
因為你已經錯過了真正被偉大的文學作品震撼的時刻。
-
3 # 國內ERP專題
1、好好的生活,被婆家人硬拉回去嫁給了賀老六
本來在魯老爺家幹得好好的,身體好,力氣大,頂得上一個男人,幹活還利索。與東家的關係處得比較融洽。這應該是祥林嫂的最高光的幸福時刻。
然而卻被婆家人強行綁走,嫁給了山裡的賀老六(簡直是拐賣)。還生一孩子阿毛。不幸的生活開始,賀老六死,阿毛被狼叨走了。祥林嫂再一次變得一無所有,關鍵從身份還是嫁二嫁的人,在封建社會都提倡:“好女不嫁二夫”,祥林嫂是一位嫁過二嫁的女人,會被人認為是不潔之人。
2、魯老爺、柳媽用封建迷信在壓迫、恐嚇她祥林嫂再一次來魯老爺家當長工,因為有了嫁二嫁的記錄,所以,周圍的人對她的看法是有所轉變的。
魯老爺再也不給祥林嫂在祭拜時上祝福,柳媽則告訴她,人死後會下地獄,祥林嫂的兩個男人會把她扯成兩半。還出一餿主意,讓祥林嫂捐門檻。
然而,捐了門檻也沒有換回人們對祥林嫂正常對待,還是認為她是一位不潔之人,魯老爺還是不給祥林嫂在祭拜時上祝福。讓祥林嫂對生活徹底失去希望,支撐她活下的精神支柱轟然倒塌。再一次變得人財兩空。(錢捐了,還是被人鄙視和恥笑)
3、自己的愚昧說人死後有地獄這種無中生有的話也相信了,為什麼非得參與東家的祭祀活動?
人活一張皮,人越是沒什麼就越在乎什麼,當你不在乎這一切的時候,就會好好地生活下去,祥林嫂吃虧就吃在這裡。
-
4 # 亦文人文
祥林嫂是魯迅小說《祝福》的主人公,是一個被禮教所殺害的人物。她身邊圍繞的魯四老爺、柳媽等人,雖然行為舉止,並無殺人之意,但卻在那個扭曲價值觀的武裝之下,組成了一個“無主名殺人團”,一步步致其於死地。從這個角度,祥林嫂的悲劇不可避免,但是,在那個時代,她在悲慘遭遇下的苟活之道便徹底堵死了嗎?恐怕未必。
但魯四嬸的禮教大防觀念至深至重,始終不肯讓她以再醮之身,“褻瀆”祖先聖物,以儒家思想打敗了道教風氣之餘,給了祥林嫂以致命的一擊。
小說開頭,“我”與祥林嫂一番支支吾吾的對答,對於“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的形而上問題,其實答案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祥林嫂本人對於這個問題的期待,早已超出了可解答的範疇,“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所以,祥林嫂的死其實早成定局,這一番對答,倒更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禪機。
魯迅先生說過:迷信可存,偽士當去。確是不易之論。祥林嫂如果能有對封建迷信的“文化自信”,有根深蒂固的迷信修為如柳媽一般,這場悲劇不會發生。因為信仰的排他性會讓她視魯氏夫婦這類封建衛道士如異教徒一般,但如此一來,命雖得保,世間又多了一具行屍走肉。
經過他們蠻橫的欺壓,祥林嫂認為,天下只有魯四老爺家裡,還有殘餘的溫情,於是拜託衛老婆子再作中介,回到了殺人不見血的魯家。從這個角度來看,祥林嫂之死,實際是個小概率事件:如果她另換僱主,或許不會有此慘禍——當然,僅就個人而言,並非是否定這部偉大作品的批判意義。
魯迅在《阿Q正傳》結尾部分描寫的狼的形象,再一次浮現在字面,當群狼撕咬,敲骨吸髓,在經歷莫大悲痛的人身上,尋找和咀嚼賞鑑屬於自己的樂趣,這樣的人間,其實與地獄無異。那麼從這個角度,祥林嫂的生死,其實沒什麼區別,她早已死去,只是自己還不知道。
一面是以魯四老爺為首的陽間惡鬼,一面是閻羅大王的酷刑;一面是對可憐的阿毛的思念,一面是兩個丈夫的爭執,她盼望著人死後有魂靈,卻也懼怕那些殘酷血腥的刑罰,但有一點陰陽相同:無論在哪個時空,她都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或者說,祥林嫂是有死去的意願的,但“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見面的”所謂常識,讓她既喜且懼,也讓她在陰陽交界和生死邊緣不斷徘徊。
05祥林嫂之死的時代背景《祝福》著於1924年2月7日,其時已是中華民國的天下,舉世聞名的辛亥革命,已經爆發了十三個年頭,但提倡民主革命,締造中華民國的一代知識分子,在這個時候,依然感到無助的“彷徨”。辛亥革命之不成功,顯露無疑。
從文中魯四老爺罵新黨(康有為)的情節,可推測出故事發生在清末。清政府的統治根基,早已腐朽不堪,只待輕輕一推,便轟然崩塌。但封建禮教在民間的勢力,卻根深蒂固,如魯四老爺者流的衛道士,打著“理學”的旗號,對人性行瘋狂撕咬之實。而“我”這類啟蒙知識分子,卻毫無辦法,只能任由事情的惡化和生命的沉淪,除了發一點“但願不如所料,未必竟如所料,每每恰如所料”之類的浩嘆,只能避而遠之,去吃“福星樓的清燉魚翅”了。祥林嫂的生死,實際如天際的烏雲和雪片,除了作者的慨嘆惋惜和魯四老爺的“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的蓋棺論定之外,無聲無息。
那麼祥林嫂的死或生,又有什麼分別呢?
-
5 # 潘望文學
魯迅的小說《祝福》裡,祥林嫂是一個十分典型的悲劇人物。總的來說,從她出逃的那一刻,她的悲劇已經開始了。她到魯鎮並不能逆天改命,而且還深受魯四老爺子的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祥林嫂被婆婆派人捉她回家改嫁後,她寧死不從,但被逼無奈,她只好服軟,還和丈夫生了一個兒子。她丈夫得風寒病死後,她的兒子阿毛是她活著的寄託或希望。但是,阿毛被狼叼走後,她就連希望也沒有了。所幸衛老婆子又把她帶回魯鎮,至少,能在魯四老爺家混口飯吃,也不至於活活給餓死。不過,命運還是跟她開起了玩笑。也就是說,由於封建禮教,魯四老爺子嫌棄祥林嫂了,嫌她越發笨手笨腳,幹什麼都大不如前,還不讓她碰祭品,生怕她死了丈夫沒了兒子,連人也不乾淨。就連柳媽也教唆她,讓她去廟裡捐門檻。面對喪子之痛的祥林嫂被趕出魯四老爺家時,她就註定走向命運的悲劇了。由此可見,間接扼殺祥林嫂的人是魯四老爺子。他既是知識分子,還辱罵康有為,可見他無知又迷信,最終還間接地導致祥林嫂悲劇的發生。祥林嫂要避免悲劇的話,她需要破四舊,也就是衝破封建迷信。從歷史的角度上講,辛亥革命雖勝利,解除了封建帝制,但還不能從本質上解除封建思想。所以,祥林嫂得破除迷信,不信牛鬼蛇神,不信靈魂之說,更要反對父母之命及媒妁之言,嚮往自由,民主,相信科學,方能避免悲劇的發生。
-
6 # 手機使用者在雲端
魯迅的作品多以為時代吶喊,為民眾疾呼。《祝福》就是其眾多作品中的代表。祥林嫂的悲劇,即是封建意識所摧殘的代表人物。祥林嫂的悲劇亦是時代的悲劇。魯迅先生正是用“一斑窺全豹"的手法折射封建社會的黑暗無情。全文雖是用寫實的寫法,但是讀後卻強烈撞擊心靈,激起對封建禮教的極大憤慨及痛恨。同時也對社會底層小人物深表同情與關愛之意躍然紙上。
祥林嫂的孤獨蹣跚的背影,讓人久久揮之不去。她僅僅是一個時代的背影。
-
7 # 木兮筆談
除非祥林嫂重生在我們這個時代,否則她的悲劇根本無法避免!
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不是魯四老爺,不是柳媽,也不是吃了她兒子的那頭野獸,更不是文中的“我”。
祥林嫂是魯迅的作品《祝福》中的主人公,魯迅借祥林嫂的形象抨擊封建禮教,企圖喚醒當時人麻木冷漠的靈魂。
一是那個思想落後時代的吃人的封建禮教如婆家逼她再嫁,魯四老爺家嫌她“剋夫”“晦氣”,不讓她碰祭祀的東西
二是“看客”也就是群眾的麻木與冷漠如她被魯四老爺視為“謬種”、不潔之物而失去了參加祭祀的權利,甚至被趕出魯家,淪為乞丐。
如鄉民對她的遭遇毫不同情,只想避而遠之。
-
8 # 冬哥品酒山東
說人死後有地獄這種無中生有的話也相信了,為什麼非得參與東家的祭祀活動,底層勞動人民的痛處就是沒有能力去理解和感受這個世界,他們沒有文化沒有見識,只能盲從。人活一張皮,人越是沒什麼就越在乎什麼,當你不在乎這一切的時候,就會好好地生活下去,祥林嫂吃虧就吃在這裡。
-
9 # 阿竹丫
祥林嫂的命運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是難以改變的,她遭受著神權、族權、夫權的多重壓迫,自己唯一的希望——兒子,也走了,在那個“吃人”的年代,她的生活只剩下黑暗了。
-
10 # 行平常心
魯迅筆下的祥林嫂,是黑暗舊社會擠壓下的悲劇性人物。要避免,社會的發展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要祥林嫂本人明白“成、住、壞、空”的空性真理,這需要緣分。
回覆列表
魯迅先生的作品多有諷刺批判的味道,《祝福》也不例外,裡面所塑造的祥林嫂的藝術形象是萬惡的舊社會所產生的,這種悲劇是避免不了的。就算是她僥倖躲過了,還會有張家嫂,李家嫂等萬萬千千受苦的勞動人民,祥林嫂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只有開天闢地,推翻舊社會,去除封建思想,人民真正當家做主才能避免這種悲劇的發生。
故事的一開始,悲劇就發生了,女主角年輕輕的死了男人,守了寡。婆婆要把她賣給賀老六為妻,舊社會的醜惡本質就顯露了出來,亂世命賤,尤其是兒童婦女,封建社會的女人是根夲沒地位的。幸虧小叔子給她通了氣,連夜逃到了鎮上,經人介紹去了魯四老爺家做工。
你想她跑了,中人吃了錢能不找嗎?況且沒跑多遠,時間不長就被發現了,與魯四打過招乎之後,強行綁縛與賀老六成親。你還別說,這祥林嫂還真是個烈婦,誓死不從,以撞牆挑戰賀老六。老六呢,是個善良之人,三十大幾了,光棍一根,見到這種情況於心不忍,夲是兩廂情願的事,也沒強人所難,隨後幾天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起來。祥林嫂逐漸放鬆了警惕,慢慢對老六產生好感,一來二去就真正過上了夫妻生活。
轉年有了愛情的結晶阿毛,一家三口過了幾年舒心日子,這應該是女主角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可又是短暫的。老六在一次做工中腰部受傷,沒有了收入,原來買老婆借的就是高利貸,現在又借錢看病,只出不進,家垮了。終於有一天,孩子沒看住,被狼叨走了,老六急火攻心一口氣沒上來也走了,放高利貸的把僅有的三間草房收走抵了債,這個家徹底完了。
走投無路又回了魯家做工,這一次不同以前了,受了打擊變成了精神病,整天磨叨那句話,舊社會人迷信,魯四認為這個女人不吉利,像過祝福這種重要節日就不讓她參加了。祥林嫂這個婦女的確愚昧無知,可憐又可恨,聽信柳媽之言把多年的積蓄給廟裡捐一個門檻子,認為已贖罪轉運。這一年又去摻和做祝福,魯四大發雷霆,她解釋為已捐了門檻,那能好使嗎,被逐出魯家大院。一氣之下,手拿菜刀將廟裡門檻砍了,從此流落街頭,凍餓而死。
看似是因柳媽的胡出主意,使祥林嫂再一次受到打擊,加速了她的死亡,實際上是舊時代的封建思想才是造成祥林嫂死亡的重大原因。正是因為受到了封建思想的影響,大家才會認為祥林嫂有“剋夫”之相,才會把剋死過兩任丈夫罪過強行推給祥林嫂,就會認為祥林嫂的改嫁是大罪。她的死訊傳到魯四老爺的耳朵裡時,魯四卻罵她是一個“謬種”,原因是“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個時候”。更加可悲的是,那些與祥林嫂處於相同命運的短工們,表情也極為淡漠,其人情冷暖溢於言表,更增加了作品的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