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Mr君故

    關於“趙國是如何強大起來的?”這個問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是不能不提的,趙武靈王也是因為“胡服騎射”才彪炳春秋的。

    趙武靈王所處的時代是戰國中後期,經過幾百年的戰爭,整個中國只剩下了七個大國,即齊、楚、燕、韓、趙、魏、秦,以及幾個中小國家,如宋、中山、巴、蜀、越等國。而戰國七雄之中以秦、楚、齊最為強大。趙國夾在秦、齊兩大國之間,南有韓、魏,北有燕國、中山以及胡人部落,正是四戰之地。

    政治改革的失敗

    在趙武靈王初期的對外戰爭中,趙軍是敗多勝少,還時不時地受中山這個小國欺負,這使趙武靈王痛下決心要使趙國強大起來。

    首先,是政治上的變革。趙武靈王在即位之初便已在政治、農業等多方面進行了多項改革:一、加強中央集權;二、軍隊實行臨戰受將制度;三、實行授田制;四、鼓勵、保護農工商行為;五、鼓勵農桑漁牧;六、獎勵軍功,以戰功大小而定爵位;七、行甲保連坐;八、加強軍事訓練;九、提倡敬老之風;十、提倡節儉、鼓勵各級官員開源節流;十一、加強政令等等。

    但是仔細看這些詔令的內容,它更像是整肅吏治而不是變法。它沒有解決“爵祿世襲制”這一大問題(通過後面趙括繼承趙奢馬服君一爵可知),而在當時的秦國,這一問題已得到徹底解決,沒有軍功就不能授爵。

    另一方面,趙國的農業是個短板。趙武靈王的政治改革也沒能解決這一問題,趙國與秦國的民風都是尚武。商鞅在秦國變法為了全力施行農戰策略,禁止私鬥,抑制商業的發展,儘可能地使秦人都去種地。而趙國卻在這一問題上沒有學習秦國,趙人雖然尚武,但好私鬥,而且趙國閒人很多,不願意耕地務農,而願意去做生意行商。這樣一來農民沒有積極性,趙國的農業也就不能快速發展起來。

    “胡服騎射”大獲成功

    總的來說,趙武靈王在政治上的改革稍有顯色,但是不成功,只是在短時期內改善了趙國的政治風氣。政治上的改革沒能帶來國力上的突進,趙武靈王再次反思自己的問題,尋找趙國改革的方向。

    在同中山國的數次戰爭中,趙武靈王發現,胡人的服飾和騎兵作戰方式對於軍隊的戰鬥力有著非常的顯著的提高,終於,他下定決心來一場史無前例的“胡服騎射”。所謂“胡服”相比當時中原的服飾具有衣短袖窄的特點。如果身著胡服,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趙武靈王曾對手下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當今之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

    趙武靈王找來重臣肥義,向他吐露心聲,表示自己要在全國範圍內實行“胡服騎射”改革,但又擔心眾人的非議。肥義以“疑事無功,疑行無名”來鼓勵支援趙武靈王。

    在一天的朝會上,趙武靈王向眾臣宣佈了此事。果然不出意料群臣譁然,一片反對聲。接著幾天,趙武靈王的王叔大司寇趙成稱病不上朝,趙造、趙文等人紛紛向趙武靈王進諫,對“胡服”表示不滿。面對這樣的境地,趙武靈王對於反對者耐心地說服,最終眾臣知道趙武靈王的決心,便不好再反對。

    《史記·趙世家》記載:“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宮,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而畢,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是說趙武靈王召肥義與議天下,五日後決定推行胡服、教練騎射,勵行改革。

    接下來,胡服騎射的改革便推向了全國,沒了阻力,又有國君的親力推行,在短時間內,趙國便擁有了一支強大的騎兵,趙國軍事力量迅速提升。幾年後趙國滅掉了心腹大患中山國,繼續向北將林胡、婁煩二族的領地納入了趙國版圖。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使趙國成為戰國後期的唯一一個能夠與秦國分庭抗禮的諸侯。近人梁啟超先生因此評價趙武靈王為“黃帝以後第一偉人”。

  • 2 # 一場遇見愛情的旅行

    之邊,而無強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

    “國際局勢”變好,趙武靈王決定振興趙國

    在強敵環飼的情況下,忍辱負重的趙武靈王迎來了難得的轉機。

    公元前314年,燕國內亂,武靈王把燕國公子職從南韓召回,派軍隊護送他回到燕國並擁立為燕王。

    公元前307年,武靈王的老對手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說比試舉鼎,將自己砸死。武靈王將在燕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稷護送回秦國,擁立為秦王,即秦昭王。

    由於趙武靈王擁立秦、燕兩國君王之恩,趙國的“國際局勢”一下大好,趙武靈王可以騰出手來振興趙國了。

    分析趙國現實威脅,制定剷除威脅振興趙國決策。

    趙武靈王分析趙國形勢,在東邊與齊國、中山國共同擁有黃河和薄水,但趙國沒有足夠的戰船來使用;東邊與東胡為界,西面與樓煩、秦國接壤,但趙國沒有足夠的騎兵來守衛。

    因此武靈王決定:1、製造戰船,召集水兵,用來守衛黃河與薄水。2、讓百姓改穿胡人衣服,學習騎馬射箭,守衛趙國與樓煩、秦國、燕國邊界。

    《戰國策》——今吾國東有河、薄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之用。東有燕、東胡之境,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

    趙武靈王為了保衛國土安全,決定大力發展騎兵部隊。所以打算教育百姓改穿胡服,練習騎射。

    《戰國策》——今吾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運動在國內受到了守舊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其中尤以自己的王叔趙成最為典型。

    武靈王派王孫去勸說趙成接受自己的胡服騎射命令,被趙成斷然拒絕。無奈,趙武靈王只得自己親自前去向趙成講明胡服騎射的利害關係,趙成才同意了武靈王命令,帶頭執行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在趙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趙國軍力大增。趙武靈王憑藉胡服騎射鍛煉出來的勁旅,先後兼併了林胡、樓煩,並四打中山國,最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趙國。

  • 3 # 霽雲

    戰國大爭之世,每個國家都曾有過內亂,然而像趙國這般連綿不斷,且總是發生在強盛之期,亂後又突然跌入低谷者,且賢相名將善始善終者少,實在沒有第二家。

    趙氏立國之後,12代中竟經歷了11次內亂

    1、公元前425年 趙襄子方死,其子趙浣(獻侯)立。趙襄子之弟趙桓子密謀兵變,驅逐趙浣,自立為趙主。

    2、公元前424年 趙桓子死,趙部族將軍大臣再度兵變,亂兵殺死趙桓子兒子,復立趙浣,是為趙獻侯。

    3、公元前387年 趙烈侯死,其弟武公立。武公十三年死,趙部族將軍舉事政變,廢黜武公子,而改立烈侯子趙章,是為趙敬侯。

    4、公元前386年 趙武公之子趙朝發動兵變,敗而亡魏。

    5、公元前374年 趙成侯元年,公子趙勝兵變爭位,敗之。

    6、公元前350年 趙成侯死,公子趙紲發動兵變與太子趙語(趙肅侯)爭位;趙紲失敗,逃亡南韓。

    7、公元前299年 趙武靈王傳位王子趙何,退王位自稱主父;不忍原太子趙章廢黜,復封趙章為安陽君。其後趙章發動兵變,與趙何爭位。權臣大將趙成支援趙何,殺趙章。

    8、公元前295年 趙成再度政變,包圍沙丘行宮三月餘,活活餓死趙武靈王。

    9、公元前245年 廉頗攻樂乘,樂乘敗走,廉頗逃亡魏國。這是戰國時代極其罕見的大將公然抗命事件,而趙國朝野卻視為尋常。

    10、趙悼襄王晚期,廢黜原太子趙嘉,改立新後(倡女)之子趙遷為太子,種下最後大亂的根基。

    11、趙遷即位,內亂迭起,郭開當道,誅殺李牧。

    趙氏烈亂秉性沒有經由嚴酷洗禮(深刻變法)而發生質變。

    是故,趙氏亂政風習始終伴隨著趙國,以致最終導致其亡。

    趙因武而生,因武而強,終因不武而滅

    趙國的歷史是一曲慷慨悲歌,趙人秉性堅韌,趙人之族性傳統,勇而氣躁,烈而尚亂。趙國的強大非一時一君之功,自趙簡子起,趙國曆代君主無不奉簡子為榜樣,以勤勞節儉、赫赫業業為美德,以繼承簡襄之業為目標。

    至趙武靈王,已是戰國中期,商鞅變法已半世紀有餘,振興趙國改革弊政已刻不容緩。由此,武靈王趙雍一方面刻意低調退出了中原爭霸,一方面進行了一場沒有流血的大變革,那就是“胡服騎射”。從此,趙國擁有了中國第一個騎兵軍團。趙武靈王乃戰國天才戰略設計師,他分趙國予二子,不是分裂趙國,實則為了聚攏代地與邯鄲力量,奠定由九原南下攻秦之根基。但是,這位君王低估了人性的複雜,一代梟雄最終餓死沙丘。

    趙雍雖死,但其積極進取、身國為一的精神使趙國有了爭天下的資本,趙國此後四十餘年皆蒙受祖上恩澤,恪守簡襄、武靈之訓,是故趙雖無大出但也無大衰,依然為強國之列。及至悼襄、遷,為奸臣蒙上弊下,奸忠不分,是非不察,枉害忠良,致使國家危難之中而不顧,最終舉城投降,實在令人唏噓,終不用武而亡可謂明矣。

    趙人,任性爆烈,胡作非為。不懼強權,不畏死亡。

    趙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屈服。

    亡趙者,實為趙人也。

  • 4 # 填哥講史

    趙國,大家都不陌生,是戰國後期唯一敢跟秦國叫板並多次大敗秦國的國家。閼與之戰,趙國大將趙奢大敗秦軍,使得十萬秦軍死傷過半。

    長平大戰,邯鄲大戰,場場曠古絕今,秦國先勝後敗,國力損傷嚴重,趙國以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代價,贏得國家的生存。

    秦滅趙國之時,趙國大將李牧還多次大敗秦軍,使得秦國大將敗逃,軍力耗損。被迫使用反間計才拿下趙國。

    那麼,趙國為什麼這麼強呢?趙國一直都是這麼強的嗎?其實不然,趙國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甚至,比秦國更慘。

    虎落平陽被犬欺

    趙的先祖中最先發跡的,當屬趙衰。雖然名字中有衰字,但他可不衰。他跟了大名鼎鼎的晉文公流亡多年,回來後掌管國政,使得趙家逐漸成為六卿之一。趙氏一族雖然在晉國也經歷一些坎坷,但是實力也逐漸壯大。

    公元前455年,智伯率領智、魏、韓三家聯軍,進攻趙家,整整兩年多,也沒能滅亡趙氏,反倒是被趙、魏、韓三家抓住機會,一舉滅亡智伯,瓜分智伯的領地。趙家僅僅一個晉陽城就足足抵抗三家聯軍一年多的時間。可見趙家的實力多麼雄厚。

    在三家分晉的時候,趙國的實力是最強的。所以《史記.趙世家》記載:

    於是趙北有代,南並知氏,彊於韓、魏。

    但是,如此強國,卻在戰國初期衰落了。

    原因,是趙國的內亂和君主的昏庸。

    在列國特別是魏國力行變法之時,趙國內部血案頻頻。王位更替不斷。君主不思改革內政,生活淫樂。甚至出現賜給歌唱者萬畝良田的奇葩事件。而此時魏國、楚國、秦國、南韓、齊國先後力行改革。國力日新月異。

    趙國,不僅失去了三晉領頭羊的頭銜,而且,逐漸捱打了。特別是三晉中的老大——魏國,多次大敗趙國。甚至在公元前352年,邯鄲之戰中,差點滅亡趙國。

    二十一年,魏圍我邯鄲。二十二年,魏惠王拔我邯鄲,齊亦敗魏於桂陵。二十四年,魏歸我邯鄲,與魏盟漳水上。秦攻我藺。二十五年,成侯卒。公子緤與太子肅侯爭立,緤敗,亡奔韓。——《史記.趙世家》

    強大的趙國,逐漸沉淪了。

    趙肅侯:制止沉淪的腳步

    那麼,趙國是怎麼重新變得強大起來的呢?這裡不得不提兩個人。第一個要提的,是趙武靈王的父親——趙肅侯趙語。

    他的兩步妙棋不僅使得趙國止住沉淪的腳步,而且逐漸看到強大的曙光。

    第一步棋:治傷。

    在戰國中期的風雲變幻的年代裡,戰爭是家常便飯。和平反倒成了稀罕事。特別是像趙國這樣一個強敵環伺的國家。但是,趙肅侯上臺之初的十多年,趙國參與的戰事卻不多。原因很簡單,趙肅侯在醫治魏國攻佔邯鄲的創傷,發展趙國的實力。

    如此場景,在當時還有另外一個國家也能見到,就是秦國。正在大力進行商鞅變法。

    兩個國家都在避免戰爭,發展實力。

    第二步棋:弱魏

    公元前352年的邯鄲之戰給趙國的創傷不言而喻。如果不是齊秦兩國幫忙,趙國也許就被魏國給滅了。

    所以,趙國逐漸恢復元氣後,趙肅侯開始著手伐魏,解除自己最大的威脅。巧的是,當時的魏國也是秦國的眼中釘,是秦國必須削弱的首要威脅。

    於是,趙國和秦國不約而同的把矛頭指向共同的敵人——魏國。這也許是這對日後的冤家合作最為默契的時期吧。

    從趙肅侯六年開始,到趙肅侯二十四年,趙魏多次刀兵相向。勝負不分。但是隨著魏國的逐漸衰弱,勝利的天平逐漸倒向趙國。

    趙國,逐漸站起來,重新成為三晉的領頭羊了。

    趙肅侯的文治武功,雖然不能使得趙國真正強大起來,但是使得趙國止住沉淪,為趙武靈王的強兵政策奠定雄厚的實力。

    趙武靈王:文治武功強趙國

    說到趙國的強大,很多人都會想到趙武靈王。不錯,趙武靈王確實是趙國強大的最重要的人物。他的三手政策,使得趙國徹底崛起,成為能與秦國一決高下的國家。

    第一手政策:胡服騎射

    這是趙武靈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軍事改革了,也是趙國強大的柱石。

    在這方面,我們不得不佩服趙武靈王的勇氣和眼光。

    因為在當時人看來,中原的文明才是先進的。蠻夷的風俗習慣落後粗鄙,不值一提。即使在我們現在的人用腳後跟想想都知道當時中原人的寬大的衣服不適宜作戰。幾人一輛戰車的車戰也不如胡人的騎兵機動靈活。但是當時的人們就是不知道,甚至是可能假裝不知道。當趙武靈王提出要學習胡人騎射,穿胡人的衣服之後,還遭到極為強烈的反對。甚至連武靈王的叔叔公子成也不贊同。可見阻力之大。

    但是武靈王扛下來了。說服了公子成,併力行改革。

    胡服騎射使得戰國徹底之前落後捱打的局面。軍事實力大增。

    第二手政策:拓地千里

    趙國的軍事實力上來之後,趙武靈王立刻著手另外的一件事了——擴大地盤。縱觀人類歷史,一個國家想要發展,想要成為強國,擴大地盤必不可少。不然只有巴掌大的地方,即使你再有能力,也只能徒喚無奈。

    秦楚兩國能越來越強大,原因之一,就是不斷對周邊鯨吞蠶食,使得地盤日廣。

    趙國軍事實力變強之後,當然也想擴大地盤。

    於是,趙武靈王把目光瞄準趙國的心臟病——中山國。

    這是一個幾乎被趙國包圍的國中國。趙國早就想滅了它。於是,趙武靈王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連續攻打中山國,佔領中山國大片領土。

    趙惠文王三年,徹底攻滅中山國。

    中山國的滅亡,不僅僅使得趙國解除心腹大患,而且使得趙國國土連成一片,更是使得趙國獲得華北平原的大片優良的農耕土地。大大增強趙國的國力。

    除了攻滅中山國外,趙武靈王還大力向北擴張領土。甚至想滅亡秦國。可見趙武靈王極富膽略。

    二十六年,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

    主父欲令子主治國,而身胡服將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從雲中、九原直南襲秦,於是詐自為使者入秦。——《史記.趙世家》

    第三手政策:培養人才

    趙武靈王不僅僅推行胡服騎射,使得趙國兵強馬壯,拓地千里,使得趙國地方廣闊,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為趙國培養了許多有用的將才。

    趙武靈王時期,趙國胡服騎射之後,不僅僅在趙國廣泛實行徵兵制,還在胡人地區實行募兵制。招募胡人勇士。使得一大批有胡人血液的人才進入趙國的軍政界。比如樓緩,仇液之類的人。

    趙武靈王還十分重視本土人才的培養。雖然史書沒有記載趙武靈王怎麼培養人才的,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後來在趙國縱橫天下的人才,基本是在趙武靈王時代培養的。

    比如在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的趙奢,趙武靈王時期就曾處理過軍務。

    比如龐煖,就是後來在趙悼襄王時期老驥伏櫪,大敗燕軍,擒拿辛劇的那位。在趙武靈王時期就得到重視,並且曾經與武靈王論及兵法。為武靈王闡釋了“百戰而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勝,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義。

    比如樂毅。就曾在趙武靈王手下得到任用。

    樂毅賢,好兵,趙人舉之。及武靈王有沙丘之亂,乃去趙適魏。——《史記.樂毅列傳》

    比如大名鼎鼎的平原君,就是趙武靈王的兒子。和信陵君、春申君、孟嘗君被合稱“戰國四公子”。

    最後說說最為著名的一位——廉頗。

    這位也是在趙武靈王時代成長起來的。雖然,《史記》中廉頗最早出現的時間,是在趙惠文王十六年,但是,那個時候,廉頗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了。可見。廉頗的青少年時代甚至為將初期,正是趙武靈王時期。

    結束語:趙國的強大,非一日之功,是趙國一代代人的努力而成的結晶。特別是趙肅侯和趙武靈王居功甚偉。他們,成就了一個強大的趙國!可惜,後來趙國的君主一代不如一代,最終滅國!可悲可嘆!

  • 5 # 觀潮人語

    秦、齊、楚、趙、魏、韓、燕號稱戰國七雄。趙是其中之一,極盛時期的版圖跨越了今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四個省區以及河南、山東兩省的部分地區。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分晉,趙國建立。公元前228年秦滅趙。趙國的崛起與強大,和趙武靈王推行的“胡服騎射”有直接的關係。

    趙武靈王是趙國的第六任君主。當時,趙國北部大多是遊牧民族的胡人。為了打獵方便,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長褲,上下馬十分靈活方便,行動迅速。而趙國等中原國家的官兵,打仗用戰車排兵佈陣,習慣穿長袍,戴盔甲,行動笨重,很不方便。趙武靈王受胡人騎馬射箭,身手矯健的啟發,覺得要使趙國強大起來,就必須破舊立新,進行軍事上的改革,學習胡人的穿著和騎射,採用胡人的短衣長褲,然後練習騎兵。一天,武靈王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臣肥義,他說:“我想使趙國強大起來,準備改變現在的風俗,教百姓穿胡人的衣服,學習胡人的騎馬射箭。但這樣一來,恐怕社會上對我有議論,你看怎麼辦才好呢?”肥義說:“做任何一件事請,顧慮多了,就不可能成功。大王要學習胡服騎射,就不能顧慮社會上舊習慣勢力的議論。而且自古以來,風俗習慣又不是不能改的。當年聖王舜和禹都向一些少數部落學習過呢,所以,你不要有什麼顧慮,就下決心吧。”肥義的一番話,讓武靈王信心滿滿,決心推行改革,學習胡服騎射。

    但武靈王推行的改革一開始並不順利,一些大臣和宗親予以抵制。為了打通大臣們的思想,這天,武靈王親自到反對最力的人,也就是他的叔父公子成家,用大量的事實詳說胡服騎射的好處,終於使公子成同意這一改革措施,並表示願意帶頭穿胡服。有了公子成的支援,反對改革的阻力就小多了。武靈王批評反對的意見,他說:“夏、商、週三代都是根據時代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法規,根據不同的事情制定不同的禮儀。法規、禮儀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兵器,只要使用方便有效,就沒有必要死守古人那一套。”反對者見武靈王決心改革,而且說的也在理,就不再反對。於是武靈王正式向全國下令,推行胡服騎射改革,他和王公大臣們以身作則,帶頭穿起胡服。由於胡服比中原人的寬袍大袖在日常生活中確實便利了許多,所以很快得到大家的認可,在全國推行起來。

    接著武靈王又建立起騎兵,改變了作戰樣式,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從胡服騎射的第二年起,趙國就逐漸強大起來。後來,不但打敗了過去經常侵擾趙國的中山國,而且向北開疆千里,成了一個大國。到公元前299年,趙國就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強國了。廉頗、李牧都是戰國時候趙國的名將!

  • 6 # 史無眠

    趙國在趙武靈王帶領下,通過軍事變革,軍力得到提升;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對外軍事戰爭,消滅了中山國,兼併了林胡、婁煩等國而逐步強大起來。

    讓趙國變強大的精髓就是“變革”二字,而趙國變革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就是“胡服騎射”。

    下面跟隨本文,來了解一下趙武靈王如何使趙國變強大的。

    強敵環視的趙國

    公元前326年,趙肅侯去世,新的國君繼位,史稱趙武靈王。在趙肅侯的葬禮上,秦、楚、燕、齊、魏五國各派出一萬精兵向趙國炫耀武力。

    趙武靈王由於年幼,不能處理政事,國家事務便交由博聞師、司過官(趙國官職,各設三人)等打理。

    當時,天下正值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並沒有因為趙武靈王年幼,就客氣的對待趙國。相反,各諸侯國不時發動戰爭來蟬食趙國國土。

    趙武靈王九年,秦打敗趙國,斬殺八萬趙軍;齊國在觀澤也打敗趙軍。十年,秦國吞佔趙國的中都、西陽兩地。十三年,秦國佔領趙國藺城,俘虜趙國將軍趙莊。環視整個戰國七雄,只有一個最弱的南韓與趙國為盟。

    面對各“列強”的步步緊逼,慢慢長大的趙武靈王決定進行反擊,他去趙國邊境,修築高臺,瞭望著中山國,似乎在謀劃著趙國的出路與未來。

    《史記 • 趙世家》——今中山在我腹心,北有燕,東有胡,西有林胡、樓煩、秦、韓之邊,而無強兵之救,是亡社稷,奈何?

    “國際局勢”變好,趙武靈王決定振興趙國

    在強敵環飼的情況下,忍辱負重的趙武靈王迎來了難得的轉機。

    公元前314年,燕國內亂,武靈王把燕國公子從南韓召回,派軍隊護送他回到燕國並擁立為燕王。

    公元前307年,武靈王的老對手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說比試舉鼎,將自己砸死。武靈王將在燕國做人質的秦國公子護送回秦國,擁立為秦王,即秦昭王。

    由於趙武靈王擁立秦、燕兩國君王之恩,趙國的“國際局勢”一下大好,趙武靈王可以騰出手來振興趙國了。

    分析趙國現實威脅,制定剷除威脅振興趙國決策。

    趙武靈王分析趙國形勢,在東邊與齊國、中山國共同擁有黃河和薄水,但趙國沒有足夠的戰船來使用;東邊與東胡為界,西面與樓煩、秦國接壤,但趙國沒有足夠的騎兵來守衛。

    因此武靈王決定:1、製造戰船,召集水兵,用來守衛黃河與薄水。2、讓百姓改穿胡人衣服,學習騎馬射箭,守衛趙國與樓煩、秦國、燕國邊界。

    《戰國策》——今吾國東有河、薄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之用。東有燕、東胡之境,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

    趙武靈王為了保衛國土安全,決定大力發展騎兵部隊。所以打算教育百姓改穿胡服,練習騎射。

    《戰國策》——今吾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運動在國內受到了守舊大臣們的激烈反對。其中尤以自己的王叔趙成最為典型。

    武靈王派王孫去勸說趙成接受自己的胡服騎射命令,被趙成斷然拒絕。無奈,趙武靈王只得自己親自前去向趙成講明胡服騎射的利害關係,趙成才同意了武靈王命令,帶頭執行胡服騎射。

    胡服騎射在趙國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趙國軍力大增。趙武靈王憑藉胡服騎射鍛煉出來的勁旅,先後兼併了林胡、樓煩,並四打中山國,最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趙國。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 • 趙世家》

  • 7 # 學益精舍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15歲繼位,配了三位老師,設定了三個司過,這幾位臣子的領隊是肥義。趙國地理位置特殊,臨近少數民族,因此人口雜居,以農業生產和遊牧生產相結合。當其他國家開始稱王,趙武靈王認為趙國還跟弱小,不敢稱王招致殺身之禍,讓自己的大臣稱自己為君,因此趙國在這段期間,經常打敗仗受欺負。趙武靈王因此受到鼓舞,因此在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和肥義密謀,退出一套計謀“胡服騎射”,後來趙軍因此在戰爭中戰無不勝。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想看看軍隊戰鬥力和實戰性,就帶著趙國小分隊,通過千里行軍,對自己的這支部隊有了想法。第二步,朝堂討論,軍隊裡推行胡服騎射,其中農業名族出身的反對,遊牧名族支援。趙武靈王找自己的師傅肥義,肥義說要堅持自己的想法,趙武靈王就去找自己的叔父,跟叔父分析時局,趙國四面受敵,如果國家不改革強大起來,就會被欺負,這作為趙氏子弟簡直是恥辱,因此叔父被自己打動,支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第二天上朝果然叔侄兩個穿著胡服,最後趙國推行了胡服騎射改革。趙武靈王帶著這樣的部隊,滅了中山國,打到了陝西榆林,修建了長城。

  • 8 # 蓋蓋油

    趙襄子到晉陽後,智韓魏三家就又來攻打晉陽,他們用汾水灌城。趙襄子害怕了,就派張孟暗中結交韓魏兩家。然後韓趙魏三家一起滅了智氏,瓜分了智氏的土地。這樣趙氏的勢力就比韓魏更強大了。趙襄子有五個兒子,但由於伯魯沒能繼位,所以趙襄子也沒有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而是立了伯魯的孫子趙浣為太子。趙襄子第三十三年,趙襄子去世了,趙浣繼位,就是趙獻侯。

    不久,趙襄子的弟弟趙桓子驅逐了趙獻侯,在代地自立為君,一年後,他去世了。趙國的大臣們就殺了他的兒子,接回了趙獻侯。第十五年,趙獻侯去世了,其子趙籍繼位,就是趙烈侯。趙烈侯元年,魏文候攻打中山國。第六年,韓趙魏都被周朝立為諸侯。趙烈侯喜愛音樂,就與公仲討論給鄭國歌手賜田的事。結果公仲藉機給趙烈侯推薦了,牛畜,荀欣,徐越三個人。這三個人給趙烈侯很好的治國建議,趙烈侯就停止賜給歌手田地的事。這三個人最後都加官進爵。

    第九年,趙烈侯去世了,他的弟弟趙武公繼位了。第十三年,趙武公去世了,趙烈侯的太子趙章繼位了,就是趙敬候。趙敬候元年,趙武公的兒子趙朝作亂,戰敗後逃到魏國,同時趙國把都城遷往了邯鄲。從第二年到第十年,趙國與魏國,齊國多次交戰。第十一年,韓趙魏三國滅了晉國,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同年趙國還攻打中山國。第十二年,趙敬候去世了,其子趙種繼位,就是趙成侯。

  • 9 # 北邊江城

    趙國因胡服騎射強大

    胡服騎射春秋戰國時,趙國在劇烈的戰爭中,經常受到一些小國的侵擾,而在與大國的戰爭中,常吃敗仗,土地被佔領。趙國的第六任君王趙武靈王覺得想使趙國強大起來,就必須進行軍事上的改革。

    這天,趙武靈王對大臣肥義說:“我想使趙國變得強大起來,準備改變現在的風俗,教老百姓穿穿胡人的衣服,然後學習騎馬射箭。但這樣一來,恐怕社會上對我有議論,你看怎麼辦才好呢?”肥義說:“做任何一件事情,顧慮多了,就不可能成功,大王要學習胡服騎射就不必須慮社會上舊習慣勢力的議論。而且自古以來,風俗習慣又不是不能改的。當年舜和禹都向一些少數部落學習過一些風俗呢。所以您不要有什麼顧慮,就下決心吧。”趙武靈王聽了肥義的話以後,信心大增,就決心學習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剛一下令全國改穿胡人服裝,就遭到他叔叔公子成的反對。為了說服公子成,趙武靈王親自到公子成家,他用大量的事例說明改穿胡服的好處,終於使公子成同意這一改革措施,並表示願意帶頭穿上胡服。

  • 10 # 愛吃的阿貓君

    我認為趙國的強大,離不開趙武靈王的英明決斷。

    總結:趙國的強大離不開趙武靈王的果敢和英明,正是有了這位人格魅力超群的君主不甘落於人後,學習他方之長,勇於推翻舊制,才使得四面受辱的趙國日益昌盛,成為一個可與秦、齊、楚等大國相抗衡的強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位朋友說說,如何避免自己的大額銀行存款最後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