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機覺得這事兒如果按史實推斷的話應該有三方面原因,最終造成盧植這個老師沒有推薦學生劉備做官,事實上舉公孫瓚為孝廉的也不是他。
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應該是15歲左右投入盧植門下學習的,從時間上推斷大抵應該是175年-176年之間。那段時間盧植正好因病辭官,退居河南緱氏山著書,他教導劉備這段時間是沒資格舉薦誰的。
隨後他被任命為九江太守,具備了舉薦資格,可是這個位置他沒當滿一年就被徵為議郎,轉任中樞職務。東漢的察舉一般是在郡縣一級,除了“賢良方正”這類特科,中樞官員很少能插手,自然不可能專門為劉備開綠燈。
到了黃巾之亂時盧植和劉備更是完美的錯過,184年張角起義時盧植領軍圍剿,這時候劉備是跟著鄒靖混的,沒直屬自己老師。隨後盧植被褫奪官職,再次失去舉薦資格,等黃巾平定,盧植復出時,劉備連督郵揍完了(正史裡打督郵的是劉備自己),這還舉薦個毛線?
關於劉備的個性很多人受到了演義的誤導,大抵上要麼覺得他是個愛哭鼻子的老實人,要麼覺得他是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事實上劉備的性格比演義裡複雜的多,而且不同年齡段裡有不同的呈現。
大夥都知道曹操小時候是個浮浪子弟,其實劉備少年時代也沒強到哪去,在盧植門下那段時間劉備大約正好是青春期,特別能嘚瑟。他喜歡評馬論犬,他喜歡動聽的音樂,他還喜歡華麗的衣服,但就是不喜歡讀書。
這種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一般的老師很難疼愛,別說舉薦為官了,不逐出師門就算寬巨集大量。更坑爹的是劉備行事風格還特別像祖宗劉邦,很多看《三國志》的人都覺得是誇劉備,但咱們換個角度再看,劉邦起事前在鄉間是個什麼名聲?
沒錯!無限趨近於市井無賴!少年時代的劉備沒比祖宗好到哪去,他特別喜歡結交江湖豪俠義士,還有張世平、蘇雙這樣的商人給他錢財物資,用來糾集手下。這種行為是個什麼性質不用說了吧?黑社會頭目大抵跑不掉吧?盧植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舉薦這樣的江湖大哥吧?
大致總結起來吧,盧植沒有推薦劉備為官是很正常的事兒,他倆的師生之情應該不算太深,最後還是師兄公孫瓚仗義,保舉劉備當上平原令,這才在漢末亂世有了一席之地,扯淡完畢。
吐槽機覺得這事兒如果按史實推斷的話應該有三方面原因,最終造成盧植這個老師沒有推薦學生劉備做官,事實上舉公孫瓚為孝廉的也不是他。
沒有機會推薦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應該是15歲左右投入盧植門下學習的,從時間上推斷大抵應該是175年-176年之間。那段時間盧植正好因病辭官,退居河南緱氏山著書,他教導劉備這段時間是沒資格舉薦誰的。
隨後他被任命為九江太守,具備了舉薦資格,可是這個位置他沒當滿一年就被徵為議郎,轉任中樞職務。東漢的察舉一般是在郡縣一級,除了“賢良方正”這類特科,中樞官員很少能插手,自然不可能專門為劉備開綠燈。
到了黃巾之亂時盧植和劉備更是完美的錯過,184年張角起義時盧植領軍圍剿,這時候劉備是跟著鄒靖混的,沒直屬自己老師。隨後盧植被褫奪官職,再次失去舉薦資格,等黃巾平定,盧植復出時,劉備連督郵揍完了(正史裡打督郵的是劉備自己),這還舉薦個毛線?
盧植未必喜歡劉備關於劉備的個性很多人受到了演義的誤導,大抵上要麼覺得他是個愛哭鼻子的老實人,要麼覺得他是個假仁假義的偽君子。事實上劉備的性格比演義裡複雜的多,而且不同年齡段裡有不同的呈現。
大夥都知道曹操小時候是個浮浪子弟,其實劉備少年時代也沒強到哪去,在盧植門下那段時間劉備大約正好是青春期,特別能嘚瑟。他喜歡評馬論犬,他喜歡動聽的音樂,他還喜歡華麗的衣服,但就是不喜歡讀書。
這種不喜歡讀書的孩子,一般的老師很難疼愛,別說舉薦為官了,不逐出師門就算寬巨集大量。更坑爹的是劉備行事風格還特別像祖宗劉邦,很多看《三國志》的人都覺得是誇劉備,但咱們換個角度再看,劉邦起事前在鄉間是個什麼名聲?
沒錯!無限趨近於市井無賴!少年時代的劉備沒比祖宗好到哪去,他特別喜歡結交江湖豪俠義士,還有張世平、蘇雙這樣的商人給他錢財物資,用來糾集手下。這種行為是個什麼性質不用說了吧?黑社會頭目大抵跑不掉吧?盧植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舉薦這樣的江湖大哥吧?
大致總結起來吧,盧植沒有推薦劉備為官是很正常的事兒,他倆的師生之情應該不算太深,最後還是師兄公孫瓚仗義,保舉劉備當上平原令,這才在漢末亂世有了一席之地,扯淡完畢。